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所舉辦的國際作家工作坊,今年以「了解伊斯蘭世界及其作家」為主題,展開一系列文學及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動;主要思考伊斯蘭文明和當今世界的關係,突顯伊斯蘭作家及其文學作品的特色。

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佛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全球的伊斯蘭信徒,也就是所謂的「穆斯林」超過了十二億人口;「伊斯蘭文明」(Islamic Civilization)和「伊斯蘭文化」(Islamic Culture)一直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文明遺產之一,然而,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後,「伊斯蘭教」已被一些西方國家及媒體曲解,把它和恐怖主義劃上等號,這不但引起伊斯蘭世界和穆斯林的反感,同時也加深了其他地區人們對他們的誤解和恐懼。事實上,恐怖主義者只是少數原教主義者中的極端分子。

然而,來自長期受到戰爭蹂躪的伊斯蘭地區國家,作為嚴肅的文學創作者,其作品自然地呈現出伊斯蘭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衝突和矛盾,也從不同的角度深刻地反省了國家、民族、宗教、戰爭及生命等課題的複雜關懷。今年香港浸會大學邀請了七位伊斯蘭作家,其中六位來自於阿拉伯世界:埃及的艾哈邁德.艾拉迪(Ahmed Alaidy)、黎巴嫩的哈桑.達歐德(Hassan Daoud)、伊拉克女詩人敦雅.米卡埃爾(Dunya Mikhail)、約旦的兒童文學作家泰格蕾德.納賈爾(Taghreed Naijar)、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作家穆罕默德.舒卡爾(Mahmoud Shukair)、巴勒斯坦的加桑.察灘(Ghassan Zaqtan)另一位是來自印尼的西多克.司雷格奇(Sitok Srengenge)。

舒卡爾:

將西方名人寫進小說裡

不論來自何處,這幾位伊斯蘭作家有許多共同經歷,例如「流放」、作品不被允許自由出版、甚至因參與政治活動而入獄等等,這些經歷也成了他們日後寫作的重要題材。穆罕默德.舒卡爾就曾因參與政治活動而兩度入獄,之後被驅離家園流亡在外長達十八年。他的家族世居於耶路撒冷上百年,但自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後,他們被迫遷離家園,那年他七歲,他的第一部小說就是在描述他們被迫離家的那個夜晚所發生的故事。他的作品相當多,包括小說及兒童文學,他認為小說《夏卡拉》(Shakira,這部小說主要在描述以色列進入耶路撒冷後,巴勒斯坦人的悲慘遭遇及所受到的屈辱)及《我阿姨的女兒康朵.奈莉莎》是他最滿意的作品。近五年他所寫的大多是諷刺幽默的作品,而且將大量的西方名人寫進他的小說裡,如美國流行歌手麥可.傑克森(短篇〈麥可.傑克森來到我們的街區〉)、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等等,藉由這些虛構的情節,所反應的是被佔領區的人民渴望過正常的生活。他說自己後期這些黑色幽默作品的產生,其實是他們困境的反應,阿拉伯有句諺語:「更糟糕的事反而會讓你發笑。」他試圖藉此表達希望用幽默和微笑來反擊以色列的壓迫和暴行。

察灘:

十年流放後,必須重建自己與祖國的關係


同樣具有長期流放經歷的詩人、小說家,也是記者的巴勒斯坦作家加桑.察灘,也是在四、五歲時被迫舉家遷往約旦難民營,離開難民營完成學業後,就到安曼,接著到貝魯特,參加巴解組織。之後,因安全問題不斷被迫在中東各地流浪,直到一九九四年才回到巴勒斯坦。他的父親是位詩人,家族有文學、音樂的傳統,並且有大量的藏書,讓他在難民營那段時間裡得以用閱讀和寫作來補足日子的缺乏。他說自己的寫作主題很難跟政治無關,流放生活一直是他作品的主題,在近十年的流放生活中,他一直對祖國有一種想像,但真正回來後,發現有很大的不同,他必須重建自己與祖國的關係,而這也關於他如何尋找回自己,如何做自己,同時也是他希望能為讀者帶來的思考及訊息。

