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9.27  中國時報 三部曲總結 李敖話「尼姑思凡」 笑壞復旦人 林克倫/上海現場報導

「尼姑思凡!」李敖今天上午在上海復旦大學演講主軸話語一出,旋即引得全場哄堂大笑,整場演講李敖不改妙語如珠本色,引經據典聽得台下學生忘記「鼓掌」,還要李敖提醒,由於本場演講是李敖所說的「三部曲」總結,李敖言語顯得輕鬆許多。

演講於九點卅分開始,由於校方先安排李敖在「堂上就坐」、形式像極座談,演講前李敖先戲稱「今天演講是故意要學術化」,還消遣主持人復旦人文學院院長姜義華教授介紹詞太長,「學問一級棒、但普通話講得不夠好!」

背誦皇帝稱號 贏得喝采

李敖先表明「中國人文的機會」的演講題目是「假的」,真正題目是三場演講的「三定位」,第一個定位是北京大學要講「金剛怒目」,清華大學是講「菩薩低眉」,而今天在復旦則是講「尼姑思凡」。

演講開始,李敖援引漢高帝貶抑知識分子的故事時,即一口氣從高帝、惠帝念出長長一大串帝號,西漢念完、嚥個口水緊接著念東漢皇帝,聽得滿場師生鴉雀無聲,待「然後就是三國了」一落,立即贏得滿堂喝采,快得連鳳凰衛視的字幕打字員連連以「…」帶過。

飽學加「自滿」依舊是李敖本色。李敖一口氣背完三十多個皇帝稱號後說,「大家知道我的記憶力是多麼的好嗎?」更消遣說,漢高帝劉邦痛恨復旦大學的學生、痛恨知識分子。

針對許多大陸敖迷認為李敖此行言詞「不夠辛辣」,在北大右打共產黨,到清華卻左捧共產黨,李敖也在演講時反駁說,「有人打我李敖主意,可我李敖是給你們玩的啊?」引來哄堂大笑。

在提問時,有位復旦教授質疑李敖為何敢自稱中國五百年白話文第一人並批評魯迅,由於正好麥克風沒電、聲音不清楚,李敖在了解意思後還不忘揶揄說,「我常常有耳背,我的耳朵常常聽不到對我不利的聲音」,及時化解尷尬並贏得笑聲與掌聲。

面對外界批評 自嘲耳背

或許是最後一場演講,李敖今日在復旦可謂「軟硬適中、期許甚多」;李敖以香港民主派議員訪大陸,意有所指地點出,「大家注意什麼?要注意當我們有機會,當我們有信心,不要以為共產黨不會開放,我們逼他、哄他、騙他、勸他,他會開放。」

「下半部」則是李敖此場演講最令聽眾發噱的經典,諸如:陳水扁是我的部下,不是我的「下部」;「當我年輕時關心大小、長短、硬軟,當我六十歲時去廁所,常常小便完出來沒有拉拉鍊,現在七十歲,卻常常沒有拉下來就小便完了。」

李敖講的露骨的還有:一個人瑞活到一百歲要慶祝生日,他分別對身上各部分慶生,對眼睛說,眼睛啊眼睛,happy birthday,你一百歲了;又鼻子說,鼻子啊鼻子,你一百歲了,happy birthday,最後他低頭說:「如果你還活著,你也一百歲了!」
李敖最後在接受復旦大學贈送的紅樓夢繕本時打趣地說,「我以為你們要送我金瓶梅大全集!」



2005.09.27  中國時報
鼓勵認清現實 跟馬克思再見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李敖昨天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大陸行第三場演講,李敖強調他要講的題目的「尼姑思凡」。李敖認為,講「尼姑思凡」就是要講理想與現實的一面,馬克思理想的天堂是無法硬造的,因此他呼籲大家跟馬克思再見。

李敖解釋說,為什麼要講「尼姑思凡」?要講到我們理想及現實一面。在元曲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挖苦尼姑的話,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她看到一些男青年以後,眨巴眼看他,眉來眼去,叫思凡,就是比較務實的一面。

李敖認為,雖然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好的理想,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但這樣的天堂是無法硬造出來的,因此他建議現在不要再談理想問題,可以談一點現實問題。李敖說,他到大陸後宣布放棄自由主義的原因,是因為自由主義它本身是虛無縹緲的。當自由主義這些東西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裡面一條一條列舉的時候,誰還要自由主義啊?

