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珍又瘦了?陳楷模不再主動探望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6.11.05

第一家庭官司纏身,第一夫人吳淑珍目前體重只有28公斤,甚至瘦到出現低血鈉,如果再嚴重,可能引發腦水腫;如今又因國務機要費被起訴,恐怕成為壓倒吳淑珍的最後一根稻草。總統醫療團召集人陳楷模說,已經與第一家庭漸行漸遠,沒有主動找他,他也不會去官邸了!

陳楷模在吳淑珍民國74年發生車禍當時,就擔任她的主治醫師,與陳家奠下友誼根基。扁任總統時,也特別指定陳楷模擔任總統醫療小組的召集人。日前傳出吳淑珍體重驟降,只剩下28公斤,卻不肯就醫,陳楷模決定主動前往官邸勸說。

陳楷模擔任總統醫療小組召集人已經6年,卻從9月7日到台大探望住院的吳淑珍之後,就再也沒和官邸聯繫。據了解,陳楷模日前向友人抱怨,總統身邊的人「就害耶」,「我會罵阿扁,他就不喜歡跟我講話了。現在沒有叫我進官邸,我是不會主動再去官邸了!」

對於第一家庭廉潔屢屢遭到質疑,吳淑珍也被正式起訴,陳楷模不掩飾他的痛心。他說,「很傷心、很失望啦!不想再講了。」

對於吳淑珍目前的健康問題,陳楷模向朋友表示,已經很久沒聯絡了,也很久沒去官邸了,不知道吳淑珍的情況。

小辭典》低血納

人體的電解質包括鈉、氯、鉀等,而食鹽的化學式就是氯化鈉,飲食中就會自然攝取到鈉,人體也會自然保持恆定,不需要特別額外添加。

正常人的血鈉指數介於130到148(mmol/L),當血鈉低於120以下,就必須住院治療。日前,吳淑珍赴台大醫院治療時,檢驗出當時的血鈉值為118,明顯偏低。

人體持續缺乏鈉離子,會出現嗜睡、意識模糊、躁動、癲癇、噁心、嘔吐、反射過強、神智改變。低血鈉只是症狀,要找出病因才能根除,例如肺炎、惡性腫瘤、內分泌失衡、使用太多類固醇等,都是造成低血鈉的潛在原因。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293.shtml



陳楷模其人》扁嫂救命恩人 如今關係冷淡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6.11.05

說話大聲、罵人大聲、教學嚴格的陳楷模有「雷公」稱號,行醫超過半世紀,作育無數名醫。專長為一般外科、消化道外科、乳房外科、腫瘤外科。忠仁、忠義連體嬰的分割手術,就是陳楷模在台大醫院時期進行的手術。

當年,吳淑珍發生車禍,從中部轉診至台大時,雙腳已經不能動,胸腔受傷、雙手麻木,有生命危險。不過,當時仍有白色恐怖,許多醫師對於要不要動刀感到猶疑,陳楷模當下決定救人優先,從此奠定與第一家庭的長年友情。

不過,近幾年來,陳楷模已經刻意淡化與第一家庭的關係。日前,吳淑珍傳出遽瘦的消息,他又忍不住前往探望,「當年命是我救的,我不能不管。」如今第一家庭再傳醜聞,陳楷模已經氣餒的說,不會再主動進官邸了。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297.shtml



法官預測:定罪率接近百分百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2006.11.05

高檢署查緝黑金行動中心檢察官陳瑞仁,追查總統國務機要費案的起訴書,不少法院刑庭法官閱讀後,從起訴書臚列的人、物證,以及整個書類的架構、調查的涵蓋面,都有如同是法院判決書的感覺,他們預測本案的定罪率應該是接近百分之百。

特別的是,陳瑞仁檢察官在短短4個多月的調查中,傳訊276人次,未押人,未搜索,全用紮實的基礎工,一步一腳印的突破,邏輯嚴密到令人震撼。

陳瑞仁為調查本案,除了審計部7月21日,告發本案時提供的資料外,重點在取得總統府國務機要費的支出憑證原本,以及傳票影本,陳瑞仁技巧的發函總統府,表示要調閱相關資料,然後親自前往扣押89年1月到95年6月的國務費資料。

有了府方有關國務費的支出憑證簿原本78冊、支出傳票影本8冊,陳瑞仁以鴨子划水的方式,逐一解讀,同時想到這些核銷的他人發票中,有人是以信用卡刷卡,因此再發函給各銀行和聯徵中心,追查發票的消費者。

為此,陳瑞仁總共傳喚了276人次的人證,確定吳淑珍以「他人發票」假報帳、真核銷,而陳水扁辯稱一切為公的秘密外交說法,最後也在函調入出境資料中,一一被揭穿,人不在國內的龔金源,竟然在府方涉案幕僚的證詞中漏出馬尾巴,心防一一遭突破。

法界人士說,國務費的調查方法,有點土法鍊鋼的味道,雖然費時,但基礎工十分紮實,陳瑞仁在起訴書類中的布局,更是細膩的引用陳水扁等人,在調查筆錄中的說詞,配合證據調查,以及邏輯推理,在「證據併所犯法條」中逐一分項說明,從法律的觀點來看,這件檢方的偵結書類,看起來,十足像是法院的判決書。

法界人士表示,為免涉案府方幕僚,在法院審判中翻供,陳瑞仁的調查及舉證,已著眼於未來審判檢辯攻防間的優劣點,全面防止翻案的可能,法界人士預測,本案未來的定罪率應該是百分之百。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302.shtml



國務費案續查 扁嫂表姊賣畫充當白手套?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台北報導】 2006.11.05

台灣高檢署查黑中心偵辦國務機要費案起訴第一夫人吳淑珍,但偵查行動還未結束。包括吳淑珍表姊王春香的畫展,被指控是求見扁嫂「入場券」等說法,檢方將繼續追查。

檢方比對國務機要費的核銷單據及第一家庭向監察院申報財產的資料,發現吳淑珍九十三年在卡地亞購買卅二萬元的鑽戒、九十四年在蒂芙尼購買上百萬元的鑽戒,都拿發票申領國務機要費,卻未向監察院申報持有這些珠寶。

依規定,將來監察院可依起訴書,要求第一家庭說明或補申報,甚至可以漏報為由,裁罰第一家庭。

檢方指出,查黑中心簽分「九十五年查字第十七號」案號,偵辦國務機要費案,此一案號的調查尚未全部終結,陸續還有其他部分仍會持續進行。

檢方不肯透露待查的案情,但表示,未來應該還有其他證人會回國說明。

查黑中心在調查國務機要費案時,台灣紅負責人李慧芬爆料指稱王春香的畫展,是近幾年來政商人士欲接近第一家庭的「入場券」,不少商界人士都前往購畫,動輒花費上百萬元。

檢方查訪得知,王春香與吳淑珍的情誼深厚,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任內,便曾經因為台北市立美術館購買王春香的畫作,引起外界質疑。

據了解,王春香在國務機要費案中,因為協助扁嫂收集發票,曾遭檢察官以證人身分傳喚;台開案爆發後,王春香曾親赴民生官邸探視趙建銘;王春香的女兒莊寧寧與陳幸妤同樣姊妹情深,曾陪伴陳幸妤赴台北地院旁聽趙建銘開庭。