達歐德:

不同團體的作家對引發戰爭的原因有不同的詮釋

四周緊鄰著伊拉克、巴勒斯坦等烽火連年地區的黎巴嫩,除了不時受到來自鄰國的波及之外,本身國內也有一場長達十五年的內戰,直到一九九○年,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影響至今仍很深遠,當地的人民始終無法擺脫戰爭的陰影,他們一直處於戰爭隨時會再來臨的恐懼,無法規畫未來,甚至於明天。哈桑.達歐德說自己非常地認真思考這場戰爭,他發現當地的人民都非常憎惡戰爭,但是每個團體、種族的人對引發戰爭的原因卻各有不同的詮釋,當地有基督教徒、慕斯林、塞爾維亞人等,每個團體都認為自己應該爭取得更多,這似乎隱隱約約地預告著下一場戰爭隨時一觸即發。所有描寫戰爭的黎巴嫩作家,他們的題材和觀點也都各不相同,他們用自己的經驗去記錄這場戰爭,在七○、八○年代,每三年才有一部小說出版,但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新作品出版,題材全是和戰爭有關。哈桑.達歐德說當地的報紙、媒體只關注戰爭,不關心人們的生活,他的多部小說描寫的就是那些在戰爭中倖存下的孤老婦孺,他們的傷痛以及如何地生活。

米卡埃爾:

以詩譴責造成災難的行為

伊拉克女詩人敦雅.米卡埃爾目前在美國的中學教書。她說自己離開伊拉克的最大原因是在當地不能自由的寫作、出版自己的詩集,伊拉克政府對文學作品的審查很嚴格。在當時,她的作品只好使用大量的象徵,例如她有一首詩用石榴來象徵被困住的意象,但突然把它剖開後,它的汁液和種籽卻像血一樣地流下來,造成更亂更糟糕的局面,她用此來比喻他們人民的現況。她最近在美國所發表的一本詩集《這場戰爭多勤奮》(2000)就受到國際廣大的注目和高度評價,這部詩集就是她對美伊戰爭的觀感,其中一首詩〈急切的召喚〉,寫的是美國女兵如何凌虐伊拉克俘虜,其行為和撒達姆並無不同。敦雅.米卡埃爾說自己譴責的是行為,尤其是對人們造成災難的行為,而不是針對某一方。

司雷格奇:

用祈禱來對抗武器的悲劇

來自印尼的詩人、小說家西多克.司雷格奇是這次非來自中東地區的伊斯蘭作家,他說當地的信仰,並不是純粹的伊斯蘭教,而是雜揉了西方文化、佛教及當地原本的民間信仰所成的。他的小說《鍛煉飛鳥》(Seasoning the Flying Bird)內容就是以一九六五年的大屠殺為背景,以當地人民的視角為敘述觀點,當時很多村民被軍人屠殺,但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真正的原因,他們一直以為是天災,就不斷地祈禱,用祈禱來對抗武器,村民們試著用傳統的觀點去了解現代的事物,但一直看不清真正的原因。在這部小說中有許多神祕主義部分的描寫,那是爪哇人的世界觀,但這個平靜的世界觀已完全被政客和現代武器所打破。

艾拉迪:

探索小人物的愛恨情欲

相對於戰爭、國族等宏大題材的描述,來自埃及的年輕作家艾哈邁德.艾拉迪,代表的就是年輕一代作家關注的題材和寫作風格。他說自己喜愛描寫的是一般的小人物,他們的愛恨情欲及善惡交錯的那一面。他喜歡觀察並描寫人的一些小動作,比如他們拿筆的方式、如何打領帶等等,藉由這些小動作,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他說年輕的作家並不是不關心戰爭或國家大事,而是他們對於人的本身、自我內在的探索有更多的興趣及發揮的空間,那是上一代作家比較少去關注的題材。

