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以「女性迷思」(The Feminine Mystique)一書為現代女性主義運動奠基的貝蒂‧傅瑞丹四日在華府家中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壽八十五,當天正是她的生日。

在「女」書中,傅瑞丹說,丈夫和孩子不是女人的一切,女性應該追求屬於自己的個體認同:「一個女人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是誰,我想從生命裡得到什麼』。在丈夫和子女之外,她心中還有自己的目標時,切不可覺得自己自私或是有了問題。」

在戰後的美國,這是革命之聲,是女性主義的衝鋒號。有了「女」書引發的女性自覺與社會革命,美國一八○○年以來的女性運動才開花結果。

一九六六年,傅瑞丹創辦「全國婦女組織(NOW)」,是美國半世紀來第一個婦女組織,她是NOW首任主席。

傅瑞丹堅持女性認同,但同時堅持女性必須接納男性為盟友,也不應該為女性主義而拒斥家庭。一九七○年她說:「不要掉進燒胸罩、反男人、只要性高潮那一派女性主義。」比較激進、主張同性戀的女性主義者因此指她是「無可救藥的中產階級」。

傅瑞丹出生於伊利諾州的猶太家庭,一九四二年畢業於名校史密斯學院,到柏克萊加州大學念心理學,後來當自由投稿記者,一九四七年結婚,一九六六年離婚,有三個孩子。

史密斯學院畢業十五年同學會時,她深入調查同學畢業後的發展,發現這批女性精英多數成了住在市郊的家庭主婦,但心中都在問「人生就是這樣嗎」。

她做更多研究,寫成「女性迷思」,初印三千本,最終增至精裝六十萬本,平裝二百萬本,影響遍及全世界。




43年前 傅瑞丹點出主婦「無名的難題」 【記者李令儀/台北報導】

貝蒂‧傅瑞丹第一本著作「女性迷思」在一九六三年出版時,沒人料到它會成為暢銷書,更沒人預料得到這本書會引爆一波婦女革命。

二○○○年,美國公共電視推出一系列世紀專訪節目,傅瑞丹在接受專訪時才透露,原本「女性迷思」只是投稿給婦女雜誌的一個專題,卻被退稿四、五次。傅瑞丹不服氣卻也意識到,她的觀點太激進,讓婦女雜誌的編輯覺得有威脅,於是她決定把這個專題擴大成一本書,因為她知道沒有雜誌會刊登。沒想到,她耗時五年寫成的書竟締造了歷史。

著手寫「女性迷思」時,傅瑞丹已育有三子,她回憶說,當時「職業婦女」是個髒字,所以她不曾妄想有份職業,她卻覺得生命若有所失,想做些什麼。

一九五七年,傅瑞丹就讀的名校史密斯學院舉辦畢業十五周年同學會,校友會請傅瑞丹幫忙設計一分問卷,瞭解校友的近況。在她埋首設計和整理問卷的同時,她讀到「現代女性,失落的性別」一書,書中聲稱,「美國女性受太多教育,以致她們在扮演女性角色上感到挫敗。」

深信教育對女性有意義的傅瑞丹當時心想,她要以手中的問卷駁斥上述論調,但她後來發現,問卷結果不但讓她無法駁斥,反而顯示,不管哪一教育階層的美國女性,都因為扮演家庭主婦而感到挫敗。

傅瑞丹發現,這些一流女校的畢業生不僅是家庭主婦,也是社區領袖,她們的生活卻無法讓她們找到自我。於是她寫下,「這問題,還沒有個名字」,這個標題成為「女性迷思」的第一章,得到上百萬美國女性的共鳴。

【2006/02/06 聯合報】



婦運晚輩 曾當面嗆傅瑞丹太保守 記者梁玉芳、張幼芳/台北報導


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林芳玫記得,在一次美國社會學年會見到貝蒂.傅瑞丹的場景:一群後生晚輩向著台上的婦運大老嗆聲,批評她過時,挑戰她的論點,即使這位赫赫有名的前輩曾在貧瘠的婦運土地上拓荒,並讓後輩享受她曾努力的成果。

曾擔任女學會理事長的林芳玫十分欽佩傅瑞丹,「後輩以90年代的標準來判斷她在5、60年代的貢獻,並不公平」。傅瑞丹創辦「NOW」,對女性運動的組織、如何與男性結盟、爭取女性參政等都有成就,但她的地位卻未受到應有的珍視。「或許就是太明快而簡明,她的主張早化為我們享受的法律、制度,我們身處其中,以為理所當然,她的貢獻就像空氣,我們活在其中並賴以維生而不自覺。」

世新大學性別所兼任教授、婦女新知前董事長顧燕翎說,台灣70至90年代婦女爭取平等工作權,走的就是傅瑞丹「體制內改革」的主流路線。

顧燕翎說,傅瑞丹在那個年代,最大貢獻是戳破當時的「幸福神話」,主張女人應在家庭之外尋找自我與理想,這在二次大戰後,美國鼓吹女人回到家裡生養中產階級的社會氛圍,是非常前衛的思想。

「反對同性戀,大概是她最被詬病之處。」顧燕翎說,傅瑞丹不贊成性解放、不公開支持女同性戀,被批評過於保守,傅瑞丹第二部書「第二階段」已有走回頭路的跡象,晚期更改變興趣至老人議題。

林芳玫認為,電影「時時刻刻」第二段所描述的60年代家庭主婦的苦悶情節,明顯脫胎於傅瑞丹的「女性迷思」;若激進婦運者批評傅是「中產階級觀點」,不如說她是尋求分殊婦運中的最大公約數,不追求最炫目議題,正是她不趕時髦的中道表現。

傅瑞丹的主張,以今日看來是否淪為保守?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教授何春蕤認為,評價傅瑞丹應該把歷史視野放進去,傅瑞丹隨著年齡及經驗增長,從關心婦女育兒,到晚期關注老女人停經,可以看見一個婦運者在運動歷程中,不斷追求與調整的眼界。

她認為,1963年寫「女性迷思」的傅瑞丹,以鮮活的語言戳破幸福假象,在當時是石破天驚;70年在紐約發起「今天不煮飯」遊行,簡單的訴求,展示的卻是集體宣告的力量,一樣也是石破天驚。若以目前眼光去看當時是否保守,是喪失歷史的眼界。

【2006/02/06 聯合報】



傅瑞丹 彭婉如曾為她寫序 記者張幼芳/台北報導


傅瑞丹的三本經典著作「女性迷思」、「第二階段」、「生命之泉」十年前在台灣發行中文版,已故的前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曾撰序推薦,盼台灣婦運以傅瑞丹為對象,學習、警惕及超越。

彭婉如在「第二階段」一書為序指出,傅瑞丹在美國為婦女爭取到工作權及教育權,已經完成第一階段任務,但婦女大量走入職場,並沒有帶給婦女真正的快樂與滿足,反更凸顯家庭、事業兩頭燒的雙重不平等。

彭婉如借用傅瑞丹的分析指出,美國當年「平權修正案」未能通過,致婦運重挫,是因激進派將婦運轉到與「性」相關的爭執,讓所謂「道德多數」將修正案與同性戀及墮胎權混為一談,以致功虧一簣。

【2006/02/06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