巧合的是,第一銀行也曾購買王春香畫作,一銀前董事長陳建隆與太太圓山飯店董事長宗才怡,也都曾為國務機要費案到查黑中心作證;這些巧合彼此是否有關聯,頗耐人尋味。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27.shtml



買畫掛號》「見扁嫂先買畫 表現誠意」 【聯合報/記者尚毅夫、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6.11.05

國務機要費案重要證人李慧芬再爆料,國防部長李傑因第一夫人吳淑珍關係升任參謀總長。她還說,吳淑珍的表姊王春香是白手套,要第一家庭幫忙的人,到王香春的畫展買畫「掛號」,向吳淑珍表現「誠意」,包括要併彰化銀行的台新金控負責人等都參與畫展。

不過,國防部已發聲明否認李慧芬對於李傑的說法。

台新金控昨晚也表示,台新金控併購彰化銀行,是經過公開招標程序,與什麼人開畫展或誰去買畫,一點關係都沒有。

至於彭雪芬為什麼會出席該畫展?台新金控表示,這是私人問題,不予評論和回應。

李慧芬與李慶華昨天舉行記者會,李慧芬爆料表示,二○○五年三月廿三日,王春香在國父紀念館開畫展,吳淑珍也在場。台北上流社會都知道,只要當事人希望第一家庭幫忙,出席王春香畫展買畫「掛號」,她掛號買一幅四十萬元打八折後卅二萬元的畫,繳完錢之後請到吳淑珍剪綵。

她說,當天開立冷氣公司負責人夫婦、台新金控吳東亮的夫人彭雪芬也在場。

李慧芬以「儒林外史」官場現形來描述這場畫展,還說如果能看畫展的側錄帶一定很精采。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45.shtml


買畫掛號》貴婦團「搶購」畫作 引人側目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06.11.05

被指為第一夫人「白手套」的吳淑珍表姊、畫家王春香,一向頗具爭議。陳水扁在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台北市立美術館曾因收藏她的畫作讓美術圈譁然。

去年春天,王春香在國父紀念館開個展時,則因貴婦人團公開在非營利的藝文空間「認購」其畫作而引人側目。

一九四九年出生於台南的王春香,畫作多以靜物和風景為題材。以往只要她開畫展,吳淑珍必定到場加油,甚至率「貴婦人團」前往捧場。

但藝術圈認為她的畫表現平平,策展人胡永芬直言,如果不是因為她是第一家庭的親戚,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她的畫,她的作品「不在評價範圍之內」。

也因此,當一九九五年,北美館入藏王春香「啞了的貝殼」等兩幅油畫時,美術圈曾群起攻擊北美館主事者。美術圈盛傳,當年藝術家想在北美館展覽就須委由王春香「穿針引線」。

去年春天,王春香在國父館開個展,第一夫人在畫展開幕當天率李碧君、李慧芬等貴婦、名人前來捧場,在王春香一聲令下,館方罕見地將大批媒體「請出」會場外,任令「貴婦人團」在非營利空間「搶購」其畫作,這種作法即讓媒體「大開眼界」。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46.shtml



借450萬拚外交? 扁難圓謊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台北報導】 2006.11.05

陳水扁總統為國務機要費案應訊時,強調台灣外交處境艱辛,曾向朋友借款四百五十萬元拚外交,且只用吳淑珍收集的發票請領國務機要費還了兩百萬元,還欠朋友兩百多萬元。因說詞漏洞百出,檢方認為不可信。

陳水扁對於國務機要費核銷過程,使用許多他人消費發票的情形;在兩次應訊時,多次向檢察官陳瑞仁強調,因為外交工作是絕對機密,能不講就儘量不講。對於吳淑珍幫他收集發票請領國務機要費的數額,陳水扁說約兩百萬元。

陳水扁還向檢察官表示,為秘密外交工作曾向友人借款四百五十萬元。

檢方詢問他向友人借錢拚外交的工作內容時,陳水扁指出,副總統呂秀蓮在九十一年間向他開口,需要經費推動加入聯合國,即後來推動的「台灣禮敬活動」。

陳水扁說,他為了幫呂秀蓮,便向當時經營成衣外銷事業的朋友黃維生(現任台灣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會董事長)借款兩百五十萬,由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馬永成交給呂秀蓮的秘書蘇妍妃。

九十二年間,又因對東北亞外交工作,向黃維生再借兩百萬元,由馬永成交給一名本國人士,讓他去從事東北亞的外交工作。黃維生與馬永成及呂秀蓮秘書蘇妍妃等人作證時,證詞都與陳水扁說法相符。

不過,檢方調查發現,國務機要費中不用單據的「機密費」,在九十一、九十二年度間達五千多萬元,是陳水扁所稱四百五十萬元的十一倍之多;若需以公費支出,何不從機密費中支出?

另一方面,台灣禮敬團赴美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是公開活動,無機密可言;若真要另覓財源,總統可要求從外交部或國安局等單位動支預算,或直接向民間募款應非難事。捨此正途不取,以「私人借貸」方式秘密籌措,有違經驗法則。

何況,台灣禮敬活動是九十一年九月的事,吳淑珍則早自九十一年七月便開始收集發票,難道吳淑珍早已預見會有後續的特定外交工作發生?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42.shtml



冷眼集》合法管道多 何需借錢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06.11.05

陳水扁向檢察官聲稱,向友人先後借款四百五十萬元拚外交,至今還欠友人兩百五十萬元;對照之下,第一家庭財產申報近億元,家人常吃香喝辣、奢華成習,陳水扁如果真的有心為台灣拚外交,需要向朋友借幾百萬嗎?

從陳水扁向檢察官的說辭,不難看出他要凸顯為台灣拚外交的辛苦,但近幾年,吳淑珍光是股票交易,賺的錢動輒上千萬元,更不用說出手購買一條十幾萬元的圍巾和一百卅多萬元的鑽戒;第一家庭需要「卑微」到向人借個幾百萬?

何況,台灣每年有數億元的機密預算,支付機密外交工作;陳水扁卻辯稱為了眾所周知的台灣禮敬團赴美遊說加入聯合國,需要向友人借款!

別忘了,立委邱毅在不久前爆料陳水扁在台新銀行帳戶內的政治獻金,曾有上億元可供運用;更別說陳水扁的福爾摩沙基金會,一直都有許多支持者捐款。陳水扁就算想保密,仍有許多管道籌款。

早在國務機要費案爆發後不久,許多支持本土政權商界人士便有人直言,阿扁如果真需要錢拚外交,只要說一聲,他們絕對慷慨解囊,那還需要貴為國家元首的阿扁向人借錢,還勞動第一夫人幫忙收集發票?