納賈爾:

阿拉伯世界本有強大的口述兒童文學傳統

另一位來自約旦的兒童文學作家泰格蕾德.納賈爾也表示,在約旦雖然也時常聽到鄰國戰爭、爆炸的消息,但相對來說,約旦是比較平靜的地區。當地的兒童也和一般國家的兒童一樣,正常的上學、生活。她自己從事兒童文學二十多年,寫了三十多本童書,在作品中有大量的阿拉伯世界特有的神話和傳說。她說阿拉伯世界本來就有強大的口述兒童文學傳統,大多是跟自然界的事物有關,這對她而言是相當好的寫作題材。現在約旦的兒童也受到西方文化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可以自行閱讀英文書籍,所以有很多西方的兒童文學也傳入當地,並影響很深,例如《哈利波特》正是當地兒童的發燒書。對這樣的現象,她並不憂心,認為是好的交流,而且當地傳統的兒童文學有其固有的特色,並不擔心會被完全取代。她希望能寫出更多更好具有當地特色的兒童文學。




文學關懷無國界 2005國際作家工作坊側記
【吳婉茹】

二○○四年由香港浸會大學所成立的「國際作家工作坊」,今年主辦第二屆。這個工作坊的主要催生者也是主其事者———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鍾玲教授,是台灣學界及文壇皆不陌生的小說家及詩人,她表示,成立這個工作坊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提升香港浸會大學的文學創作與校園文化氣息;其次是使香港在國際大都會的形象上,增添文化精神的內涵;再者,是希望藉由香港普遍英語水平良好的優勢,使之成為國際作家和華文作家接軌的起點,達到加深中外作家文學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國際作家工作坊每年會邀請一至二位優秀的華文作家為「駐校作家」,並另外邀請六至九位的外籍名作家擔任工作坊的訪問作家。去年的主題是「後殖民地英語國家的作家」,今年則是以「瞭解伊斯蘭世界及其作家」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埃及、黎巴嫩、伊拉克、約旦、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印度尼西亞等七位伊斯蘭世界的作家。而今年受邀的華文作家是台灣作家藍博洲及中國山西省作家曹乃謙。

十一月十九日,第一場公開演講在銅鑼灣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吸引了不少媒體及民眾參與。主題是「當代社會現象與文化關懷」,主講人是藍博洲、曹乃謙與巴勒斯坦作家舒卡爾,由鍾玲擔任主持人,鄭樹森擔任最後的講評者。三位主講人主要談的是他們在各自所在的社會中所見的特殊現象及由此產生的文學關懷。

曹乃謙說自己在三十年前因隨著知識青年下放到窮苦的農村,親眼見到那些善良農民因無錢娶妻,有的是二個男人共有一個妻子,更多的是根本三餐都無以為繼的光棍,他們口裡常唱的民歌都是直接表達了他們對食欲及性欲的饑渴,這些特殊的地域文化成為他小說最重要的題材。他表示自己永遠想寫的都是已經過去的事,目前想寫的是他已過世的母親。

藍博洲一開始就說明唯有通過文學,才能真正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及社會。接著他條理清楚地表達台灣於一九四九年後,長期因政治方面的影響,所導致的種種不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思想文化上的扭曲和變形,直到如今,這股政治惡魘依然存在,不斷地被有心的政客用來作為工具。他目前寫作的最大關懷焦點是兩岸在分裂五十年的狀況下,台灣社會現象的變化及尋求復和的精神和未來。

生於耶路撒冷但卻是巴勒斯坦作家、國籍是約旦,拿的卻是以色列護照的舒卡爾,一開始說明他錯綜複雜的身分,就等於說明了他們國家民族歷史的複雜性,非生長在當地的人是無法輕易了解的。自一九四八年以色列政府成立後,巴勒斯坦人就逐漸在國際論述上失去了聲音,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巴勒斯坦作家開始寫作,以此向世界宣示他們的身分及歷史。這也是他一直要繼續創作下去的動力及目標。