李敖還呼籲大家跟馬克思主義說再見,他認為大陸的朋友們,在科學上,在技術上,自然科學上都非常優秀,在人文科學上面考古這些方面也優秀,可是涉及思想層面,尤其是社會科學層面的,祖國的朋友們這麼多年來吃虧,原因不是別人,就是馬克思,因為一定要打著馬克思的招牌才能發揮演繹。他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真正的自由開放,就是不受人家來騙我們,自己有這個能力來辨別。經過這次演講,希望大家說馬克思再見了!



2005.09.27  中國時報
批假台獨 兩岸只有中美問題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李敖昨天在上海復旦大學回答師生提問台灣「去中國化」問題時強調,陳水扁的台獨是玩假的,台獨是孬種,是玩假的,是一個假貨。沒有台獨問題,只有中美問題,美國在撐腰,美國也是歷史反革命,而不是現行反革命。

李敖對現場的復旦大學師生表示,「我們常常被我們的自己的經驗所困惑,我們常常把台獨當成一個反叛的勢力,或者是一個革命的勢力,他們是反叛人物,或者他們是革命黨,你們搞錯了,為什麼?因為中國共產黨打天下的過程裡面,他自己是玩真的,所以像毛主席一家死了五口人,包括他在長征時丟掉的一個兒子,他的那個局面就是古人說的,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都是這樣子。」

李敖認為大陸領導人是以自己的革命經驗來看台獨的發展,但李敖認為,「可是因為這種經驗,打天下的經驗使他感覺到,有人在台灣要打天下,有人在台灣要變天,有人在台灣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怎麼可以!所以你們緊張了。」

李敖指出毛澤東曾寫道,全中國都對不起湖南人,毛澤東主張湖南獨立。請注意,十個月以後,毛澤東就組織了中國共產黨,十個月他就想通了,不能搞地方獨立,而要搞統一的國家,以毛主席那麼英明都要想十個月才能想得到。台灣離開祖國一百一十年,我們要不要給台灣同胞一點時間,一點機會,讓他想一想?不要動輒就講要打他個稀巴爛。



2005.09.27  中國時報
細數今朝人物 勸胡多點風流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李敖昨天引用毛澤東的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建議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應該風流一點。

李敖說,「毛主席有一個有名的詞,大家都記得,講到什麼人是英雄,最後是講俱往矣,這些英雄全都過去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看我們今天才有風流人物。風流兩個字就是我和大家講的,現在風流兩個字是壞,現在說李敖這個人很風流,你們把我當成西門慶,覺得我很風流,可是這個字是好字。中國的語言有它的變化,有的字從壞變好了,好比說在宋朝你稱呼一個女孩子叫她小姐,她就給你一個嘴巴子,因為宋朝的妓女叫小姐。有的字變壞了,本來龜是好字,現在說這個人是王八,就變成壞字。風流這個字有點走樣,可是在毛澤東用它的時候還是好的意思,所以最後是說數風流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李敖表示,「現在有網站上說,數風流人物還看錦濤。告訴各位,我比胡錦濤大好多歲,在我眼裡他不是總書記,我不能這樣看他。就好像我看秦主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一樣,他是秦老師,我蠻佩服他,他的長相非常好,你幹錯了行。所以,我以老大哥的姿態說,我希望我的小老弟胡錦濤真的風流一點,不是壞事。不但他風流,英雄割據今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英雄割據今已矣,誰要阻止祖國統一?這些人都沒有了,祖國統一了,可是文采風流被留下來。今天我們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字、中國精神、中國的怪物都留下來了,我希望我和大家一起文采風流,和胡錦濤一樣。」



2005.09.28  中國時報
李敖大鳴大放 帶動思想解放?
俞雨霖

李敖赴大陸的文化之旅進入尾聲,雖然外界揣測李敖的三場大學演講內容,已引發中共高層不快與壓力,但主辦單位負責人劉長樂與李敖昨天均公開否認有任何壓力,如果此說屬實,李敖可謂在大陸享受了前所未見的「大鳴大放」特權。

