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大學,學生大排長龍,準備買教科書。有些學生一邊排隊,一邊盤算買書要花多少錢。

藝術系女生姬夏.華倫說:「許多學生都買不起書,因為太貴了。」

一本厚厚的「管理原則」訂價189.75美元(約台幣6000元),許多學生只好「再看看」了。

政府審計處調查指出,最近20年來,教科書價格隨著通貨膨脹率水漲船高,漲幅每每在二位數以上。在維吉尼亞州,州政府高等教育委員會調查顯示,40%以上的學生有時甚至沒有教科書。

全國大學書城協會的珍妮佛.李伯托斯基說,教科書價格漲勢仍然方興未艾。該協會最近發現,全美將近60%的學生選擇不買教材。

政府審計處去年公布的報告顯示,2004年美國教科書平均價格,是1986年的三倍。書價大漲的原因主要是許多新版教科書附有光碟片、相關學習網站和手冊等周邊產品,這些東西的製作費用當然反映在書價上。此外,出版商修訂教科書的速度也比從前快得多,大大壓縮了二手書市場。

有些家長每年會開出四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24萬元)支票給子女繳學宿費,對這些學生而言,區區幾本書的價格當然不當回事,但對於必須半工半讀,或每次繳學費家長就累得死去活來的學生而言,書價確是一大負擔──有些人甚至因為買不起書而念不起大學。

四年制大學學生2003~2004年間,平均書籍教材費大約是900美元(約合新台幣29000元),約等於學雜費的1/4有餘。政府審計處調查結果發現,在社區學院,書籍費更大約等於學雜費的3/4。

因為許多大學生都接受聯邦資助,國會十分關切念大學的整體費用。

28歲的姬夏.華倫每次購買學習用品,都有一絲罪惡感,彷彿自己在使用應該花在子女身上的資源。但每當她看到孩子對她從大學帶回家的畫作的反應時,她就十分肯定書還是得念下去: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城裡的公立學校教美術。

大約花40美元(約合新台幣1280元)買一本都市研究的書,對華倫而言不是問題,但要她買一本195美元(約合新台幣6200元)的設計書,她就絕對不考慮了。她說:「我認為這種書價實在太離譜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