陳總統想出這種辯詞,不妨用陳律師的角度想一想,可以說服多少人呢?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41.shtml



李慧芬:「甲君」就是龔金源 【聯合報/記者尚毅夫/台北報導】 2006.11.05

立委李慶華與「台灣紅」負責人李慧芬昨天指出,國務機要費案檢方起訴書所指「甲君」就是龔金源。李慧芬還說,若是龔金源名字沒有曝光,他還會配合總統府繼續演下去。

李慶華昨天下午偕同李慧芬出面,指陳水扁總統在十月廿七日第二次應訊時並正式在紙條上寫下「甲君」的真實姓名,其身分與曾天賜、種村(李)碧君所述均屬同一人。李慶華說,龔金源的太太就是張晚莉,陳瑞仁偵辦國務機要費時,訊問張晚莉五次,最後一次是十月卅日。

李慶華說,陳瑞仁的起訴書中第十一頁就明述甲君於九十五年十月廿八日晚上由國外傳真信函一紙,「請其配偶於同月卅日當庭提出給檢察官並具結證實確係甲君之筆跡」。李慶華說,張晚莉遭檢方傳喚的時間點,與陳述「甲君」的時間相吻和。李慶華奉勸龔金源夫婦,可以不用浪費力氣告他了。

李慧芬說,曾天賜透露南線專案,她前夫不明就裡的回到台灣,原本還要演下去,最後還是放棄。她與李慶華說,龔金源會被挑上就是因為他是上海台商、在澳洲又有房子、在台灣又是扁的金主,如果不是龔金源名字曝光,大家還會演下去。

吳淑珍被起訴後,李慧芬要控告立委葉宜津、蔡啟芳、大話新聞主持人鄭弘儀等人。她指控,在台作證時遭三人放話侮辱、批評。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34.shtml


陳瑞仁效應 檢察體系振奮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06.11.05

陳瑞仁在起訴國務機要費案後說出:「We did it!」(我們做到了!)向各界證明檢察官辦案有骨氣,不問身分,只看證據,讓檢察體系士氣大振。是否捲起檢察系統獨立辦大案的風氣,形成「陳瑞仁效應」,備受各界期待。

近幾年,司法界一直以日本特偵組偵辦首相、南韓檢察官偵辦總統及第一家庭成員的勇氣為師,陳瑞仁用國務機要費案向各界證明,台灣檢察官也可以為國家法治樹立典範。

投入檢察改革近十年的陳瑞仁,用國務機要費案踐行他的理念。偵辦國務機要費案期間,因檢察長謝文定全力支持,讓陳瑞仁擁有不受政治壓力、上級干擾的辦案空間。在陳水扁說謊、吳淑珍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二度偵訊的情況下,陳瑞仁選擇讓證據說話,徹底做到他常說的,「檢察官就是要有能力在被告即使不說話,也能找出其他證據證明他犯罪」。

未來可望有越來越多的檢察官,能跟陳瑞仁一樣,辦案不受任何非法律因素干擾,只要回歸法律本質、用證據說話,民眾絕對會熱烈回應說:「Well done!」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28.shtml



新聞幕後》檢方策略:抓大放小 攻心為上 【聯合報/記者王聖藜】 2006.11.05

國務費案偵結,檢察官陳瑞仁認定陳水扁是貪汙犯,充分運用「抓大放小」、「攻心為上」、「他山之石」三種高度偵查技巧來突破案情,寫成一份具有歷史意義的起訴書。

陳瑞仁知道,熟悉總統府國務費核銷作業流程的,只有審計部及總統府。他從摸索中前進,查訪審計部官員,一邊辦案一邊學習。完全掌握國務費相關法律問題後,儘管總統府如何放話,他仍置若罔聞,逐步探索這個大黑幕。

首先,陳瑞仁決定「抓大放小」。他認為,國務費的犯罪結構複雜,涉案的有總統、府內高級公務員及玉山官邸侍衛室一群基層公務員,層級差別很大;如果在總統或第一夫人是否犯罪上交代不清,將辜負全國的期待,因此決定偵查位階直接拉高到陳總統本人。

陳瑞仁在查訪基層公務員時,放棄追究他們是否對總統府報假帳一事知情。兩個月前,陳瑞仁私下和記者聊天時,意有所指說,「你們希望我辦個大的吧!」昨天的結果顯示,他真的辦了台灣最「大尾」的。

在「攻心法」的策略上,例如結案前,他對陳總統涉貪瀆的心證已形成,仍安排訊問過的總統府機要室前主任曾天賜、杏林新生製藥負責人種村碧君,告訴他們機密外交工作不存在,並因他們前幾次證詞不實,要辦他們偽證罪。結果兩人同一天被突破心防,做了不利總統的陳述,讓案情更穩固。

此外,為了解國務費的用途,陳瑞仁以就訊方式,「請教」了前總統李登輝,以「他山之石」攻破陳水扁防盾。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37.shtml



焦點人物》陳瑞仁 現在要減肥啦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特稿】 2006.11.05

偵結國務機要費案後,承辦檢察官陳瑞仁從周六開始關掉手機,斷絕與外界聯繫,陳瑞仁重拾與家人團聚的時光,與老母親和家人一同爬山,專職家庭主婦的陳太太,像是撿回老公似的,她早已習慣先生是位為了辦案可以忘我的人,而陳瑞仁因為作息不正常,經常熬夜的關係,身邊的人,都覺得綽號「肉仁」的陳瑞仁,好像更胖了,頭髮也更白了。

在陳瑞仁的辦案團隊當中,有人就開玩笑說,陳瑞仁在結案後,除了要好好調養身體外,最重要的就是減肥。

陳瑞仁就讀台大法律系時,就因臉胖嘟嘟的,被同學取了個以台語發音「肉仁」的綽號,但他的高血壓卻是遺傳來的,而不是後天吃出來的。陳瑞仁為了辦案常熬夜,熬夜很傷元氣,家人為此擔心不已。

早在10年前,陳瑞仁在士林地檢署偵辦因海軍上校衍生的軍機洩密案時,就睡辦公室,幾個月不眠不休,弄到家裡被恐嚇,陳瑞仁當時就深深覺得,如果要徹查到底,並不是檢察官一個人,可以獨自完成,一定要制度改革,有中立不受干擾辦案環境,才能揪出幕後的黑手。

陳瑞仁很顧家,在以前還沒有周休二日時,假日是他為女兒上英文課的時間。陳瑞仁很惜物,在美留學期間,買了一輛紅色的克萊斯勒轎車,寶貝得很,回國時,專程把車運回台灣,最後,成了士檢老爺車。

住在阿扁民生寓所不到百公尺的陳瑞仁,在政治立場上,他以選票支持了陳水扁,但在公領域上,陳水扁有無犯罪是「證據」上的問題,他沒有任何預設立場。

早在陳瑞仁對外透露已經約談過陳水扁總統夫婦後,陳瑞仁就表達陳水扁下台與否,應循政治途徑解決的想法,透過罷免由人民決定陳水扁的去留,他認為不失為結束政治惡鬥的好方法。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295.shtml



焦點人物》審計長蘇振平 鐵板一塊 【聯合晚報/記者秦富珍/台北報導】 2006.11.05

「中華民國最老的公務員」蘇振平,在審計部待了超過半世紀,幹了17年審計長無人問,直到徹查總統府國務機要費,在政壇掀起漫天風暴,一舉成名天下知。就在檢方以貪污罪起訴總統夫人吳淑珍的關鍵時刻,蘇振平卻剛好出訪南美洲厄瓜多拚外交,避開政壇劇烈動盪。

