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羅素到中國訪問,對中國印象好極了。他說:「中國和中國人都讓人愉快。」他說:「中國是一個藝術家的國度,他具有藝術家所希望的優點與缺點。」他還說:「我們從中國人那裡學到的,比他們從我們這裡學到的更多,但是我們學習去了解中國的機會真是太少了。」

他當然不是完全沒有看到中國人的缺點,他指出最嚴重的是:「貪婪、賄賂和某種無情。」最特別的是,他到中國訪問的那年,1920年,中國陷入嚴重的軍閥混戰,簡直搞不清楚誰打誰的局面,竟然沒有讓羅素擔憂,反而加強了他對中國的信心,他發現:那些軍閥的軍隊根本無心打仗,遭遇到了,兩方都想逃走,「勝利是屬於首先發現別人棄械而逃的那一邊。」這種荒謬的景象,正「證明了中國的軍人是有理性的」。

乍看下,羅素對中國內戰的評論,好像表現了「某種無情」,像是無聊的風涼話。然而,若是對照他去蘇聯留下的評論,那麼我們會明瞭他真正的原則與洞見。他同樣在1920年訪問蘇聯,正是共產革命剛成功,到處都有西方知識分子興奮地宣揚革命的劃時代理想意義時。然而他從蘇聯回到英國,他的反應是:「從蘇聯回來,更使我確信,善的東西只能在個人身上發現,而非社會。」又說:「我最害怕的東西就是群眾。」

群眾為什麼讓人害怕?因為他們盲目的熱情。羅素說:「接觸過那些信心十足從不懷疑自己的人之後,使我對底下一事的懷疑增加了一千倍──一個人這樣堅定信守他的信條,甚至於願意為它而做出使別人蒙受重大不幸的事,能算是明智嗎?……雖然大體上說,鼓舞共產主義的最後希望,和基督教的登山寶訓一樣令人敬慕,但是他們那種盲目的狂熱對人類很可能會帶來災禍。」

羅素怕的,是不願意去懷疑自己的人。在他看來,還沒打仗就棄械逃生的中國軍閥烏合之眾,至少有著理性衡量利害的能力,相對反而是進步的。共產革命中的群眾,對信仰全無動搖,他們的熱情構成了理性最大的威脅。一個會為了信仰不惜犧牲自己利益的人,怎麼可能去考慮別人的福祉,在他們通向信仰的路上,於是總難免要跌跌撞撞順便傷害許多其他人。

我們寧可看到體認潰敗局勢,沒有什麼英勇戰志的,卻顯現其基本算計能力的民進黨;而實在不願看到即使必須賠光自己未來政治版圖,都不敢也不能承認錯誤,還要繼續堅持挺扁信念的民進黨。因為,這中間牽涉了理性在台灣政治上的未來地位啊!

http://mag.udn.com/mag/column/storypage.jsp?f_MAIN_ID=217&f_SUB_ID=1470&f_ART_ID=523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