close
編者按: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劇情描述一位鄉下小學的代課老師為教育奮鬥的故事,但當下的台灣卻上演「恨不得少一個」的教育戲碼。許多位於偏遠地區的小學,在當局的政策下,或被裁撤、或被併吞,也許這些小學生不禁要問:「媽媽,上學的路為什麼這麼遠?」

這一群小朋友的故事宛若日劇「琉璃之島」的翻版,為了避免走向廢校的命運,一所又一所位在山巔水湄的迷你小校,不斷地上演找孩子入學,或與教育行政單位拔河,以掠過保存學校最低門檻的戲碼。

全台灣百人以下的小型學校有五百六十多所,受到少子化的影響,這種小校推估一年會增加三十到五十所。儘管部分縣市首長承諾,任內不會裁併(廢)任何一所小校,但有誰能告訴這些小校師生和家長,學校真的會永續存在?面對存廢的不確定感,即使孩童稚嫩的心靈,也不免有淡淡愁緒和莫名的失落感。

裁併風未歇 長途跋涉上學去

隨著澎湖大倉島的廢校經由媒體報導,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後,各縣市裁併小校的風潮似乎停歇了。但對各地小校來說,廢校的壓力卻未曾稍減,而且因著裁併政策的趨勢,更顯得有增無減。

學生人數只有十一人的台北縣貢寮吉林國小,雖然是已有七十年歷史的老校,卻正面臨可能併入貢寮國小的命運。教育局說,考量學童的合作與競爭,自九十六學年起,將以交通車把學童接到附近學校就讀,或以補助交通費方式處理,目前正與社區人士溝通中。

這所迷你小校位於山區,十一位學生來自一個小村落吉林村七戶人家,都姓蕭,皆是蕭村長的親戚。全校學生分布在附近,家境普遍不佳,平時到學校來回一趟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

蕭村長說,村裡的青壯年晚輩都到外地工作謀生,將年幼兒女留給仍在老家的父母照顧,祖字輩的親戚都已年長,無法接送孫輩上學、放學,小朋友都是自己走路往返家中與學校。

留班不留校 沒有校長沒關係

當聽到可能併校的消息,蕭村長的第一個反應是「村裡的孩子以後上學怎麼辦?」貢寮國小離吉林村將近十公里,小朋友的腳程再快單程也要二個小時,他擔心孩子們以後要怎麼上學?因此,他反對併校,主張寧可將學校改成「貢寮國小吉林分班」,不要校長與主任,照樣可以節省人事開銷。

然而,老村長希望保留學校的想法能否如願,誰都沒有把握。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台東。達仁鄉安朔國小新化分校目前學生人數僅十四人,老師八人,而且人數仍逐年減少中,多年來不斷傳出裁校的消息。

與貢寮的吉林國小相比,新化分校遭到裁校後,孩子的上學之路比吉林村孩童還要艱辛,必須回到廿公里外的安朔國小上學。

鄉民說,惡夢一旦成真,孩子們每天必須先走過約八公里的崎嶇山路來到平地;然後,再走十幾公里的路,才能到達安朔國小,除非搭車,否則怎堪長途跋涉。一位家長開玩笑地說:「這樣每天暈車,就不用上課,哪來的學習力?」如果遇到狂風暴雨,道路坍方,學童上學的安全性,又是一項考驗。

新化村是一個人口外移相當嚴重的偏遠村落,這裡的年輕人,大多遠赴都市求生,加上家庭少子化,村子人口愈來愈少,學齡孩童人數相對也減少,成為無法避免的大趨勢。

新化分校曾在八十二年時,因招生不足,而更名為「安朔國小新化分班」;八十四年,學生只剩下九名,也在這時開始傳出裁校消息。

因為留在當地就讀的學童家庭,多半情況不佳,隔代教養、單親家庭、低收入戶比例高。父母不是工作很晚才回家,要不然就是家裡只有祖父母,所以學生下課後,老師仍會把他們留下來課後輔導。

在偏遠地區,學校老師就像是學生的第二個父母一樣,學校則成為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對於併校一事,新化村民極力反對,他們說:「學校在村民的心中,一直扮演著村莊的文教中心的地位,部落的各種節慶聚會,都會在學校舉辦,學校在村民的心中深具感情意義。」

