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長李嗣涔長年研究「撓場」現象,又掀風波!中央研究院院士鄭天佐及多位台大物理系教授齊聲指控,在李嗣涔授意下,他指導的碩士畢業生論文竟「封鎖十年不公開」,違反學術研究可公開分享、接受公評的倫理,要求他對此公開道歉。

台大物理系教授楊信男還指出,李嗣涔得悉有人查閱後,不只他學生的論文被鎖住十年,連參考文獻中引用俄籍學者Shipov(西波夫)受爭議的理論,後來都被刪除掉,前後完全不一樣。他直指李嗣涔有意規避外界審視。

爭議參考文獻 也被刪除

台大物理系教授楊信男、高涌泉、張顏暉、退休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中研院士鄭天佐共同指控,李嗣涔以行政力量不當操縱、介入學術資訊公開體系,讓他指導的研究生的碩士畢業論文「鎖十年」,其它學者若要去台大圖書館查紙本論文全文,都無法查閱。

楊信男指出,他去年十月他在網路上查閱李嗣涔指導學生的碩士論文,其摘要指出「發現撓場的訊息耦合性質」,認為這是極重大的物理發現,但後來他想進一步審閱內容時,不過短短數日,原本已陳列在台大圖書館內的紙本論文,卻已應作者要求鎖住,直到二○一六年六月卅日以前,外人不得參閱。

楊信男等人指出,學術環境與資訊公開是最重要條件之一,學術研究可透過公開討論得到檢證和進步。台大圖書館對「學位論文延後公開」的程序必須「經指導教授、系所主管、學生本人」簽名。可是據他所知,該生系所主管當時人在國外,鎖論文是李嗣涔和研究生兩人簽名,圖書館就接受。

楊信男等人強烈指出,一篇經學校授予學位、有關基礎科學的碩士論文,「卻遮遮掩掩地鎖住,而且一鎖就是十年」,質疑李嗣涔如此學術風範怎能當台大師生的表率?

劉廣定認為,他個人不懂「撓場」,不能置喙,但對封鎖論文則大惑不解,又無「商業機密」可言,為何禁止閱覽?向學界公開研究成果,切磋改進,爭取認同才是學術發展正途,封鎖不讓人看,是怕禁不起檢驗還是另有他因?

台大物理系教授張顏暉指出,撓場的理論基礎Shipov的著作《物理真空的理論》,充斥數學錯誤及荒謬陳述,已被俄羅斯科學院組成的委員會駁斥,並指撓場理論可能被用來詐騙研究經費。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0100039,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1  學界:論文上架又下架 沒聽過 朱立群、王超群/台北報導

台大校長李嗣涔將他指導的台大碩士生論文「封鎖十年」,多位學者表示,這種情形國內外皆少見,難道是作者覺得「丟臉」,才要求封鎖已公開的論文?但也有資深學者表示,「鎖論文」並不罕見,尤其是涉及商業機密性質的研究。

台大圖書館編審洪玉珠也表示,每年要求論文延後公開的案子極少,校方沒有格式或具體規定,只有圖書館行政服務說明中,告知大致程序。但有論文封鎖十年,且一度有索書號、之後又下架,洪玉珠表示,這極罕見。

一位台大資深教授認為,現在國內碩、博士論文口試都開放旁聽,何況論文已上架兩、三月後再下架,頗不尋常。他在台大教書廿年,還沒有聽過。

但也有台大資深教授說,學者鎖論文時有所聞,他自己的研究多半要求鎖五年,主要就是保護自己智慧財產不被剽竊。

台大圖書資訊系教授黃慕萱表示,碩、博士論文與一般學術論文不同,碩、博士論文作者繳交論文時,可以要求論文「暫時封鎖」一段時間才解密公開;這種碩、博士論文通常涉及商業機密,或作者準備申請商業專利。

黃慕萱說,每一所大學圖書館政策不同,但她尚未聽說作者把論文「公開」後又「封鎖」的例子。

政大商學院長周行一也指出,碩博士生繳交論文時選擇暫不公開,通常是因論文涉及企業機密。例如,「論企業併購」的論文,受訪企業主準備二年內併購另一家企業,就會要求論文作者在同一段時間內不得公開論文,作者基於學術倫理,必須照辦。