與李登輝關係匪淺

這位八旬老翁健步如飛,平常打太極拳養身,在立法院答詢應對的太極拳更是爐火純青,綠委砲火四射,爆他家門的料,他來個裝聾作啞,藍委咄咄逼人,追問國務機要費查帳過程,表面上看來他不小心露口風,實際上卻屢屢打到總統府的要害。

蘇振平可不是第一天這麼「快嘴」,早在13年前,他在立院答詢就爆料「李總統曾告訴我,他感覺台北市80%公共工程有偷工減料,我認為不只80%」,這話無意透露與前總統李登輝的關係,而他以全國最高審計官員身分,在公開場合吐槽國民黨政府,在官場也是異數。

事實上,蘇振平與李登輝關係匪淺,兩老常相約果嶺拚戰,兩人同樣受過日本教育,蘇振平日語說寫都行,光復後才開始學ㄅㄆㄇㄈ,也到美國進修過,英文「嘜ㄟ通」,無論是體型、臉型,還是滿頭白髮,蘇振平都與李登輝神似,還真的曾經有人把他誤認為「李總統」。

基層做起的審計長

平平是查李登輝與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蘇振平「對比法」批扁不帶髒字,他提到,李登輝時代機密案卷明明白白,附上發票,就算沒發票,也有支出證明單,且每份案卷從會計、出納、經辦人層層核章,最後都會經李登輝批示。哪像現在只在案卷上蓋個「極機密」,單據簽章最高層級只到總統府秘書長,不見總統批示。

台灣大學畢業的蘇振平,是高職生拚大學聯考成功的例子,不認識他的人,以為身高180公分該是外省大漢,其實他是台灣新竹人,早年會計審計人員高考及格,投書當時審計長,毛遂自薦進入審計部,從科員做起,78年就任審計長,成為審計部建置以來首位本土出身、非軍方將領轉任、從基層爬上來的審計長。

好酒量灌倒巴官員

三屆審計長經歷,浪裡來火裡去,什麼陣仗沒見過,早練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本領,立法院歷史上有件大事,80年4月12日,當時立法院長梁肅戎與立委張俊雄互打耳光,盧修一被四度拖出議場昏厥送醫,蘇振平兀自在發言台報告,身邊還有警衛圍成一小圈保護,不管掌摑秀與皮鞋飛來飛去,還有立委打群架,蘇好整以暇報告完畢,至今都被好友揶揄「趁亂闖關」。

蘇振平善飲也是一絕,喝純威士忌,不加冰灌水,曾把巴拿馬審計長給灌倒,民國16年出生的他,應酬場合很會「勸酒」,他慣用台辭是「我是一年級,喝酒就一杯」,碰到30幾年次的,就叫人喝三杯,六年級生就得喝六杯,尤其是知道對方酒量好,他就會來這套,目的是讓大家酒喝得開心。

不准走「夫人路線」

他用人是出了名的嚴謹,曾有人想走審計長「夫人路線」,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江湖混這麼久,蘇振平對不熟的人想靠「有力人士」推薦進審計部,可不是統統買帳,監院曾有官員透過府院高層推薦想進審計部,蘇振平親自到監院打聽,發現並不適任,硬是不用,個性剛直也是鐵板一塊。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304.shtml



焦點人物》蘇振平、王永興 高個兒頂住壓力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 2006.11.05

審計長蘇振平、發言人王永興這兩位審計部高層,最近因國務機要費案被挺扁陣營視為「頭號戰犯」;檢方前天偵結全案,將扁珍列為貪汙共犯,許多鼓勵電話湧進審計部,甚至稱讚為「台灣民主英雄」。

所謂「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住」,蘇、王兩人身高分別為一八四、一八○公分,這兩位「高個兒」近幾個月持續頂住各方壓力,雖然總算在檢方起訴後頂破總統府的貪腐黑幕,不過兩周前一起過生日時,已「相約」明年一起退休。

蘇振平在審計部已服務五十多年,擔任審計長是第十八年。在公開場合,蘇振平避談國務費案,直到上周在立院備詢被輪番逼問,才鬆口說出被找進總統府三次的「部分」內幕。蘇振平非常感慨,強調「我忠於職務,不是忠於阿扁!」

王永興失婚廿餘年,國務費爆發後,卻遭綠營以其交往女友的「黑函」質疑,令他氣結。王永興日前書面申請今年十月一日退休,蘇振平改為明年十月一日,再告訴王:「明年咱們一起退休!」身兼國會聯絡室主任的王永興,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與立委周旋。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9/3589157.shtml



總統記者會 將強調國務機要費未入私人口袋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06.11.05

國務機要費案三日偵結,總統陳水扁今晚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據了解,這兩天整合各方意見後,總統將就六件機密外交案中四件不被採信的部分,一一說明,釐清外界疑慮,同時證明國務機要費沒有流入他或總統夫人吳淑珍私人口袋。

檢調偵辦國務機要費案將吳淑珍、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等人分依貪污、偽證等罪嫌起訴,總統晚間八時將召開記者會,公開回應起訴書內容。公共事務室表示,記者會是否開放提問,目前尚未決定。

據了解,總統整合各方意見後,今晚將就檢調質疑六件機密外交案中,四件不被採信的機密外交案,一一說明,證明國務機要費沒有流入私人口袋。

其次,國務機要費案中,吳淑珍被檢方以貪污罪起訴的關鍵在於起訴書中的「甲君」否認拿國務機要費作秘密外交,導致案情逆轉。親近總統人士表示,甲君從海外傳真向檢方否認拿國務機要費,不排除是中國施壓所致,而且偵查不公開,但檢方卻讓甲君的身分曝光,總統感到相當意外。

第三,對於國務機要費的性質到底是機密費、特別費,因審計部與主計處的見解不同,總統可望再度說明,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日前表示,有關國務機要費的性質,若審計與主計單位的見解歧異甚大,不排除以釋憲的方式尋求解決。

黨政高層表示,看過陳瑞仁的起訴書後,發現起訴書有很大的辯論空間,對於檢方「支出憑證處理要點」起訴第一夫人,這樣的論述可辯論的空間很大;其次,檢方認定吳淑珍涉嫌貪污必須主動舉證,證明新台幣一千四百多萬元流入私人口袋,但這部分均未提及。

黨政人士表示,總統今天的記者會若能釐清外界疑慮,提振士氣,國務機要費的危機就算挺過,現在就看總統能否堅持下去。

至於泛藍啟動罷免機制、紅衫軍再度集結是否會影響政局安定?黨政人士無奈地表示,泛藍陣營不是現在才鬧,已經鬧了六年了,重點在於總統的說明會能否釐清外界的疑慮。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1/3589473.shtml