李敖從「共產黨會消滅」到「向馬克思說再見」的言論,更將大陸嚴控的言論尺度從「一言堂」至少推到「二言堂」的開放程度。李敖的言論自成一堂。

雖然外界一再指稱中共中央下令大陸媒體封殺李敖的演說內容,但對於大陸一億多網民而言,在網路上找到李敖的演講全文完全沒有困難,封殺不封殺其實差別不大,而在大陸地區影響力極大的香港「鳳凰衛視」也未取消李敖的任何一次演講直播,讓數千萬收視戶有機會透過電視了解李敖的說法。大陸媒體更是不遑多讓,對李敖生活的點點滴滴巨細靡遺的進行報導,而在大陸各大書店裡,李敖的著作幾乎均擺在最顯著的位置上,供民眾購買。

在三場演講中,李敖也始終如一,演講時仍然持續「大師」本色,插科打諢、引經據典、有話就說、收放自如。放眼當今,台灣文化界人士能夠一次連續在北大、清華與復旦演講,應該是前無古人,而且目前還看不到後來者。

若說李敖的大陸行在大陸青年學子間掀起了一場「李敖熱」應非誇張,雖然也有些白髮老學者對李敖的說法意見很大,但在電視機與平面媒體前,他們保守的言論主張似乎是如此的嬴弱與微不足道。

如果從社會或思想潮流來看,李敖大陸行引起的衝擊將不可能定格在某種短暫的個人思想宣洩,船過水無痕,而是大陸新一代企求思想解放的力量使然,李敖則在這波大陸新一代企求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再擊起了一層巨大的波浪,「李敖熱」引發的「李敖現象」自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反射出大陸年輕一代思想領域醞釀的巨大悸動。

當然,更深一層來看,原因應該不止如此單純。李敖順利完成三場「大鳴大放」的演講,外界不能孤立的予以看待,甚至認為這是李敖的學問與知名度或香港鳳凰衛視執行總裁劉長樂的個人影響力促成。在中共中央嚴控的思想宣傳領域,李敖至多只是個台灣知名人士,即使劉長樂本身出自大陸,被視為自己人,但他個人的力量與中宣部的意識形態「大鱷」對比,實在極為渺小。

「李敖現象」的出現,無疑是大陸社會力與中共黨內某種政治力的結合的結果,李敖的大陸行則是這個「潛勢力」運作出來的過程,而這個「潛勢力」似乎刻意準備接受「李敖現象」的考驗,一方面鍛鍊自己,一方面也測試黨內與社會的承受能力。同時也不無可能,這個「潛勢力」還準備藉「李敖現象」推動一場黨內與社會的「思想論戰」,進一步釐清中共意識型態的走向。

因此,當復旦大學逸夫科技樓外的李敖「粉絲們」高喊著李敖、李敖、李敖的時候,「李敖現象」就不再是李敖的個人秀,而是反射了大陸社會與思想變遷的序曲。



2005.09.27  中國時報
北大演講最好 復旦學生最優
林克倫/上海報導

李敖今日在上海復旦大學的演講算是整個「神州文化之旅」的總結,大陸網民也對李敖的三場演講內容進行評比。

一位網民「火山噴發」的網友表示,講最好的是北京大學,講最爛的是清華,復旦演講是以往東西的無序堆砌。

三校學生提問「優劣」亦是爭鋒焦點,倒是復旦大學的提問表現頗受肯定。網友多數認為復旦有深度、夠尖刻,而最差是清華,真是個幼稚園問題、真不愧為留美預備學校。一位網友認為,「清華最傻、北大最呆,復旦還像個大學」!

「新浪網」一位網友貼文說,李公終於演完三大講,金剛怒目也好,菩薩低眉也好,還有尼姑思凡也好,「可以歇歇兩扇薄嘴皮了,名式各樣的人們,也可以鬆口氣」。另一位則貼文反駁稱:有些東西雖然有點狂,我想中國大陸缺少像大師這樣敢說真話的人。

倒是有兩位提問者今天成為「無辜箭靶」,一是質疑李敖膽敢自稱中國白話文五百年第一人的復旦老師,二是希望李敖捐出藏書的歷史系學生。

對於復旦教師的質疑,網友「雪靈靈」說,不知道那位白髮老人是誰?但深切感受他是一派人物的典型代表!「一粒微塵」則說,學術交流就應該給李敖說話的機會和友好的交流氣氛,針尖對麥芒似的爭論應該還有很多其他的管道,來一個不同看法的當場就想推翻他顯然不是在交流。

開口要書的學生更慘,引發不少網友攻擊,認為是「丟人現眼」、「送了沒人看還不是沒用」,更有網友消遣說,「乾脆跟李敖說的一樣,轉去當商學院學生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