山裡的孩子 提前看見大都市

新化分校若遭裁校,將面臨許多棘手問題。安朔國小校長蕭德光舉例說,首先學生的接送必須解決,過去安朔的森永與南田兩個分校被裁校之後,就以校車負責接送學童上下課。他指出,安朔全校學生都是排灣族,語言、生活習慣較無隔閡,新化與安朔合併問題比較小,反而是山區的學童,一下子來到平地,適應力才是最大問題。

事實上,在教育部發函各縣市提出百人以下學校應裁併的通則之後,在縣市間一度掀起小校裁併的風潮。被列入各縣市裁併黑名單的小校,人人自危。

以台南縣為例,一些面臨廢併校危機邊緣的小校,多積極突破重圍設法找學生「湊數」,雖然大多數學校勉強讓學生數達到標準之上,另一方面,卻也因為競拉學生,造成多所學校校長反目,形同陌路。

一名國小校長說,「很難想像五個小朋友竟能決定一個分校的存廢」,這個事實卻發生在台灣南部一所偏遠分校。他表示,住在都市的朋友很難想像,在當地一年級新生要招滿五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暑假期間全校老師總動員,拜託家長留住部落學童,才勉強湊齊人數。但度過今年難關後,明年呢?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100029,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1 
裁併邊緣 崎內國小先行了斷
本報訊

為了學校生存,多數被列名的學校選擇提供營養午餐、免費接送等優惠條件,進行跨區搶學生。但位在台南縣白河鎮的崎內國小,則做了完全不同的選擇。崎內國小校長翁呈祥和地方人士商議後,決定反其道而行,放棄找學生充數,讓崎內走入歷史。

崎內國小全校五十三名學生,在去年六月廿五日的畢業典禮「全部畢業」,六名畢業生成了沒有母校的人,剩下的四十七個在校生,成為竹門國小的學生,只因崎內國小距離裁併學校六十人的最低門檻,還差七人。

過去五年來,崎內國小的五十幾名學生中,有十多人是越區就讀。這些從外地找來的孩子,老師、家長出錢出力,先是由老師上下班時沿途接送,後來就找幼稚園的娃娃車,在載幼稚園小朋友時,一併接送該校學生。

只是,這樣苦撐了五年,大家都累了。學生為趕車必須早起,家長、老師出錢出力,卻年年重複面臨廢併校壓力,學校與地方都無力再撐下去,只好忍痛在去年六月鳳凰花開時,讓崎內國小和應屆畢業生一起畢業。

裁併校半年過去了,崎內國小的校區現在成了閒置空地,地方多個社團搶著要,因為擺不平,至今仍未決定用途。倒是該校的師生,偶爾回到學校,看到寂靜的校舍,很多人都難掩鼻頭一酸,內心悵然不已。

這是小校遭裁併常見的畫面,人去樓空的教室,蕭瑟寂寥的校園,那一幕幕隨著社會變遷而來的廢校場景,以及更多徘徊在存廢邊緣的小校,究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100030,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1 
教部光喊口號 地方很難照辦
許司任、魏裕鑫、周曉婷、唐榮麗/專題報導

裁併小校的政策是好是壞,或許見仁見智,而這項政策,教育部雖然宣稱沒有時間表,但在各縣市推動時,近兩年來面臨極大的阻力,卻是不爭的事實。

台北教育大學教授田耐青直言,如果政府因財政考量,而必須廢校、以致「窮」到學生,他不禁要問,是誰把政府變窮的?又為什麼變窮的?幾十年前,即使再窮,政府仍普設學校、推行義務教育,這個嚴肅的問題,不應迴避。

眾多小校的校長們認為,學校該不該裁併,得看是否有存在價值。不重視小校的存在價值,任其自生自滅,不是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態度。

包括新竹、宜蘭、台南等縣已經表明,「短期內」不會裁併小校,尤其更不會裁併偏遠山區的學校。

南投縣部分學校學生數銳減,教育成本負荷沈重,裁併學校已經喊了好多年,惟至今只有裁併新山及文田國小。南投縣教育局長劉仲成強調,裁併小校必須審慎評估,考量整體因素,在適當時機才能妥善處理,絕不輕言裁併。

雲林縣原本打算裁併四十七所小校,但各界反彈聲浪太大而改弦更張,調整為「小型學校轉型優質計畫」,至今只有四所分班學生回到本校上課。換言之,在雲林縣,「小校裁併政策」宣告無疾而終。