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長許萬枝也說,只有涉及「專利」的論文,才會選擇一段時間不公開,這種論文數量不多,只有二%的機會。他說,「醜媳婦也要見公婆」,論文公開後又「封鎖」的例子,他前所未聞,作者會這樣做,可能真的覺得「羞羞臉」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0100040,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1  李嗣涔:純為保護智慧財產 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鎖論文十年」的質疑,台大校長李嗣涔昨日強調,他對研究內容是「公開」的,隨時可公開演講,只是「不讓競爭者copy」,純粹是出於保護智慧財產權角度。

台大物理系教授楊信男指李嗣涔學生「竄改」碩士論文參考文獻,李嗣涔昨晚表示,這在學術界是常態,「因為研究是我們的,只要認為有必要,隨時可以改,給圖書館一套新的(參考文獻),舊的就換掉。」

李嗣涔完全否認他的研究與受爭議、被批是詐騙的俄籍學者Shipov有關,「我們是另一套體系,也不是跟他買的。」他並再三強調,他指導的研究方向與這位受質疑的俄籍學者並無相關性。

李嗣涔指出,十年來,校內部分物理系教授對他長期研究的領域都有很強意見,他感到疲憊,想不到進行全新的研究領域,要受到如此壓力。學生的研究「看到這個方向的些許變化或結果,不知道是否就屬撓場,但有可能」。

李嗣涔表示,大系統的研究還不成熟,十年內若有任何進展,自然就會公開論文。如果十年後還是沒有具體成果,也許整個方向就是錯的,論文「鎖十年就十年,也不會再延長了」。

他和學生本來全沒想到自我保護成果的問題,直到有人查,才警覺過去成果可能付諸東流,緊急探詢圖書館後,決定立即鎖住論文。

他的研究生目前已升台大博士班,李嗣涔指出,該生研究有些理論性的發展頗珍貴,只是「實驗品質可再進步」,鎖十年論文看似很長,「但如果知道是正在經歷重要的科學發現,就不會這麼看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0100041,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1  撓場研究 延伸自廣義相對論 王超群

「撓場」研究主要是由《廣義相對論》延伸出。李嗣涔認為,撓場是物理現象,它的傳播速度至少是光速的一○九倍,突破空間與時間;撓場源移走後,該地仍保留著空間自旋的結構,也就是撓場有殘留效應,這些現象與「水晶氣場」極為類似。

但不少物理學者堅信撓場的研究迄今不能算是被實驗證明的理論,並把撓場指為「特異功能」,甚至是異端邪說。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0100042,00.html



鎖學生論文10年 台大校長惹爭議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2007.02.01 03:44 am

台大校長李嗣涔去年十月要求台大圖書館「鎖住」由他指導、去年七月才通過的碩士論文「撓場理論及特性研究」,十年內不准其他人閱覽,此一做法最近引發台大物理系教授楊信男的質疑。

楊信男對論文內容本來就持質疑態度,他表示,鎖住論文的做法更違背「學術研究應接受公評」的學術倫理,且違反台大的相關規定。

楊信男指出,「撓場」現象至今只見理論,沒有人觀測到,他去年十月間偶然發現電機系學生梁為傑的論文摘要寫著「發現了撓場的訊息耦合性質」,如果真是如此,將是震驚世界的大發現,所以他想要找論文了解內容。

但台大圖書館人員告訴他,「今天才應作者要求鎖住十年」,他認為時機太過巧合,是「行政單位相通聲息」。

根據台大圖書館網頁上的說明,學生申請鎖住論文「必須經指導教授及系主任同意」,楊信男表示,電機系主任當天不在國內;是李嗣涔「越過一般程序,直接以電話要求台大圖書館鎖住該論文」,這種作法是「學術資訊公開的系統,可能受到行政單位的不當操縱或介入」。

