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建會延續「公民美學」的理念,最近打算提出「台灣生活美學運動」的中程計畫,以四年的時間,落實民間的生活美學。這是首倡公民美學以來最具體的構想,使期盼政府在精神生活品質上有所作為文化界人士,看到一線曙光。然而這個計畫真正可以有效的達成目標嗎?

據云這個計畫自三個面向著手推動,其一是生活環境,要把都市環境藝術化;其二是普遍的提升人民的美感素養;其三是扶植藝術人才。計畫中包括了生活美學培養的全面,企圖心令人感佩。可是一個涉及層面過廣的計畫,不能不使我們懷疑,文建會以目前的管轄範圍及經營的能力,真能做得到嗎?以過去經驗來看,我們不能不擔心,這又是一個目標遠大,花了幾十億卻無力落實,使我們空歡喜一場的計畫。

首先,美的環境的創造當然是最重要的,但卻是最困難的。它是全民美學實施成功後的產物。歐洲的大城市與小鄉鎮都有其獨特的美感,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西人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就是明白城市是文明的外顯形式,不能強造。所以都市的秩序與景觀要一群都市設計家,在市民的支持下,擬定長期發展計畫,才能逐步完成。

文建會的構想是城鄉環境藝術化,以為環境可以經由藝術來美化。這是一種誤解。藝術並不能改造環境。一個骯髒的臉孔上搽粉只能造就丑角,不會產生美感。這就是我們的公共藝術計畫沒有成效的原因。在西方,一度倡議城市美化,曾被都市學者們評譏。城鄉環境的藝術化還不如城市美化來得實際、有效。美化是指用美的建築來裝點。

以台灣政府作業的情況來說,公共建築都做不到美化,都市的髒亂尚無力清除,談藝術化,或美學改造,要使用甚麼手段?哪一位政府首長敢提出招牌、鐵窗清理政策?敢把機車自人行道上清除?生活環境先要適住才能談美感,徒然在表面上花錢,大家視而不見,只是浪費資源而已!

好事情要通過有效的手段去完成。提升民眾的審美素養就是「公民美學」政策的目標,也是生活美化的基礎,因此也是最困難的。這需要長期的教育計畫,非通過學校教育去實施不可。可惜的是,教育部門對於美育是完全忽視的,只這一點,文建會就用不上力。

文建會的計畫中要設立學生美術館,就可知道這是很無奈的。美術館對於學校的美育,效果是有限的,所以在外國,只有大學才設美術館。國中、小的美育要看老師的表現。文建會能影響教育部嗎?我國的美術館直到最近才注意到教育的功能,極少以兒童為目標觀眾。即使有,也缺乏美的教育,因為對於「美」,還沒有共識;因為藝術並不等於美。在此情形下,要以媒體來推廣生活美學,能發生預期的效果嗎?

我一直覺得文建會應該先有一個美感推廣手段的研究,再提出實施計畫。如果非與教育單位合作,就要把計畫推到行政院去。多年來,在文建會應不應該改制為文化部的問題上,我一直主張保留而發揮文建會的跨部門功能,不必改制,就是因為文化建設不是只談文化就可解決的。美育沒有教育部的積極參與,都市環境沒有內政部的積極參與,都只是喊喊口號而已,成不了大事。這次的計劃特別反映了這一事實,沒有其他單位的執行,將徒勞無功。

在這計畫中,藝術人才的扶植與生活美學運動是沒有關係的。應該改為應用藝術的提倡,鼓勵與生活相關的家用器物的生產與創造,提升美感素質。文建會曾在陶博館辦過日用陶瓷展,應大力推動,形成風氣。生活美學的載體是生活藝術,也就是應用藝術。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認真的推動提升全民美感的政策!

(作者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0400202,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