面對地方檢討裁併小校政策的風潮,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強調,教育部沒有裁併小校的時間表或目標。經濟因素也不是整併小校的主要考量。教育部還提醒縣市政府,有些鄉鎮學校再小也應獲保障,例如一個鄉只剩一所學校,因交通很不方便而設置的學校,以及原住民部落的學校,都不能裁併。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100031,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1 
學校吃電凶 家長代嗆聲 台電:學校電費不可能打折
林志成、唐玉麟/台北報導

電腦多媒體設備,加上使用冷氣,電費已成各學校沈重負擔,有學校一個月電費就要五十萬,更常須由家長會出錢「救急」,有時一出手就要上百萬。全國高中職家長會長協會昨天向台電嗆聲,要求檢討不合理電價計費方式。

教育部次長周燦德也承認,有學校為龐大電費「被迫像乞丐一樣四處募款」,問題嚴重。

台電表示,將在十五日與教育部共同協商解決。不過,台電說,若是各學校大用戶認為每年「用電設備」有減少,可與台電重新簽定用電量,但不可能調降或打折電費。

台電強調,為鼓勵國人節約能源,對電費採四段累進電價計費,但對所有學校電費(是指流動費率部分),則採用最低電價計費,已給予優惠待遇。

周燦德則透露,有的學校為了省錢,有燈不敢全開、有冷氣不敢用,影響到學生視力及健康,問題嚴重。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100034,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0 新校園運動延燒全台 小校避裁併 營造特色找活路 周麗蘭、張朝欣、張南詠、陳界良、洪慶淋/調查採訪

看似平靜的校園,這兩年正在快速轉變,在教育部裁併小校政策的狂濤巨浪中,一個嶄新且富創意的校園運動正在全台各地如野火般快速延燒、擴散中!

不論名稱是否像雲林縣長蘇治芬所創的「優質轉型」,或者如曾蔚為風潮的體制外森小風格,這些迷你學校的成員,在面對存廢的競爭壓力下,為了自身的生存,也為了孩子的未來,不僅努力嘗試轉型,並且各自經營出獨樹一格的校園特色。

「特色學校」,已然成了當前校園最時髦的名詞。

摩西校長領軍 率師生闢生路

「孩子:『校長,我們學校為什麼要被合併?』

校長:『孩子,學校合併後可以省很多錢呀!』

孩子:『校長,辦教育很貴嗎?

校長:『不,孩子,辦教育比辦監獄、比請警察、比整治治安便宜。』

孩子:『校長,那為什麼要省教育的錢?』

校長:『孩子,你不懂,教育要計算成本的。』」

這是雲林縣草嶺國小代理校長李政勳撰寫的「傾聽心中孩子的聲音」,至今還在網路上流傳。李政勳堪稱今年教育界的風雲人物,這篇孩子與校長對話在網路密集傳閱後,不少民眾誤以為草嶺國小要被裁併了,打算發起搶救運動,引起雲林縣政府關切,李政勳解釋,其實這兩個人是他心中的自我對話。

李政勳是古坑鄉三所迷你小學的代理校長之一,他的心聲也是其他兩所學校代理校長的心情。在有著台灣咖啡飄香的山區村落裡,他們像一個教育傳教士,譜寫出一頁又一頁令人感動的小校故事。

古坑三所迷你小校華南、樟湖、草嶺,分別位在海拔四百公尺到一千公尺,高低雖有不同,但學生數都是廿四人。三位年輕有為的代理校長,使出渾身解數,企盼能如摩西出埃及記般,帶領全校師生開出一條生路。

由於地處偏遠山區,古坑的學校經營如同戰國時代,邊陲的華南、樟湖、草嶺三校,本來就因村內人口外流,學生越來越少,加上山下大校強烈的吸引力,始終籠罩在裁併陰影下。

數理競賽突出 打破大校迷思

這學期來,三校的優質轉型就像「搶救貧窮大作戰」,從觀念到作法幾乎全都翻新。陳清圳到任華南時,一名老師以閩南語告訴他:「我們知(道要)吃,也知(道要)做。」陳清圳再加了一句:「還要知改變!」

陳清圳不諱言,與老師們觀念磨合的過程最吃力,華南國小校風平靜,很少有活動,有一次陳清圳號召老師們把課程融入教學活動,一名老師吐苦水:「校長,我很不快樂!」陳清圳微笑回答:「做了就會快樂!」