楊信男強調,要談撓場現象,研究就要禁得起外界檢驗,俄羅斯科學院曾調查過俄國科學家西波夫做的撓場研究,認定「充滿數學錯誤與荒謬陳述」;李嗣涔過去曾多次根據西波夫的研究來認定撓場確實存在,現在又鎖住這篇論文,讓外界無法檢驗,嚴重違反學術倫理,「台大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學術研究會倒退一百年」。

楊信男還發現,去年十月在網路上看到的論文基本資料中,有中文摘要,參考文獻列了好幾本有爭議的著作,包括李嗣涔所寫有關手指識字等特異功能的書(李嗣涔曾用撓場來解釋特異功能),以及西波夫的那一本書;但現在再查,中文摘要也不見了,這幾本爭議著作也被刪除,顯示這個研究疑點重重。


http://www.udn.com/2007/2/1/NEWS/NATIONAL/NATS4/3711749.shtml



李嗣涔:怕被搶先 不願論文流出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陳嘉恩/台北報導】 2007.02.01 03:44 am

台大校長李嗣涔昨天表示,被同僚指看不到的學生碩士論文是他研究的一部分,鎖住是為免被競爭對手搶先;物理系教授若對他的撓場研究有疑問,他願意為他們演講說明。

李嗣涔說,是他打電話要求台大圖書館鎖住論文十年,當初學生交出論文時,他根本沒想過要鎖住論文,所以當他知道楊信男教授對這篇論文發生興趣,才覺得有鎖論文的必要;因為物理系多位教授一直質疑他的研究,他不希望論文從物理系流傳出去,因為可能影響未來在期刊上的發表。

李嗣涔說,他並不知道台大圖書館對於鎖住論文的規定,但知道學校有近百本論文被鎖住,顯示許多教授都需藉此保護智慧財產權,以爭取發表論文或申請專利的時間;選擇「十年」是因為他做撓場研究已經四年,沒把握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

台大圖書館表示,他們公布的「申請鎖住論文要經指導教授和系主任同意」是「說明」,並非「規定」,以往只要學生和指導教授要求鎖住論文,不論要求鎖住多久,他們都會照辦。

李嗣涔說,他願意為對撓場有興趣的人,或像物理系教授這些質疑他的人發表演講,大家針對學術來討論;但他不願意讓論文流傳出去,而且也不會讓有競爭威脅的人來聽演講。

對於修改論文的參考資料,李嗣涔說,這個在學術界是常態,因為著作者本就隨時有權更新自己研究的內容。

寫論文的學生則說,他一開始列參考文獻時,是把所有看過的論文、專書都放上去,畢業後李嗣涔要他修改並更換參考文獻,但只是剔除幾篇未直接引用的論文,沒有刻意規避什麼。

李嗣涔指出,只要他的研究累積到可以發表的地步,就會馬上解除那篇學生論文的封鎖;若十年期限到了還沒有成果,大概這個研究就「死」了,也不需要再封鎖。

http://www.udn.com/2007/2/1/NEWS/NATIONAL/NATS4/3711755.shtml



反對者:未免狹隘 贊成者:合理合法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2007.02.01 03:44 am

一位台大資深教授表示,是論文就應接受公評,李嗣涔是學術領導人,封鎖論文不公開未免狹隘;但另有台大資深教授則認為,鎖住論文一段時間很正常,至於十年是否太長,他相信李嗣涔有他的用意。

前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則主張,由學校的學術倫理委員會進行調查,確認李嗣涔的作法是否真的違反校內規定或是違背學術倫理,外人不應輕易下結論,以免傷及無辜。

反對李嗣涔作法的教授說,歐美的碩、博士論文口試,都可開放所有有興趣的人來旁聽,因為論文一定要接受公評,學生要接受並通過挑戰,才能畢業,否則會違背學術倫理;尤其論文都是學校的資產,本就應讓學校的老師一起看、一起討論,才能建立學術氣氛。