「極敏感事項」 預告扁自辯主軸 【聯合報/記者劉永祥】 2006.11.05

檢方偵辦國務機要費案,直指陳水扁夫婦涉嫌貪污,讓扁身陷政治風暴,承受來自各方的逼退壓力,能否穩住民進黨對他的支持,將是陳水扁能否安度這次下台危機的關鍵。

在台聯也表態要求他下台的情況下,一旦民進黨也出現逼退的聲音,陳水扁很難再保住總統職位,因此他在檢方公布起訴書前就緊急召集府院黨高層開會,尋求背書的意味相當濃厚。

此外,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搶在檢方公布偵辦結果前,向媒體聲稱扁應訊時「極敏感事項不便向檢察官進一步說明」,是為扁後續反擊行動舖路,也形同預告了陳水扁下一步自我辯解的主軸。

前晚民進黨擴大中執會花了四個小時討論,最後卻只決議要求扁立即對外清楚說明,問題是,總統府口口聲聲不便向檢察官說明的敏感內容,陳水扁又如何能夠公開揭露?總統府在民進黨宣布會議結論後立即發出簡訊,顯見整個民進黨仍然只是配合曾經宣示要「權力下放」的陳水扁演出。

上次陳水扁「向人民報告」回應罷免案,訴求的對象清楚設定為泛綠支持者,這次回應貪污指控,必然也是如此。由於法律問題太過專業,起訴書內容又太過細節,扁這次應該只會從大原則切入。

今年八月陳水扁在凱達格蘭學校授課時聲稱,國務機要費案是轉型期的後遺症,甚至自稱「阿扁一個人為了台灣受傷,我甘願。」從卓榮泰透露的訊息推測,陳水扁顯然有意再把自己形塑成一個為保護國家利益及機密才被認定貪污的「受害者」。

陳水扁的算計很簡單,只要他能利用時間換取空間,贏得基層的泛綠民眾支持,民進黨四大天王及公職人員就只得「順應民意」繼續挺扁;只要黨內沒有人敢站出來「開第一槍」,他就能繼續「綁架」民進黨,避免出現同志倒戈的局面。

從黨內人士目前的表態看來,陳水扁暫時化解黨內逼退壓力,但他能否成功穩定黨對他的支持,就看他今天的說明能否取信於人了。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1/3589329.shtml



打安定牌? 扁企圖自救反撲 【聯合晚報/記者鄭任汶/特稿】 2006.11.05

國務機要費偵結報告有如對陳水扁總統發出最後通牒。現在民進黨上下、社會民眾,甚至國際之間,都在「等待阿扁」。目前看來,陳水扁偏向選擇不辭職,而且可望再度藉著衝撞司法,展開反擊反撲。

如此衝撞司法、衝撞昔日高道德標準的舉措,已讓民進黨長久以來所堅持的尊重司法、政治道德高於法律道德的傳統價值,一夕之間土崩瓦解。陳水扁衝撞司法,幾乎就等於衝撞台灣本土的價值。

各方研判預估,陳總統這次公開說明,不外乎再打出中國牌、國家安定牌、秘密外交牌,但這些過去陳水扁慣用的招數,早就失效了。秘密外交是事實,這也是各國外交、情報圈常有的檯面下工作,但申報國務機要費的發票中,出現鑽戒、童書、名貴衣物等匪夷所思的項目,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除非第一家庭可以證明這些物品絕非私用。否則,1塊錢也是貪,1萬元也是貪,1千萬元還是貪,這跟金額的多寡無關,只跟人心是否貪婪有關。

雖然尚未三審定讞,但司法的政治效果,已經宣判陳水扁與吳淑珍有罪。這難道不是民進黨過去處理黨內同志的標準嗎?如果司法起訴不算數,一定要三審定讞才算有罪,請問民進黨以前的標準算什麼?侯海熊、高雄市涉賄市議員、陳哲男、趙建銘、許富男、羅宗勝、林進興、邱永仁等,分別因案而被起訴或遭受輿論批判,隨即被開除黨籍,過去民進黨標榜的高標準又算什麼?

就算陳水扁主動宣布停權,不過只代表陳水扁做到了民進黨員最低的道德標準,而陳水扁不光是陳水扁,他難道不是應該接受高道德標準檢驗的陳總統嗎?

以他的政治性格,陳水扁極有可能以衝撞司法的方式,想要扭轉頹勢,府黨高層近來不斷釋出陳瑞仁偵查過程有瑕疵的訊息,更可嗅出陳水扁可能衝撞司法的脈絡。

此刻,陳水扁和民進黨應該回想在319槍擊案後,看到始終不相信司法審判結果的國親兩黨,民進黨是如何的訕笑、如何的嘲諷?陳水扁加上四大天王、黨政要員一字排開,全要國親兩黨尊重司法,「麥擱亂啊!」

在野黨過去帶著有色眼睛看司法,難道民進黨也要拿香跟著拜?陳水扁當然不喜歡輸的感覺,但這不是輸不輸的問題,而是民進黨曾經楬櫫「尊重司法」、「司法是社會最後一道防線」的價值,豈可讓陳水扁一人破壞殆盡?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1/3589287.shtml



冷眼集》總統答辯 不要口水要證據 【聯合晚報/記者吳志雲/特稿】 2006.11.05

面對貪污罪嫌,陳水扁總統可望於今晚「向人民報告」,一般預料,陳水扁說明主軸,應不脫再澄清第一家庭「沒有A錢」,因此,晚上民眾看到的陳水扁,不但具有總統身分、律師性格的陳水扁,同時,還可以看到「一位被告的答辯。」

依檢察官陳瑞仁起訴內容除認定第一夫人吳淑珍詐領1480萬元外,同時也明確認定「陳水扁先生涉貪污及偽造文書罪」,只是因憲法保障,依法暫時不能訴究而己,因此,陳水扁此次雖未正式經檢方起訴,但在檢方眼中,阿扁等於就是「被告」身分。就司法實務言,嫌犯被起後,私下批評起訴書、甚至罵檢察官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如果透過媒體進行公開「答辯」,算是相當罕見。

如果陳水扁不願就此下台,勢必從檢方起訴的實體(內容)和程序,甚至一些細節挑剔、答辯。陳水扁當然還是要守住「總統」的身分,「完全尊重司法」,但說明時,可能會導向「司法不公」,「檢調未查清楚」、「國家利益」等正向卻又空泛的答辯。

法界人士說,如果陳總統欲作司法上有效的答辯,必須讓証據說話,例如拿出証據証明吳淑珍領走的錢的確用在公務,而非要求由檢方証明領走的錢流向何處;又如宴客部分,報帳的內容明明是二人用餐,第一家庭成員居然不記清楚替總統宴請的貴賓是誰?實在有違常情;還有關於機密外交部分,更是重點,陳總統必須提出更具體的証據,絕非以「國家機密」,一語帶過。如陳總統的說明,沒拿出具據的新証據,再多的說明都是政治語言,都是口水,對未來面臨的司法認定,將是毫無幫助。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1/3589289.shtml



冷眼集》偵結後才「報告」 困獸之鬥?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 2006.11.05

陳水扁總統將親自「向人民報告」國務機要費案情。依法而論,該案既已偵結起訴,這項說明僅是「庭外陳述」,未必能獲採信;且依情理而論,陳總統偵查期間不講清楚,偵結後才訴諸輿論,已失先機。

由於面臨下台與否的極大壓力,陳總統會對國務機要費案展開「絕地大反攻」,本就不難理解。但陳總統若要說明,應該在檢察官偵查期間和盤托出,或者就在法院審理期間充分答辯,拖到全案偵結以後才說,難免被視為困獸之鬥。

國務機要費案起訴後,陳總統即透過黨內重要人士,傳遞他與夫人吳淑珍「想要補充說明,卻遭陳瑞仁拒絕」的訊息,其用意無非在減損起訴書的公信力。

檢察官固然應對被告有利或不利的情形一律注意,但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為了維護自身權益,也有充分供述的必要。國務機要費案牽連甚廣,備受矚目,若謂陳總統「倉促應訊」,想必國人難以信服。

尤其,國務機要費案若有用於祕密外交,陳總統應訊時,沒有一次說清楚,已經很奇怪;如今,事涉機密的案情,不能在檢察官祕密偵查時說清楚,卻要對全體國人公開,不怕讓祕密外交工作全曝了光?

