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美麗壯闊與色彩,是很難用影像紀錄媒材忠實再現的,因為人類永遠無法完全複製宇宙間的自然脈動」。攝影老師的告誡,多年來,仍縈繞在腦中,就像一句魔咒,也像一道探索影像紀錄本質與價值的指引。

1994年,政治與社會改革的步伐,雖然漸入佳境,但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似乎每下愈況。沒想到,七年前鏡頭框景下的好山好水,一轉身,土地已是滿身苦難。

為了傳達長期所做的田野調查訊息,大幅度調整媒體呈現方式,透過報導攝影與文字紀錄的力道,並結合電視紀錄片的表現形式,以提高和外界溝通的效能。在某種程度上,電視節目是允許適度的,加入事件以外的影音元素,譬如敘事節奏的調整、加強視覺張力、音樂或聲音效果、剪接特效輔助、並兼具娛樂性等等。

紀錄片形式確實加強了環境議題的呈現深度,也較能多元傳達整個環境的變遷與時間軸線的比對。另一方面,環境問題的傳達與探討,也似乎必須跟著社會人文的脈動,向大眾閱聽習慣靠攏,才容易被解讀,達到更有效的溝通,對於被紀錄的議題也才有所助益。

所以,前幾年在採訪現場,不管是以照相機或用電子攝影機,作為紀錄或創作的工具,總會去思考要以哪一種結構的視覺張力,才能將現場問題再現。

當時,在影像結構的表現,會有兩個不同的表現形式,一種是作為報導用途,另一種是純粹以影像美學表現為主。如果是報導用途,影像必須能立即吸引閱聽人的目光,如果環境與時間允許,再從美術的觀點去框景,並強化視覺張力的效果,也就是先強調影像的視覺表象張力,再進一?追求影像的內涵。

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再度對於汲汲營營的表現方式產生質疑,尤其是在苦難的土地上,尋找感動元素的行徑,更深深的衝撞自己的道德尺度。環境紀錄片的意義,是在促進人類更加了解自然界的脈動,與永續發展矛盾衝突之省思。除了生物、地景的描寫之外,更要觀照人與環境互動之後的種種變貌。

再回到環境紀錄工作的起點。試想,紀錄工作者除了必須具備專業媒體傳播製作技術以外,他還必須飽覽自然生態知識、內化的環境正義之價值觀。平時還要廣泛收集資料,密切關注環境議題的時事。採訪紀錄場域往往是在人跡罕至的山區或海洋,甚至是極地,如果沒有刻苦耐勞與堅強的體魄及毅力,是無法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與工作。

既然,環境紀錄工作有其使命與困難度,那麼是否應該先達成初衷,不要沉溺於表現思維。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傳達、向上提升、參與式的社會運動路線。也就是以自己熟知的表達工具,將所認知的真實重現、影響政策,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藉以實踐生命的價值。

(2006國家生態電影節,12月8日到22日,全力索票中,詳情請上林務局網站:www.forest.gov.tw,索票專線為:02-2336-9926。)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612100028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