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高」應否興建,爭議多年,近日在政策上以有勢在必行的氛圍。花蓮地方超過八成的民意一直是花蓮地方政治人物促建蘇花高的最主要依據,因此,這個問題其實有兩個層面值得關照:一個是有關環評法規上的問題,另一個層面則是台灣整體和花蓮地方未來發展的問題。

就環評法規而言,在台灣實行迄今似乎演變成社會大眾「相信」和「不相信」環評法兩個極端。每次一件開發案通過環評以後,反對開發的人,多半質疑環評過程的公正性;而開發單位則堅持其專業的信念,認為依著環評報告的改善對策,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可以「平衡」的。

環評過程的公正性,其實受限於目前的環評法所依賴的各級環評委員會,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在資訊、時間及專業上真能充分符合大家對專家的期盼。依目前的作法,由多年來環評委員更換的速度即可知道,當然是有問題的。

而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可以「平衡」的信念,則是更根本的錯誤認知。著重實證的科學(環境工程學),在環境管理上是有著根本的問題。環境保育的科學管理起源於進步主義:相信公正無私且有專業訓練的官員能夠解決自然資源的濫用與破壞;只要運用科學知識,一定可以找到經營管理的一個最佳方方案。

不過,環境與生態科學現在的認知是,任何自然資源或環境的經營決策都是試驗,我們要預期所採行的經營措施都可能會有意外的結果。面對不確定的風險,經營的策略必須保持彈性、持續監測,並依據監測的結果,調整經營的措施。因此環評報告的改善對策,是必需再經過檢驗的,而且最好還能夠有恢復的措施與恢復的可能性。若依環評報告書的精神,原先也有這一層思維,所以才有替代方案的評估,只是目前陷入「一定可以找到經營管理的一個最佳方方案」的謎思之中,替代方案多半先已下了結論。

蘇花高的爭議原本應該是一個契機,有機會在花蓮開啟以論壇的方式,讓一般民眾藉以獲取更多的知識訊息,再來決定蘇花高是否真正能達到花蓮人的發展願景,成為藉由環境影響評估的爭議,導向公民論述的契機,結果卻發展為地方政治人物操弄民意、與環保團體之間的衝突;公民論述更被一些政治人物急切的以三場匆促舉辦的「辯論會」草草應付過去。

蘇花高速公路固然是中央政府對花蓮民眾的承諾,也是某些花蓮人從小的夢,緩建與不建當然成為花蓮人對中央政府憤懣,但是這種情緒其實不見得代表花蓮人地方自主意識的思維。

由於幾十年來地方財政資源的匱乏,導致地方政府建設處處仰賴中央的補助,造成了地方公部門中的技術官僚們迎合上級補助機關喜惡的惰性,政治人物以向上級爭取更多的建設經費,做為主要的政見,並長期讓選民覺得爭取到就是成功,緩建與不建就是食言,至於蘇花高會為花蓮帶來什麼樣的發展或破壞?相關知識訊息卻從未被政治人物具體論及。

而毫無利益動機的不贊成蘇花高人士,似乎都被視為「外來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偏激的環保人士」等刻版印象,成為抨擊的對象。這樣的民意,是政治人物怠於告知與溝通所形成的假象,如果每位花蓮人都知道蘇花高帶來的生態不可挽救破壞,以及觀光客將呼嘯而過不停留,或許會有不同意見。

由台灣整體的發展而言,臺灣生存環境的彈性與社會的適應力已逐年喪失,全球變遷造成氣候變異度增加(豪雨與乾旱增加),中央政府對台灣的可持續發展,應該要有一個長遠的政策。

這次的東部交通政策環評,應是提供行政院由台灣整體的發展來思考的參考,而不是只給交通部參考;「蘇花高」興建的決策不應該由交通部與環保署來決定,行政院長才是決策者,必需對台灣未來的永續發展扛負全部政治責任。

(作者為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Print/0,4634,110514%20112007012000297,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