【2005/12/05 聯合報】




伊斯蘭作家小傳
【吳婉茹/整理】

穆罕默德‧舒卡爾(耶路撒冷之巴勒斯坦作家,1941-),小說家、兒童文學作家。舒卡爾的創作包括十部小說,十四部兒童文學,如《晚間悲傷的狹小空間》(小說,2005),《小國王》(兒童文學,2004)。作品被譯成數種語言,包括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1991年約旦作家協會短篇小說獎得主,並於2004年在約旦的安曼和2005年在巴勒斯坦的拉馬拉舉行的第六屆和第十屆書展上獲得榮譽。


加桑‧察灘(巴勒斯坦,1954-),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出生於伯利恆城附近的比查萊。他曾在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和突尼西亞等國家居住,現定居巴勒斯坦的拉馬拿。已出版《誘惑山》(1999)、《炭的年序》(2003) 等十多部詩集。在拉馬拿,他創辦了「詩之家」,擔任主席。近數年來亦在該區及波斯灣創辦了多種文化刊物。目前他為巴勒斯坦文化部、文學及出版組總監。


哈桑‧達歐德(黎巴嫩,1950-),小說家、記者。生於黎巴嫩貝魯特。現居於貝魯特,目前在貝魯特報章Al-Mustaqbal、文化副刊Nawafez擔任總編輯。他對阿拉伯世界政治事件、文化活動的評論,常獲歐洲報章刊載。已出版兩部短篇故事集和七部小說。常從社會邊緣人士的視角來敘述故事。小說《企鵝之歌》,被認為是「1998年度黎巴嫩最佳作品」。


敦雅‧米卡埃爾(伊拉克,1965-),詩人。在伊拉克享有盛名,作品風格創新,題材諷刺而有顛覆性。已出版《海浪的日記》(1995)、《差點兒便是音樂》(1997)等四本詩集。近作〈這場戰爭多勤奮〉(2000) 榮獲PEN的英譯獎。2001年她榮獲聯合國人權寫作自由獎。獲巴格達大學英國文學學士,在美國密西根州的韋納州際大學進修近東研究碩士學位,現職阿拉伯語語文教師。


西多克‧司雷格奇(印尼,1965-),詩人、小說家、編輯。生於印尼爪哇的村莊。目前擔任雅加達尤坦‧卡宇社區中心文學與戲劇館館長,兼任《卡蘭姆》文化雜誌編輯。已出版著作多部,包括詩集《野蠻結合》(1994)、《仙果》(2005)等,以及小說《鍛煉飛鳥》(2004)。2000年榮登《亞洲週刊》名人風雲榜,被列為當年度亞洲二十位「千禧年社會與文化領袖人物」之一。


艾哈邁德‧艾拉迪(埃及,1974-),小說家、記者。一位名滿埃及、享譽國際的年輕作家。他的創作包括小說、劇本和情境喜劇。2003年他發表了小說《成為阿巴斯‧阿布德》,該書為開羅美國大學兩次研討會的主題,其英文版本將於明年秋季由開羅美國大學出版。艾拉迪曾多次在加拿大的阿拉伯語報紙《明日世界》上發表文章,現正為《艾多士杜爾》周報一政治漫畫專欄執筆。


泰格蕾德‧納賈爾(約旦,1951-),兒童文學作家,現居約旦首都安曼。納賈爾用阿拉伯語創作了二十八本兒童繪圖故事。其中一本被譯成英、法兩種語言。另有一篇改編成阿拉伯版的動畫片《芝麻街》。她的作品常用作學生的課外讀物。曾任一家兒童文化中心的出版部主任,1995年創辦阿爾薩瓦(Al-Salwa)出版社,任社長,兼任教育顧問。

【2005/12/05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