而且,若是報告形式只是單向提出一些外界難以查證的片段陳述,只會留下更多的疑團。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1/3589331.shtml



看問題》巧辯難挽頹勢 翻盤須自舉證 【聯合報/記者王文玲】 2006.11.05

陳水扁有意在吳淑珍貪汙官司上一搏,證明第一家庭的清白,還傳出御用律師頗有勝算。但依過去法院實務見解來看,除非陳水扁提出明確證據,證明扁嫂領走的國務機要費沒有「為自己或第三人之不法所有」,才有無罪的空間。

不過,檢視陳水扁被指涉案時曾說一切交給司法,檢察官偵查時卻「輕忽保留」;如今,如果又要改口說等到審判才提新證據,法官會不會採,恐怕很難說。更何況,陳水扁如此不尊重偵查的態度,仍然令人起疑。

依實務的見解,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罪,是詐欺罪的特別條款;檢察官只要證明被告利用職務,使他人陷於錯誤而交付財物,罪行就成立。

在扁嫂案中,檢察官陳瑞仁只須證明扁嫂利用不實發票領走一千多萬元的國務機要費。已領走,就代表扁嫂收了這一大筆錢,不必另外再提證明(比如說錢存入扁嫂的帳戶裡)。

接下來,舉證責任轉到被告;要由扁嫂證明,錢不是自己拿來用,而是真的用在公務,如秘密外交。

但總統和扁嫂在檢察官四個月的偵查期間中,提出的證據真真假假,最後總統自己都承認扁嫂用來報國務機要費的鑽戒、圍巾,是他餽贈給太太的,和秘密外交無關。

一位資深法官認為,檢察官陳瑞仁為勝訴,打了相當好的基礎,陳水扁想要翻盤,就得拿出可信的新證據,把現在被檢察官認定成貪汙的錢 (包括總統承認餽贈給扁嫂的部分),全部算入未曝光的機密外交帳裡。

然而,總統用國務機要費作秘密外交已跳過立法院的審查;如果連國家的檢察官都不受總統信賴,拿不到確實的資料,要等到審判再提出,這樣難道能使機密更受到保護嗎?在國家公益和扁家的私益間衡量,這把尺該這樣量嗎?

陳水扁當然有權利為自己及家人辯護,但總統一家和一般被告不同,不適合在法庭上耍訴訟技巧,以勝訴為唯一目標。國家運行,以制度為重;現在不是巧辯論輸贏的時候,陳律師,請深思。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1/3589330.shtml



觀測站》扁若堅不下台 政治僵局難解 【聯合報/記者羅曉荷】 2006.11.05

檢察官陳瑞仁前天以貪汙共犯罪起訴了第一夫人吳淑珍,引發了空前的政治風暴,經過昨天一天的震盪後,民進黨高層已逐漸形成「司法起訴不算定罪」的論述,定調護扁;扁無意主動下台的跡象已十分明顯。扁堅不下台,又讓台灣政局回到兩方角力局面,政治上的僵局也更難打破。

對扁而言,此時已非總統權力伸張問題,他和吳淑珍雙雙涉及貪汙罪,這是扁身家性命保衛戰,扁要尋求司法解套,勢必某種程度利用總統在位的權勢。但對扁極度不利的是,民進黨內部尚有蠢蠢欲動的反對派,扁的政治力量已削弱,一向不和的在野陣營,反而迅速形成「呂秀蓮繼任、不爭奪民進黨政權」的共識,這項共識強化了在野的能量;長期來看,扁要撐著不下台,恐怕並不是那麼容易。

陳水扁對自己掌握局勢的能力太過自信,在SOGO案結時輕騎過關,就以為「盤已經變了」,扁還一度打算本月中旬正式復出助選。陳瑞仁的起訴讓扁措手不及,連因應方法都拿不出來,還要搞個兩三天才能「向人民報告」。

對扁而言,此時下台意味他和吳淑珍雙雙毀滅,他當然不願考慮請辭問題。但困難的是,扁一直把司法定位為政治問題,國務機要費是政治鬥爭、是審計部對不同政治人物的雙重標準、是制度不完備造成;但陳瑞仁的起訴,讓扁這些政治上的遁詞完全失效,自此政治問題已實質成為法律問題,再回頭重創扁的政治能量,扁除了要保位,更要為自己及太太的官司「善後」。

在此危急時刻,一向眼光精準、報復心強烈的前總統李登輝出手了,李登輝早已不甘願被扁的本土勢力牽著鼻子走,在扁珍雙雙涉及貪汙時,李登輝順勢切割,希望以本土牌削弱扁的正當性;這個舉動讓扁重傷,尤其是台聯傾向決定支持罷免,更讓同為綠營的民進黨立委承受極大道德壓力。本來扁的權力就只靠綠營支持者硬撐,此時綠營內鬨,陳水扁的位子搖搖欲墜。

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長期對扁政權採取保守消極策略後,也展現了想要藉由此次國務機要費「展現雄風」的決心。馬宋快速會晤,馬王會又宣示三次罷免勢在必行,此次在野黨已採取積極作為,目標瞄準扁下台,不但一再呼籲呂秀蓮接任,且擺明無意接收政權,讓扁後時期單純化;這個立場確有助於凝聚倒扁力量,也讓泛藍內部矛盾降到最低,此次有了國務機要費案加持,在野的攻勢恐將更加凌厲。

在野黨只要讓美國及對岸在扁下台的議題上保持中立,保證現狀不變,且李登輝持續與阿扁切割;扁就將面臨司法、內外政治的壓迫,要防同志起義,更有紅衫軍等待著街頭再起;扁的路,會走得更辛苦,這一次在野黨恐怕不會輕易放過他,兩方的僵持及未來政局的混亂,怕是難以避免。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1/3589332.shtml



馬英九:群眾運動 現不應過激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06.11.05

中國國民黨今天舉辦「終結貪腐、人民做主」遊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致詞時表示,元首被認為有犯罪嫌疑,罕見的憲政危機已出現,總統陳水扁應盡速自動下台。但他也說,他始終不認為應該仿效菲律賓,用群眾運動促使政權更替,民主國家應遵循制度,不要採取過度激烈行動。

