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幾年,國內掀起追求學術卓越風,卓越的標準是與國際評比,大學要擠進全球百大、研究要能發表在國際期刊、選舉中研院院士偶爾也會出現具諾貝爾獎的推薦詞。
台灣的學術發展歷史並不長,光復至今的五十多年間,說前卅年是學術研究的生聚養育期,也不為過;國科會給學術界的研究計畫經費,預算科目是「補助」,主事者也明講,就是補助大學教授薪水太低的生活補助費,談不上研究獎助。直到近廿年,台灣的學術水準才逐漸像個樣子,有一些可以拿到國際上的成績。
這些成績,大部分是靠著政府的經費投資,也約略奏效。最近,國科會又提出設置「杜聰明獎」,要和國際一流的基金會互相以高額獎金交換獎勵對方的學者,以此做為建立國內學者國際能見度的手段。
國際學術界的評比自有其原則,能在一流國際期刊上發表愈多的論文、能在大型國際會議中成為主講人、提出有見地的看法,學者個人的「國際能見度」自然清晰成形,這是學界通則。藉著和知名基金會互相交換高額獎勵,這種方法是否招來「攀龍附鳳」之譏,不無疑問。
學術水準的建立,可能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一種追求,要有錢、要有人,還要有時間逐步建立學術社群。台灣三者有其幾?大家不妨平實對待。「杜聰明獎」的構想是不錯,但可千萬站穩學術專業信守之內,讓它獎勵到的是真正的「卓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100200216,00.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