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中,我以「台北市雜誌公會」理事長的身分,率團到韓國去研究考察坡州出版城、電子書烏托邦以及首爾文創大街仁寺洞。

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韓國的出版英雄們克服萬難、聚眾集資,有效地說服政府幫助大家開創了一個整合產業上下游的、目前是世界唯一的「出版生態之都」。並且在同一年,以出版人和作家為母體,整合了網際網路和手機網路的通路商,在政府的協助下,企圖開創世界級的、營運電子書和手機書,準備在那斯達克上市的IT公司。

我特別發現韓國的同業公會組織,最大的功能是遊說政府制定發展該行業的振興法案。我同時也發現韓國人以「One Source, Multi Use」為口號、為策略、為工作系統來發展每一種文化產業,因此一方面他們可以創造單一產業的集體繁榮,一方面也知道異業結盟、互利共生。

相對於台灣,我真不忍心參加二十日下午由經濟部貿調會召開的「文化用紙反傾銷控訴」公聽會。在造紙公會提起對中、日、印尼文化用紙的進口有傾銷行為時,雜誌公會、出版公會、印刷公會、膠帶公會將被迫站在對立面,就事實與法理與之進行辯難。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不認為這是有開創性的公聽會,因為這是砲口對內、注定無法創造多贏之局的辯論。

其實台灣曾因無法異業結盟,把成為「亞洲印刷中心」的機會拱手讓給香港。二、三十年前,我們到法蘭克福參加國際書展,看到香港的三聯、商務、中華、新雅,以其編排新穎、印刷精美的《故宮寶藏》、《布達拉宮》、《明式家具》各式各樣出版品,支援旗下印刷廠接訂單,以其價格優勢和不斷的服務升級,搶到世界各大出版社的印刷裝釘業務—香港沒有造紙廠,印刷公司要應付出版編輯人在製作一本書各個環節、包括對世界各國紙張的挑剔選擇,如果沒有競爭力,怎麼能成為「亞洲印刷中心」?

台灣沒有廣大森林、也不能成為造紙的內需市場。造紙又是一個高耗能沒有明天(因為電子紙的發明)的產業,業者要想的是如何與上下游共謀對策,創造高附加價值紙品,攜手走向國際,何忍因為一己之私,讓台灣的閱讀產業減少紙張選擇的多樣性,不能創造每年四萬多本書、四萬多個風采?

這是一個美感體驗的時候,也是知識經濟、文化創價的時代。為什麼《芬蘭驚艷》選用芬蘭紙漿,《球手之美學》選用日本紙漿?因為不同國家的不同漿料可以創造不同的價值美感。台灣也因為有這麼多優秀的出版人、編輯人、設計人以及有效率、物美價廉的紙張供應、印製裝釘、配送物流等完善的支援系統,讓我們在爭奪華文出版市場的領先地位仍有優勢;我盼望不因為這一反傾銷控訴,削弱了我們國家在鼓勵產業自由競爭、創新求勝、共存共榮的勇氣。

http://www.udn.com/2006/11/20/NEWS/OPINION/X1/3611774.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