他強調,總統或他的軍師都希望反對者採激烈動作,才能凝聚支持者;同時前段時間的反對運動也因過於激烈,反而模糊焦點,給了民進黨支持者指責理由。

馬英九表示,沒有民進黨的呼應,其他勢力任何動作都是枉然,民進黨只要發出聲音,陳總統不想下臺都難。想在國家體制內達到目標,沒有民進黨支持並不可能;因此現在應給民進黨立委一點時間。如果還是沒有改變,選民應該用手中的選票提出制裁。

他也說,自己不是軟弱、沒有魄力,而是堅持民主法治;大家不該把思緒弄亂,該審的預算、法案還是要審,才是負責任的政黨。馬英九並反問,執政黨已不負責任,在野黨再不負責任,「國家不是大亂了嗎」?反對黨應負責任、安定政局,執政黨則需知所進退,支持罷免,讓陳總統離開政壇。

馬英九在凱達格蘭大道集會時,作以上表示。他也特地向檢察官陳瑞仁致敬,表示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防線,經過這次起訴,人民對司法恢復了信心。

他說,陳總統已失去了人民信賴,對內統治不再有正當性,對外也不適合代表人民、國家,應該即刻辭職下臺。同時要陳總統下臺不是一黨之私、個人仇恨,而是希望國家能早一天走出弊案陰霾。

至於反貪腐總指揮施明德近來的指責,馬英九除肯定施明德在反貪腐運動的成就外,也表示過去幾個月來,台北市是全台灣集會遊行最自由的地方;但再多自由也必須在法律內進行,民主不能沒有法治,否則將成為暴民政治、暴力政治,將是各方不願看到的。

他說,希望民進黨在下周至少對罷免案表達支持的看法,不要阻止民進黨立委進場投票,給民眾有決定的機會;並盡速清理門戶,和總統切割。他也指出,其實其他國家無須敦促,元首涉及弊案就會主動下臺,民進黨卻是有人開口就被消音;但國民黨失望而不絕望,更不希望民進黨從此沉淪。

這場由國民黨主辦的反貪腐大遊行,於下午二時在馬英九率領下從台北松山菸廠出發;馬英九說,這次遊行只是希望表達要求總統下台的意見,與選舉動員無關,因此要求各候選人不要帶競選旗幟。

遊行過程中,雖有「阿扁下臺」口號不斷,仍不時聽到競選加油口號,候選人也紛紛穿著繡有名字的背心、服飾上陣,未能免除選舉味,也有不少紅衫軍來插花。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2/3589503.shtml



國民黨下午大遊行 王演說宋缺席 【聯合晚報/記者王正寧、唐孝民/台北報導】 2006.11.05

國民黨下午將發起「終結貪腐、人民做主」大遊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因為抗議紅衫軍日前重返凱道遭驅離,表示不會參加;反貪倒扁總部核心幹部、台北市議會副議長李新上午表示,這是政黨發起的活動,倒扁總部秉持一貫立場不會介入,包括總指揮施明德等幹部也不會參加,但紅衫軍的個人行為總部會予以尊重。

不過,立法院長王金平雖然因為身分關係不參加遊行,但會上台發表演說。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質疑,紅衫軍是暴民嗎?馬英九准國民黨今天辦遊行,卻不准反貪腐總部前天凱道集會,顯然是選擇性核准集遊,作法不當,而且馬宋會的共識是陳水扁兩天內下台,為什麼現在又要上街頭?因此他不參加國民黨主導的反貪大遊行。

目前還聚集在火車站的紅衫軍,對於下午的遊行有人是痛批台北市長馬英九,前天蠻橫地驅離群眾,如今卻能夠立即申請到場地,還要他們支持,表示絕對不會參加國民黨辦的遊行;但也有人表示,只要是倒扁,都願意配合,因此會直接穿著紅色的倒扁裝去遊行。

對於下午的遊行活動,賣倒扁用品的攤販顯得相當興奮。他們表示,從天下圍攻之後,生意就很難做,有時一天賣不到一件衣服,前天開始因為人氣回籠,這兩天大概都有十來件的銷售量。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2/3589303.shtml



宋楚瑜:國民黨遊行 實為競選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06.11.05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天表示,檢察官陳瑞仁的調查報告書已清楚說明第一家庭涉及貪腐弊案,民進黨必須深切反省,陳水扁總統應趕快自動下台,再由朝野各黨召開高峰會議,共商穩定台灣政局方案。他也質疑,國民黨今天「假反貪腐活動之名,行競選活動之實」,讓人不以為然。

他並表示,針對朝野鋒會,除了前天已經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見面會商之外,也和其他政黨領袖直接或間接交換過意見。

宋楚瑜中午參加2006艋舺甘蔗祭活動,他寫下「文化保存、都市更新、糖廓風華再現」的許願卡,並表示當選市長後,會盡力推動糖廓公園開闢與古蹟倉庫的修復再利用工程。

針對國務機要案,宋楚瑜再度呼籲民進黨應拿出反省誠意,並希望陳水扁不要再狡辯,趕快向全國民眾道歉、下台。宋楚瑜表示,不管由國會發起罷免或彈劾都需要時間;如讓民眾走上街頭,也易引起衝突,因此民進黨必須深切反省、陳水扁趕快自動下台,

宋楚瑜也質疑,國民黨下午號稱舉辦反貪腐大遊行,但以昨天高雄大遊行為例,幾乎是候選人旗幟走在前面,形同「假反貪腐活動之名,行競選活動之實」,不是人民期待,也不是候選人應有行為。他說,人民如對所有政治人物失去信服,將是台灣最大的悲哀。

針對都市更新等市政議題,宋楚瑜強調,他要進行的都市更新,和現在市政府做法不一樣,他一定會到現場和鄉親充分溝通,把傳統糖廠文化和現代化更新結為一體。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2/3589519.shtml



辭市長上街頭 馬回絕激進倒扁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 2006.11.05

陳總統夫婦被列貪汙共同正犯,政壇震撼,連帶使得國民黨內也爆發路線之爭。主戰派強烈要求主席馬英九辭市長上街頭,馬英九力主穩定政局為上,回絕街頭派的建議。

據指出,前晚國民黨中山會報與中常會裡,有副主席與常委不約而同建議黨主席馬英九立刻辭去台北市長,率領泛藍及群眾站在第一線,馬英九應以黨主席身分為重,處理倒扁運動時,「才不會有身分上的矛盾」。

馬英九認為,他辭與不辭台北市長,都同樣在領導泛藍,不辭台北市長,至少還可以用市長身分做必要的溝通。

馬英九綜合中常委意見後,認為國民黨不應太躁進,所以對激進路線踩了煞車。他說,國民黨應成為中間穩定力量,不能變成「不穩定政局中的不穩定因素」。

中常委帥化民也主張馬英九辭去市長,「破釜沉舟」,做好抗爭準備;馬英九笑著回應,剛剛中山會報也有人提,但他不贊同。

對陳總統是否會主動辭職,常委看法不同,對抗爭策略,也出現歧異看法。徐中雄、蔡正元等研判阿扁一定會下台,認為國民黨每一階段都要小心;吳育昇、賴士葆、洪秀柱等認為阿扁不會心甘情願,必須用罷免等手段硬逼。