隨著默契逐漸養成,全校老師們的頻率越來越近,和南大附小聯手推動了「橘子紅了」計畫,透過思摩特教育網站,成功號召全台民眾義買該校一名貧病交迫家長栽培的橘子,以便讓他就讀華南的女兒能安心繼續就讀。

「雖然文化刺激少了點,其實山區孩子的學習能力很OK」陳清圳舉兩個例子,破解「大校才有競爭力」的迷思。去年雲林縣數學與自然競賽,一百所參賽學校中,華南國小名列第十二名,「各校選手都是該校菁英的前六名,華南國小六年級「全部學生」也不過六名,全員出動還能拿到這個成績,算很厲害了!」

第二個例子是全縣科學遊戲比賽,華南國小學生力克一百五十多所學校,拿下全縣第二名。陳清圳說,連得了幾個獎,老師的眼睛都亮起來,點燃了教學活力。

雲林最高學府 遇見陳璐茜繪本

草嶺國小的師資本來就年輕,活力也十足,卅五歲的李政勳很快就融入團隊,帶領全校師生朝生態、人文本位課程發展。尤其拜「傾聽心中孩子的聲音」這篇文章之賜,草嶺國小的能見度、知名度大增,一夕間暴紅,一家連鎖補習班為此捐贈五十萬元,贊助該校成立「繪本館」。

靠著獨特的行銷方法,李政勳爭取不少前所未有的資源,譬如,只要上到號稱「雲林最高(海拔約一千)學府的草嶺國小」,就可以看見兒童繪本作家陳璐茜的作品,甚至使用來自大學教授捐贈的PDA。如此因「自力救濟」而來的教育資源,恐怕羨煞不少市區小學。

樟湖國小的代理校長廖宏彬,曾擔任該校老師,基於救亡圖存的使命感,決定出任代理校長。相對於陳清圳、李政勳,他是三人之中最早上軌道的,為了上班方便,他搬近學校宿舍,每逢周末才下山回家。

樟湖、草嶺、華南三校的特色其實頗多雷同,都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廖宏彬到任後,課程未做太大幅度的修正,而是著力於積極與社區結合,讓學校成為社區的文化中心,例如籌辦藍染教學中心、住宿型學校,贏得地方不少好評。

一年前,這三所面臨裁併壓力的迷你小校,在「留校察看」期間,由於年輕校長的努力,成功地優質轉型,進而獲得外縣市教育專家學者肯定。

一校一藝 仍面臨人數下降隱憂

在眾多的迷你小校中,曾遭逢九二一震災衝擊的南投縣,因重建的緣故,憑藉著宛如重生般的校園建築,以及隨之而來的教學方法,屢屢成為外界參訪關注的「特色學校」。

位於信義鄉山區的潭南國小,即是最受矚目的案例。由於校地不足,震災後決定以仿照布農族傳統家屋的概念,在操場中間展開校舍重建,不僅建築別具特色,且空間運用靈活,一樓更採開放空間設計,四面均無牆壁。外地遊客、大學建築系師生等參觀人潮絡繹不絕,成為潭南村最著名的景點。

然而,建築畢竟是硬體、外表,真正重要的還是在軟體、內在。南投縣小校雖多,縣內迷你小校卻能發展一校一藝團,充分發揮特色。

例如,中寮鄉的永康國小在九二一震災後,當時的校長洪聰明為讓小朋友藉由運動抒發情緒,開始教學生騎獨輪車,沒想到學生興致高昂,愛上這項民俗體育。經過不斷勤加練習,甚至可騎著獨輪車玩跳繩、拉扯鈴與打陀螺等,不僅是全縣比賽常勝軍,也常受邀到各地表演。

不過,迷你小校在轉型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隱憂。特別是入學人數逐年下降的問題,即直接衝擊「特色學校」的生存。

南投的千秋國小,去年在全國「諸羅山盃」打進八強、九十四年度榮獲IBA軟式少棒賽全國第三名及全國軟式少棒總決賽八強等成績,並數度榮獲南投縣棒球比賽冠軍。棒球成了這所學校的重要「招牌」。但目前全校僅剩學生六十八人,棒球隊球員十六人中,高年級就占了十二人,未來要組成球隊越來越難。

為了避免千秋棒球隊成絕響,救國團南投縣團委會一連三天,在千秋國小舉辦挑戰大聯盟春訓冬令營,邀兄弟象「三劍客之一」的前職棒好手蔡豐安到場指導,希望用行動支持千秋,免於棒球出現斷層危機。

