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台北有兩個固定舉行的活動,從這兩個活動的熱度、人潮、討論與後續狀況,便足以窺探台北的文化溫度與光譜,這兩個活動一是各百貨公司的週年慶,二是金馬影展。

這兩個不相干的活動都是以市集或展覽的方式(fair)將全世界的相關產品聚集在一起,它們各自標示了台北某些特定階層的消費文化,它們彰顯了這些階層文化的表象和底蘊,它們也透露了台北在全球化的精品時尚和影音文化裡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有多少的消費力、敏感度、品味和影響力。它們是不同類型的國際視野,它們在不同的群體中引起狂熱和激盪;它們每年舉辦,已經成為特定群體的共同記憶了。

這兩種市集裡都有一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資本流動,它們消費的幾乎都是來自歐美日的產品。不同的是,週年慶顯然是促進金錢往財閥集中流動的符號消費景觀;而影展追求的並非經濟效益,它也是符號消費,它不是大眾化的,它是這個社會的文化精英養成與文化資本累積的媒介景觀。

各百貨公司週年慶大約從十月初陸陸續續起跑,持續一個月左右,這一個月內,許多中產家庭和職業婦女的週末活動都是在這些百貨公司的中庭、專櫃、美食街度過的。有些精打細算的女性會拿著做滿記號的週年慶特惠專刊在人潮中搶購,並且排隊領取各家信用卡的刷卡禮和紅利商品。然後,在接下來的半年內,每個月繳付六期零利率的分期付款。繳清之後,母親節的美麗特會活動又開始了。

另一方面,金馬影展已經行之有年,它是每年秋天許多大學生翹課的理由,幾乎每個「文藝青年」的大學時期都曾經有過一天趕幾場金馬影展外片觀摩的紀錄,這樣的場景每年都會發生,金馬影展的套票開賣之後,總會看見一些年輕人拿著做滿記號的片單在電影院門口研究;在網路上也會看見某些學生轉賣某幾場的門票,或是寫文章分享心得。

連我自己念大學的時候也曾經翹過整天的課,馬拉松式的泡在西門町看歐洲電影,從早上十點看到晚上,兩眼昏花地做筆記寫心得。那是台灣經濟剛剛好轉起飛的年代,金馬影展算是為當時的年輕人開一扇窗口,當時在電影院門口晃來晃去的熟悉面孔如今都成了影評人、老師、甚至是影展主辦人或各文化事業的中堅份子了。

大眾文化理論向來是都是企圖在大眾消費的活動中找尋庶民文化力量,同時對精英文化的活動做出批判,但是這樣二分的理論似乎已經漸漸不足以對當前的消費文化狀況做出足夠的反省。因為所謂的庶民大眾和文化精英的分野,是絕對不能以市場的大小或消費力來簡化區隔的。

近十年以來,台北的消費文化逐漸地隨著金融財閥的拓展而定型,精品時尚的消費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大眾化的生活型態之一,但是相對於它引發的卡債問題以及品味馴養的效果,這種精品消費是否能夠累積並展現對等的庶民文化力量呢?我深深懷疑它也許削弱或限制了文化力量的展現。

相對而言,金馬影展是精緻文化的活動,它提供了迥異於電影主流市場的視野,它立即的文化和經濟效益均不明顯,但是它的後續回盪影響長達十年廿年,許多人從中吸取養分並且成長,其文化力量是難以估量的。

一樣都是消費,如果真要選擇,說實話,我真的寧願學生們少買一些精品,多看點電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101100230,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