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會在書店排行榜上,看到一些舊上海題材的書籍依舊高高在上,但是我得說,這類玩意的參考價值是可疑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上海一家報紙引述了一位旅居紐約的老華僑的觀感:「上海竟然有『老上海』之說,不可思議。紐約就沒人敢自稱『老紐約』。」所謂「老上海」,是指那些老資格的原住民,他們諳熟上海的方方面面,腦子裏裝著本埠的活地圖,無論文化沿革、市井掌故還是衣食住行,表達起來都能頭頭是道,手到擒來。而那位華僑發這通觀感,起因在於他離開上海雖然長逾三十年,重歸故里,竟然沒費什麼事就找到了兒時的弄堂。人已非,物依舊,對於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來說,有點不太像話。在該華僑看來,上海的變化太過微不足道,為人津津樂道的不過幾條主要商業街,再加市區面積有限,熟悉起來當然沒啥難度。他由此認為,「老上海」缺乏技術含量,只要在上海多少待過幾年,誰都可以「老上海」自居,不像紐約,你住的時間越長,你越感覺到它的闊大和淵深,你也就越不敢輕易斷言。似乎,任何對紐約的簡單評價,都涉嫌輕舉妄動,都可能予人以「少不更事」之感。

我認可這位華僑對上海的評價,但我同時認為該評價也存在一個有效期,至遲在最近這個世紀之交,該評價過期了。一個標誌性特徵是:「老上海」已經消失。現在的上海即使仍然不適宜與紐約相比,但已經沒有什麼人敢以「老上海」自詡了,而在十年之前,連我都不妨自命為「老上海」。

當然,如果我們不再把「老上海」視為某種特殊群體的代表,而是借用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將歐洲分為「老歐洲、新歐洲」的思路,那麼,「老上海」一詞還可以枯木逢春一把,用來代指一種地域。與之對應的,則是新上海。

和任何一座城市一樣,上海也有地域差別,既有地域差別,難免會派生地域歧視。和別的城市有所不同,上海的地域歧視相當嚴重,以至還曾衍生出一種經典兩分法:上只角,下只角。滬地俗語「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即是對這種地域歧視的生動注解。然而,隨著近十餘年來一輪近乎瘋狂的城區擴張,上海的地域界限已全然改觀,隨之走樣的,則是她的文化格局。當個別抱持舊有地域優越感的老派人士突然因市政動遷而被迫搬離自己原屬「上只角」的舊式里弄時,如果他家境不豐,他很可能狼狽地發現:拿著政府撥給的「上只角」動遷費,而求浦東的一榻之地,已經不可得了。他有條件置業的,說不定只是那些原先在他眼裏屬於徹底「鄉下」的地域。

沒人說得清「上只角,下只角」的說法,是何時從上海人嘴裏消失的,就像我也說不清,人們是從哪天開始,不再把手提電話尊稱為「大哥大」,而是老老實實地稱它為「手機」。變化雖然不知不覺,驀然回首,又發現清晰可辨。最初,上海人搬離「上只角」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內環線以內),一定曾伴隨有種種心絞痛,但強勢的政府官員決心已定,他們實施城市擴張的意志非常堅定,他們決心置市民的懷舊情緒、傷感情調於不顧,義無反顧地重置都市布局。十年一覺海上夢,夢醒之時,原來的「上只角」已淪落為跟不上時代的「老上海」,而那些原來的「下只角」,因動遷成本低廉之故,迅速改頭換面,短時間內已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一新,非復舊觀。在中心城區,上海人通過借鑒若干老城廂的建築元素,精心營造了一片小資的天堂「新天地」,那裏一度吸引了大量的洋人新貴。但只要你有勇氣穿過這片「新天地」,再橫過兩條馬路,你就會見到一種在傳統「下只角」區域都不易見到的貧困。這些破敗的舊式石庫門弄堂,躲在「新天地」詭異燈火的射程之外,徒勞地印證了「老上海」的無助和掙扎。時過而境不遷,最是令人沮喪。這些舊式弄堂的主人,曾經是「上只角」身份的狂熱捍衛者,但今天,他們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渴望搬離這塊寸土寸金之地。然而,由於這些地塊的動遷成本過於驚人,他們不得不繼續與「老上海」長相廝守。

在上海,該去哪兒吃飯呢?我的建議是:去新上海吧。就像真正的北京人早已不再去「全聚德」吃烤鴨一樣,上海的知味一族,也已不再留戀傳統的老餐館。上海灘那些曾經名聞遐邇的著名飯店,現在都不同程度地美人遲暮。即使你是位情感豐富的懷舊人士,對傳聞中的海上舊夢頗多繫念,我也希望你盡量遠離它們,避免因為身臨其境的錯愕,打破內心的美好。你可以在電影或畫報裏重溫它們,在張愛玲、白先勇的小說裏想像它們,卻沒必要拿自己的舌頭去賭博。但凡可以重溫的,都不再是鴛夢,愛情如此,美味同樣如此。當市中心的老字號酒家日益門可羅雀,你卻會在一些從未聽說過的地方,驟然發現一片又一片火鍋般熱烈的燈火。不用說,上海人作為中國大陸相對最具經濟理性的消費群落,他們最新的選擇,也許永遠意味著最正確的選擇。

對觀光客來說,僅僅比較上海不同區域的餐飲,也能生出如下感受:老上海風光不再,新上海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嗎?不知道,欲知來日,且待來日。誠然,你會在書店排行榜上,看到一些舊上海題材的書籍依舊高高在上,但是我得說,這類玩意的參考價值是可疑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7020600497,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