綽號「阿扁」的蔡豐安說,南投縣信義、仁愛兩山地鄉一些體格比較適合打棒球的小朋友,大多在小學時就已被外縣市挖走,千秋國小絕大多數是平地學生。他憂心地認為,應該給熱愛棒球運動的學生無後顧之憂的環境打球,否則南投縣的棒運堪憂。

迷你三八學校 漁光僅剩餘光

台北縣坪林鄉的漁光國小,也是轉型特色小學的成功案例。三個班級八位學生,漁光國小曾被戲稱為「三八學校」,是全國最迷你的小學。民國九十一年間,郭雄軍被派到這裡擔任校長,每天所想的,並不是學校被廢後該怎麼辦?而且如何充分利用這裡大自然資源,把它變成人人都喜歡來的地方。

有了新構想,郭雄軍就帶著四位老師、兩隻流浪狗─「阿花」與「阿皮」,經過三個月努力,終於開辦體制內學校遊學模式,運用社區自然環境與人文資源,規劃廿項主題課程,設計現場體驗式探索教學。

截至去年為止,漁光國小經過全校師生努力,不但吸引四萬人到校遊學,還接待廿萬人次參訪,讓原本冷清校園,突然間熱絡起來。無奈,政府擬訂政策終難改變,漁光國小最後還是被迫降為坪林國小漁光校區,雖然遊學活動仍續辦,可是規模已大幅縮小。

如今,漁光國小到訪人潮雖已退去,但令人難忘的,還是昔日所留下點點滴滴美好回憶。離開漁光國小半年餘,郭雄軍對那裡一草一木仍然懷念不已!

漁光位在翡翠水庫上游水源區,地處偏遠,人煙稀少,儘管風光明媚,然而,有人卻覺得這個地方冷清,看不到「願景」。郭雄軍說,這裡擁有超過一千種動植物,足以劃為螢火蟲棲息區、樹蛙水池、生態池、神秘小徑、稀有植物區、鳳蝶故鄉、百草匯區及生態步道、樹上旅館奇景等,堪稱什麼都有。

因為這些珍貴的大自然資源,漁光國小曾把方圓十公里內大地,全部劃入遊學校區,終於吸引學界人士重視及寶貴。四年來,也讓漁光榮獲不少全國比賽獎項,包括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特優獎及創意領導首獎、全國學校課程貢獻特優獎、教學卓越金質獎等。

郭雄軍說,漁光國小開辦創意遊學,給很多人留下美好回憶,如今雖被降為校區,許多老師被調離,學生也長大升學去,往昔曾經風光的漁光國小,而今卻只剩「餘光」,也難怪郭雄軍感嘆不已。

多數人都同意,教育是一項講究平等且需要永續發展的良心事業,迷你小校在教育單位既定政策潮流中的奮力泅湧,讓全台呈現有如遍地開花的「特色學校」。但是,這當中有多少能真正展現學校特色?在自立自強發展特色教學的趨勢下,又有多少能挽回不被廢校的命運?抑或者,推動「特色學校」只是一場拖延戰術?這些環環相扣的問題,或許都值得深入探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000036,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0麥寮楊厝分班 有夢就有希望 過港國小 滿足偏遠孩童需要 張朝欣/綜合報導

「學校要被裁併校了,大家一起來保衛學校」!雲林麥寮國小楊厝分班兩名老師與十二名學童,去年開始結合社區力量,展開「搶救小校大作戰」,將破舊的分班,打造成為小而美的社區學校。

去年中,全校僅有一、二年級共兩班的楊厝分班,被列為雲林縣裁併校對象,若半年內沒有完成優質轉型,學校將遭裁併。

師生與家長們為留住地方基礎教育根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募集廿餘萬元,由從事水電工、鐵工、裝潢工的家長,帶領著師生,整頓校園環境與三間廢棄教室,連送油漆到學校的油漆師傅楊善志,都被深深感動,加入護校行列。

楊善志說,他送油漆到學校,看著師生與家長,合力整理三間有如被炸彈轟炸過的廢棄教室,心想「這些人在幹什麼,吃飽太閒嗎?」但看著老師、孩子樂在其中,漸漸了解「原來他們是一群最快樂的傻瓜」,最後,自己也加入快樂傻瓜的行列。

分班人數雖少,但與社區結合後,搖身一變成為社區學校,所有的居民都是學員,原本窩在家中的阿嬤,坐著輪椅再度外出與大家同歡、獨居老人與孩子一起用餐,流下感動的眼淚!家長與孩子也因互動頻繁,親子關係更密切。

