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的方式,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才看兩頁,眼皮便忍不住下垂,悠悠見周公去的人;一種則是從頭到尾,逐字不漏,讀完整本刊物才稱心如意的讀者。

無論是那種極端,或一般讀者,只要接觸《經濟學人》,印象最深刻,最喜歡和最受不了的,可能非其寫作體例莫屬了。沒有一份新聞刊物的寫作,可以像它一樣,連續三行半寫下來,沒有斷句,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堅持不具名 部落格亦如是

《經濟學人》不但在書寫上有自己的體例(house style),在媒體爭相邀集名筆,所謂名家寫作的今天,更是極少數堅持不具名報導的刊物。目前在英國報章雜誌裡,除了另一本以調查報導見長的「私人眼」(Private Eye)外,不具名的風格,已經絕種。

自一八四六年成立以來,《經濟學人》雖然跟著數位化時代來臨的腳步行進,新近設立了兩個部落格,但在編採寫作風格上,不動如山的意志,於此可見。

令人更好奇和意外的是,在全球平面媒體一片景氣低迷中,過去十年,《經濟學人》的發行量,每年卻都以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九間的比例上升。目前,《經濟學人》的發行量為一百一十三萬多份,比十年前上升了百分之八十七。預料這個數目,到今年二月統計時,還將上揚。

北美發行量 英國本土三倍

從其發行分布,不難發現,為什麼公認這本在倫敦市中心編輯的刊物對華府的影響力,超過「時代雜誌」和「商業周刊」?《經濟學人》在北美的發行量佔其總發行量的百分之五十三,是英國本土(百分之十四)的三倍之多。其在歐陸的發行量佔總發量的百分之十九,亞洲(太)區域為百分之十一。

一本在倫敦編輯的周刊,憑什麼可以在全球平面媒體低迷中,獨樹一幟,屹立不搖?《經濟學人》的編輯哲學和秘密是什麼?它隱藏在倫敦聖詹姆斯公園後面,夾雜於私人俱樂部雲集的Pall Mall和專買紳仕服飾用品 Jermyn st 間的編輯總部,是如何決定每期的封面故事和定稿的呢?《經濟學人》新任總編輯米克史威特(J. Micklethwait)日前在一個私下場合,透露了這本一百六十年英國老刊物的傳統精神、編輯作業,以及未來規畫。

身為第十六任總編輯,現年四十四歲的米克史威特強調,歷任總編輯的作風和原則就是低調。他們只有在離職撰寫告別信時,才具名與讀者說再見。這樣的風格,百餘年未變,並延伸到其作者群。

社區性編採 沒有個人主義

米克史威特指出,《經濟學人》目前有七十名記者和編輯,並有計畫的增派駐外特派。但是編採過程則是一種「社區性的編採」關係,《經濟學人》的記者要參與編務,編輯也要寫稿,沒有任何個人對自己撰寫、報導在該刊物的文章擁有智慧財產權,版權一律歸屬《經濟學人》。

「《經濟學人》是一個招牌」,米克史威特說,在這個品牌下,沒有個人主義,只有集體責任和榮辱。進入這個「社區」裡,首先要磨練的是寫作品質。除「使用好的英文寫作」外,《經濟學人》同時講求報導格調,例如不稱美國卡特總統為「花生農夫」,對小布希可以嚴厲批評,但不說他是「德州佬」。

《經濟學人》迄今仍然採取傳統的編輯核稿作業程序,「一切都很人工化」。因為文稿不署名,代表的是共識立場,編輯時反而可以沒有負擔,全然放手修訂。

定位觀點報 提供思考方向

至於編輯策畫,每周五出刊的《經濟學人》不以雜誌自居,而以「周五觀點報」(Fridayviewspaper)定位。它不是替一周發生的新聞做總結或歸納,而是告訴讀者,在這些事件中,什麼是大眾「真的」必需知道的,以提供其他思考方向和討論空間。

每周一上午召開的編採會議上,決定當期封面和主題。儘管它是一個親商業、中間偏右立場的刊物,它推崇雷根和佘契爾夫人,甚至支持越戰和伊拉克戰爭,米克史威特說,《經濟學人》真正最感驕傲的傳統核心,仍是其「古典的自由傳統」。  每當編輯會議出現歧異,最後大家總會繞著「自由派會如何處理這個議題?」思考辯論。從早期反奴隸制度、主張廢除死刑,支持同性戀婚姻到後九一一,推動關閉關達那摩監獄,《經濟學人》走的都是自由派路線。

不怕激怒讀者 鼓勵辯思機會

最近一期探討有機食品未必有利於環保的議題,曾大大激怒環保團體。對此,米克史威特說,《經濟學人》在選擇和決定題材時,不會為挑釁而挑釁,但非常樂意讓讀者感到不舒服(happy to discomfort readers ),創造鼓勵討論和辯思的機會。

平面媒體在數位化的時代裡,是否只有消退一途,從《經濟學人》的例子看來,看來還未有定論。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7012800068,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