吳育昇建議給陳總統四十八小時考慮的「最後通牒」,讓民進黨內發酵。丁守中、賴士葆、洪秀柱都建議凍結中央政府總預算,賴士葆爆料,民進黨利用公務預算,讓候選人造勢,這些文宣預算應刪掉。

徐中雄反對全面凍結預算,擔心弱勢團體預算可能受到波及,常委侯彩鳳也不贊成,認為勞工預算不能不顧。馬英九最後裁示,總預算還是依法審查,畢竟政府還是要運作,不過對民進黨綁樁手段要注意,立委應嚴審預算。

對於制衡陳總統手段,部分常委態度強烈。常委王事展、沈慶京對三次罷免悲觀,認為要弄到十幾位民進黨立委的支持,其實並不容易,他們主張罷免與倒閣應該一起推動,才能達成效果。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2/3589151.shtml



國民黨提三罷 不杯葛總預算 【經濟日報/記者陳孝婷/台北報導】 2006.11.05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4)日一早與立法院長王金平會面,馬英九會後表示,國親決定下周提出第三次罷免案,希望11月24日能順利表決通過。馬英九也承諾,不以杯葛總預算審查為手段,支持涉及國計民生需求的總預算案審查。

王金平也不贊成杯葛總預算審查,馬英九昨天說,王金平表明,希望涉及國計民生需求的總預算案審查不要受到影響,「這點我們充分支持」。

對於三次罷免案,馬英九說,黨團11月6日將召開黨團大會,通過確認罷免案後,就會向立法院提出,預定11月7日排入議程審查,希望11月24日順利進行表決。

不過,三次罷免案即使有12位台聯立委支持,仍難跨越三分之二成案門檻,關鍵仍在民進黨立委。馬英九表示,距離罷免案表決日還有將近三周時間,黨團會繼續努力遊說民進黨立委支持,更希望民進黨能勇於展現與貪腐劃清界限的決心。

至於新台幣63億元軍購案,王金平認為應本著「事緩則圓」的立場,在適當時機處理,馬英九也說,不排除儘速再次協調看看,如果有共識可以付委。

【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上周五(3日)晚間國民黨的中常會裏,丁守中、賴士葆、洪秀柱都建議凍結中央政府總預算。

賴士葆會中爆料,民進黨利用公務預算,讓候選人造勢,應刪掉這些文宣預算;洪秀柱則主張刪除預算要建立標準,以免進退失據。

徐中雄反對全面凍結預算,擔心弱勢團體預算可能受到波及;常委侯彩鳳也不贊成,認為勞工預算不能不顧。

馬英九最後裁示,總預算還是依法審查,不過,要注意民進黨綁樁手段,立委應嚴審預算。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國民黨昨(4)日在高雄舉辦反貪腐萬人大遊行,黨主席馬英九說,高雄捷運弊案是一連串貪腐的開端,因此反貪腐從高雄出發,呼籲全民終結貪腐政權。

昨天國民黨在高雄市的遊行於下午2時在中正文化中心前廣場集合,除國民黨籍市長參選人黃俊英外,國親二黨市議員參選人全力動員參與,現場集結超過千名群眾。

遊行開始,馬英九與黃俊英率隊出發,前往曾發生崩塌的高捷中正路地下道工地,凸顯貪腐導致工程事故不斷。馬英九演說指出,高捷弊端連連,執政黨又有貪腐問題,高雄市民應以選票終結貪腐政權。隊伍最後轉往市政府前,象徵國民黨重新入主市府,隨後車隊遊行市區。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謝長廷競選總部點燃的「長跑挺台灣、聖火顧大菊」聖火,昨天下午抵達高雄市,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陳菊迎接後傳遞回競選總部,她表示,希望聖火帶給高雄市幸運和平安。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2/3588995.shtml



國民黨辦反貪腐遊行 親民黨不動員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06.11.05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黨主席宋楚瑜未明確要求,須動員黨公職參與中國國民黨下午在台北市舉辦的反貪腐遊行,但黨團幹部不願證實是否與台北市政府下令驅離紅衫軍有關,但不否認宋楚瑜對北市府執法尺度頗有微詞。

國民黨昨天在高雄市舉辦反貪腐遊行,黨籍立委張顯耀(高雄市)動員親民黨市議員參選人熱烈響應,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所到之處,都被親民黨員團團包圍、出盡鋒頭。

不過,親民黨政策會執行長黃義交上午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宋楚瑜不打算動員黨公職參與國民黨在台北市舉辦的反貪腐遊行,但不反對黨員自由參加。

他說,宋楚瑜沒下令動員,無法證實是否與不滿北市府驅離三日在凱達格蘭大道集會的紅衫軍有關,但不否認宋楚瑜對北市府的執法尺度有意見。

黃義交表示,「集會遊行法」規定,遇緊急突發事故,人民集遊不受須於六日前申請限制。國務機要費案偵結事屬突然,憲法也保障人民言論自由,宋楚瑜質疑,北市府強制驅離,根本違反執法的比例原則。

兼任反貪腐總部副總指揮的黨籍立委馮定國(台中縣)說,下午在空中大學兼課,不北上參加遊行,也不清楚反貪腐總部是否有意動員紅衫軍參與國民黨遊行。

他質疑,國民黨既要反貪腐,卻又幫貪腐政權護航軍購預算案,實在非常奇怪,可見國民黨訴求反貪腐,動機根本是為了選舉,心態可議。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2/3589299.shtml



國民黨辦遊行 反貪總部擬不加入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06.11.05

繼昨天高雄遊行後,中國國民黨今天下午將在台北辦遊行,預計從松山菸廠一路走到凱達格蘭大道集會,要求陳總統主動辭職。兼任下午集會主持人的黨籍立委吳育昇轉述,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盼紅衫軍也能共同參與。但反貪總部工作人員說,不會主動參與遊行。

不願具名的反貪總部工作人員說,台北市長馬英九,面對紅衫軍永遠是兩面手法。台北市警局局長王卓鈞扮黑臉、馬英九扮白臉,結果就是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今天可以遊行並集結凱達格蘭大道,反貪總部返回凱道卻遭警方強力驅離。

工作人員表示,反貪總部總指揮施明德可以諒解警方驅離行動,但馬英九拘泥法律、不顧民意,就是「法匠」。「馬英九只反一天貪腐」,反貪總部不會隨國民黨起舞,擬不加入下午遊行與集會。

他透露,若晚間紅衫軍聚集人數夠多,總部不排除機動率領民眾重返凱道。

不過,國民黨籍立委、中常委吳育昇(台北縣)解釋,台北市黨部早在十天前即申請到凱道路權,至於兩天前才提出集會權申請,「確有未按原則之處」,但集遊法有例外規定,之前也曾適用在紅衫軍倒扁集會活動上,國民黨作法一切合法。

吳育昇強調,國民黨自辦遊行絕無與紅衫軍別苗頭之意,反而更加重視紅衫軍感受。馬英九也表示希望廣邀紅衫軍民眾,下午一同參與國民黨反貪腐遊行活動。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蔡錦隆說,歡迎反貪民眾共同加入遊行,但與反貪總部沒有「合作不合作」的問題。

www.udn.com/2006/11/5/NEWS/NATIONAL/NATS2/358930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