這位教授指出,李嗣涔說要保護智慧財產權,卻又不是一開始就鎖住,若能讓更多人分享,也許還可吸引有興趣的學者成為共同作者。

不過另一位教授說,不論是碩、博士論文或國科會研究案的結案報告,繳交時就會簽一張「要延後多久公開」的同意書,他和他學生的所有論文、報告,至少延後一年公開,最長還曾延後四年,因為要再補強實驗,到期刊發表,或是等到申請專利後再公開,這是完全合法合理的。

還有一位外校教授也說,很多諾貝爾獎級的研究,爾虞我詐的作法更多。當年丁肇中的研究,只因想留到特殊日子才發表,差點被別人搶先,結果被迫和別人分享諾貝爾獎。

http://www.udn.com/2007/2/1/NEWS/NATIONAL/NATS4/3711753.shtml



口試教授:資料有理論 應是真看到撓場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陳嘉恩/台北報導】 2007.02.01 03:44 am

碩士論文「撓場理論及特性研究」引起師長論戰的台大學生梁為傑昨天不願發表意見,但強調「我的碩士論文內容沒有問題」;擔任口試委員的台大電機系教授呂學士則說,這篇論文「應該是真的看到了撓場」。

這篇論文有三位口試委員,分別是呂學士、台大物理系教授趙治宇和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陳國鎮。呂學士表示,從論文提出的論點,所有資料都有理論基礎、也有數學根據,實驗和科學推想也獲得證據支持,確實有可能是真的看到撓場。

http://www.udn.com/2007/2/1/NEWS/NATIONAL/NATS4/3711830.shtml



閱讀秘書》撓場 疑是第五種力 【聯合報/李名揚】 2007.02.01 03:44 am

物質世界有四種已知基本力:重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後兩者只發生在原子核),撓場(torsion field)若被證實,就是第五種力。

撓場也可稱為「扭場」或「自旋場」,是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推出來的。廣義相對論把重力視為「彎曲時空」的效應,有質量的物體,都會使周遭時空彎曲;所有基本粒子不論電子、質子、中子或其他,都會「自旋」,自旋若也會彎曲時空,就是撓場。

數學上並不排除撓場的存在,但到目前為止,沒人能從物理實驗中觀測到撓場的存在,所以有些物理學家認為,撓場若不是太小,就根本不存在。

http://www.udn.com/2007/2/1/NEWS/NATIONAL/NATS4/3711710.shtml



鎖論文 台大圖館:正常 2007/02/02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陳嘉恩/台北報導】

台大校長李嗣涔要求圖書館鎖住學生碩士論文長達十年,引起台大物理系教授激烈反彈,台大圖書館昨天發表聲明說,指導教授或學生要求論文延遲公開,他們都會同意,而且鎖住十年也不是最久的。

據了解,台大教授要求鎖住學生學位論文最久的,長達十五年,圖書館表示,他們對這種要求都會照辦,因為要尊重各論文的學術研究考量;不過以後是否要限制鎖住論文的最長年限,會重新檢討。

台大圖書館指出,現在台大約有50幾篇延遲公開的論文,對於李嗣涔先打電話要求鎖論文、之後再由學生補交書面申請,圖書館說這種現象相當普遍,並不特別;像這次已上架後再下架鎖住、以及修改後抽換論文的情形,也經常發生。他們強調這些作業是例行作業,並沒有行政壓力。

引起爭議的碩士論文「撓場理論及特性研究」,作者寫作時就讀台大電機所醫工組,他的同學說,撓場議題在醫工組並非研究主流,但依照理工科系慣例,研究題目只要指導教授支持即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一定要做醫療電子、超音波或微製程感測器。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58173



中國時報 2007.02.02李嗣涔 鎖論文 台大圖館:論文延後公開 並非特例 王超群/台北報導

台大校長李嗣涔要求將其指導的碩士生「撓場」相關畢業論文「封鎖十年」,遭學者批評有損學術研究資訊公開的原則,並質疑是李嗣涔以行政力量要求台大圖書館「鎖論文」。台大學圖書館昨日發出書面聲明指出,博碩士論文延後公開,屬該館一般行政例行作業,不是特例,更無行政壓力。

