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定王16年,三晉滅智伯、分其地,書寫下來的意義為何?若與後面威烈王23年九鼎震,命韓趙魏為諸侯對照,是否此處司馬遷的意識中已經隱含了重大變局的想法,周王室此時完全不再有任何的影響力?以閱讀角度來看,三家注與考證也於此用力甚深。

定王崩後,哀王、思王、考王於一年內相互攻殺,此處的「王室亂」為何未見司馬遷大加敘述?因此處無文獻可徵?或剪裁之中為司馬遷有意省略?若為後者,原因何在?

考王封其弟於河南,「以續周公之職」,成為西周桓公。桓公、威公、惠公繼立,惠公封少子於鞏為東周惠公。此處分為東、西周公,於周王室最後歲月的代表意義?

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所言,與後面一連串周王室「賀秦」、「致文武胙」的關係為何?可視為秦已經有取代周王室的意味?蘇代曰「故謂周秦」,兩者連稱的意義?

周王的最後59年幾乎全無出場,「東西周分治」後所採戰國策的載事,全為西周公與東周公在各國戰事中的驚懼與策士間的縱橫捭闔,周王室已無地位至此,而王的角色也全部淹沒在二周公的行事中。「周君立公子咎為太子」,指哪個周君?又在此書寫有無意義?後面也未見到咎的任何事蹟?

九鼎於史記中的意義為何?如何貫穿於周本紀最後面?最後諸侯的聯合攻秦,由西周公發動,周王在哪?又王卒似為善終,遷西周公同時取九鼎寶器,所代表意義已經轉移到二周公身上?秦莊襄王滅東西周,「周既不祀」,可視為周王室的正式斷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