社區志工吳麗玲說,或許從政府的角度看,這是一個不符合經濟效益及人力成本的投資,但是,在楊厝社區的居民及孩子生活中,這個不起眼的小小分班,卻創造出無數難以想像的效益。

學校導師林京樺說,分班師生與社區民眾都盡力了,在大家努力下,社區與分班已經成為生命共同體,雖然學生人數尚未明顯成長,但當初所有人都秉持「管他的,做了再說」的信念,不斷投入,這是師生與家長的夢想,只要有夢,就有希望。

來自隔代教養家庭的二年級學生李岳紘,自小由七十幾歲的爺爺奶奶扶養,原有學習遲緩障礙,但經過前、後任兩名導師一對一教學、照顧,已看不出與正常孩子有何差異。學校的信念,便是不放棄任何一名孩童,「一個都不能少」。

過港國小全盛時期約有兩百多名學生,但村內人口不斷外流,去年僅有李岳紘一名新生,是創校以來,新生最少的一年。老師們有些失望,但前校長李高章告訴大家,「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一』開始」,老師們釋懷了,原來上蒼安排的,是一場愛心試煉。

每天上午七時,住在學校附近的李岳紘,總是由爺爺陪著,一路走到學校上課,他也是全校最早到校的學生。對他而言,學校如同兒童樂園,雖然沒有同班同學,但有老師、其他年級學童陪他上課、遊戲,這是他上小學以前,從未有過的群體生活體驗。

一年來,在全校師生陪伴下,李岳紘的心智發展與生活自理能力明顯進步,不再亂打人與隨意大小便,東西使用完畢也會歸回原位,課業學習則是緩慢但持續進步中。

李岳紘爺爺說,孫子像是突然長大似的,變得乖巧聽話,到過港國小是個好的開始,每天上學時,看著孫子充滿笑容的臉龐,讓他也高興起來,若是裁併校,孫子怎麼辦?他怎麼辦?請保留小人物卑微的心願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000037,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1 
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開到阿里山
呂妍庭、莊哲權/嘉義報導

「碰!碰!碰」飛天呼嘯過的煙火,伴隨刺骨寒風吹撫臉龐,五光十色的舞台燈光,映照著義竹大人、小孩滿臉的晶亮微笑,溫馨暖意穿流在觀眾之間。隨著陣陣歡笑聲響起,義竹孩子藝術人生的第一哩路就此展開。

紙風車劇「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十日在義竹國小操場演出經典兒童劇「巫頂的天才老媽」,吸引二千多名鄉親共襄盛舉,滿場孩子笑聲裡,摻雜少數略顯低沈的笑意,原來不只孩子來尋夢,連七老八十的老人家也來體驗人生第一場藝術劇演出。

一聲聲「我是巫婆!」,勾動孩子的心,大夥大聲回應,暢快歡笑,盡情享受這場由許多不認識的叔叔、伯伯共同為他們打造的藝術饗宴。

紙風車二○○七年的首場演出,在嘉義阿里山半山腰上,小小村落竟聚集超過一千人觀賞。義竹鄉公所祕書黃尚文與鄉民代表翁榮輝大感震撼,原來藝術力量如此強大,感受藝術是如此快活,於是兩人聯手出擊,召集地方人士為義竹孩子營造人生第一場藝術表演而努力。

為了讓在地孩童,也能像都會小孩一樣欣賞、感受到人文藝術的美好,義竹地方人士興起一鼓前所未有的向心力,摒除派系間長久以來的成見,攜手為募款演出努力,豪氣相挺的串連聲勢,隱然形成一個不成文的兄弟會─「義竹會」。

為了這次演出,全鄉總動員,財源窘困的公所大力贊助所有資源,策畫百人踩街、歡樂車隊提前炒熱氣氛,甚至貼心租用遊覽車,分五條路線到各鄉里載鄉親來看戲。

許多民眾一過中午,就迫不及待聚集在操場上,不少人是左鄰右舍結伴而來,還有夫妻肩扛長椅,手牽兒女來看戲。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也被愉悅氣氛吸引,擠在人群裡湊熱鬧。黑壓壓的人海,令鄉長黃金茂、祕書黃尚文及所有義竹會成員看得眼紅心熱,連日辛苦果真換來豐碩果實。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100033,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