但剛受聘到台大任教的中央研究院士鄭天佐昨日指出,論文既然是學生口試通過的學術依據,如果有錯誤,可以再以文章補正,但抽換參考文獻令人匪夷所思,更覺得李嗣涔是在掩蓋有爭議的部分。

台大圖書館表示,學生急著畢業,往往疏忽延遲公開之申請程序,之後再提出要求,時而發生;論文上架又下架,抽換修正後的論文申請,圖書館都尊重。目前台大圖書館有五十幾冊延遲公開論文,至於其年限,十年後才公開不是現有最長的年限,但圖書館將重新檢討最長年限。

台大物理系主任張慶瑞則表示,學生論文上架後又抽換其中參考文獻,他「也是首次聽說」,但若圖書館並沒有具體規定,也很難說有嚴重的可議之處。

此次對李嗣涔提出質疑的學者之一、台大物理系教授高涌泉強調,此事並不涉及私人恩怨,不希望被導向是校長選後餘波。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0200062,00.html





學術爭議 李嗣涔應說清楚 【聯合報/瞿海源/台大社會系教授(台北市)】 2007.02.06 02:05 am

台大李嗣涔校長由於個人核心的研究興趣,忍不住公開談論特異功能,這本來就是很不好的事,也違背自己就任台大校長時的諾言,然而更嚴重的是,他為了維護自己不當的發言,採取了一系列的不當行動,其中甚至涉及到違反基本學術倫理情事。

就李嗣涔在吳健雄科學營發表有關特異功能的談話,到阻擾其他學者查閱相關的論文,而指示台大圖書館鎖住他所指導的碩士論文,一直到還修改碩士論文的內容及參考書目,其中多個程序,似違反學術倫理,也有違行政程序嫌疑。在回應學界質疑時,李嗣涔的說詞牽強附會,從來不能真正面對關鍵問題提出回覆。

關於研究倫理的幾個關鍵問題,李校長和相關單位主管似有必要給予明確的答覆和澄清:

一、為什麼一開始並沒有申請暫不公開那篇碩士論文,在有學者要查閱時,才迅速要求圖書館鎖住論文?李嗣涔辯稱的理由之一是擔心別的研究者搶先,其實有意查閱的學者是反對此類研究的。李嗣涔教授有沒有鎖住其他相關的論文?尤其是他所指導的其他的研究生學位論文?

二、李嗣涔應該澄清是以什麼身分打電話給圖書館館長處理此事。圖書館主事者也應說明清楚在處理時,有沒有完全遵照既有的程序規定?封鎖論文時,所有程序是否已經依規定完成?而相關系所主任也應對有沒有依規定簽核李教授和學生的申請,提出明確的說明。

三、是誰修改已通過而送校方和教育部的碩士論文的內容和參考書目?修改的法規依據是什麼?相關單位在這個過程中的職責是什麼?

當時李嗣涔出任台大校長時,就因為他深信特異功能,同時在他相關研究上的問題而有所爭議。也因此,李嗣涔先生在接任台大校長時,就宣稱不再繼續從事特異功能的研究,也不會公開談論。然而,終究對特異功能的研究是李校長很核心的信仰和興趣。再加上,轉進到所謂撓場的研究其實也還是和研究特異功能的旨趣有密切相關。在這方面的研究不但在學術界本來就有很多爭議,其中基本的科學方法和精神以及研究倫理上都容易出問題。

李嗣涔教授和他的支持者一直沒有認真考慮從事有問題的研究而在學術倫理有所爭議,對大學校長,尤其是台大校長的職位和角色,會有嚴重的傷害,進而對整體學術研究是不利的。李校長公開談論特異功能而又鎖住其指導的碩士論文事件,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他對這方面研究的興趣和驅力是不可能割捨的。李教授深信研究特異功能在科學上一定會有重大突破,個人也將對科學做出極大的貢獻。於是,李嗣涔教授似乎應該全心投入專心研究,追求研究上的最大成就,也就沒有必要擔任業務極為繁重的校長職務。這樣同時也會減少對學術研究的傷害。

http://www.udn.com/2007/2/6/NEWS/OPINION/X1/371784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