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頗受歡迎,卻備受爭議的一齣戲。戲的大要如下:

威尼斯有個年輕人,名叫巴薩紐,為了籌措經費,好到貝兒芒追求富家千金波黠,求助於富商安東尼。安東尼一時拿不出這麼大筆數目,只好轉向猶太人夏洛借貸周轉。契約上寫明,如果三個月內無法還錢,夏洛可以索取安東尼身上的一磅肉作為賠償。

結果巴薩紐順利贏得了波黠,但是安東尼無法於借期內還錢。波黠得知這個消息,當即決定讓巴薩紐攜帶巨金回威尼斯拯救安東尼。她自己則和侍女尼麗莎假扮男裝,冒充法學博士,趕赴威尼斯法庭,參與斷案。

在法庭裡,化名包沙哲擔任法官的波黠多次要求夏洛以慈悲為懷,但夏洛堅持要依法執行契約。波黠終於同意,但是,正當夏洛要動刀之際,她提出了警告︰夏洛可以割安東尼的肉,但是必須不多不少,恰恰一磅,並且不得流安東尼一滴血。夏洛終於頹然離開法庭。

退庭之後,巴薩紐把波黠給他的定情戒指送給「法官」包沙哲,以為答謝。回到貝兒芒,波黠為了那只戒指大發雷霆。尷尬的安東尼再度做保,保證巴薩紐今後絕對不會背誓。

討論這齣戲,一般都會觸及階級對立、婦女地位、宗教和族群衝突、法律與正義;論者的目光多半特別聚焦於法庭那一景,不僅因為上述主題匯聚在那裡,並且因為這齣戲雖然名為喜劇,它的主軸卻似乎愈來愈向悲劇發展──主角安東尼面臨必死無疑的刑罰。一直要到上了法庭,經過了一番周折,才完全翻轉過來。其中最震撼人心的要算波黠在庭上那出人意表、石破天驚的補充判決──

且慢,還有別的話要說。

這張契約卻沒有說給你一滴血。

白紙黑字明明寫的是「一磅肉」。

照契約來吧,你就拿走你那磅肉,

但是割肉的時候,如果你灑了

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和家當

根據威尼斯的法律都要被沒收,

交給威尼斯充公。

(4.1.298-305)

面對這晴天霹靂的補充判決,夏洛一步步退讓,直到傾家蕩產,還險些賠上性命。波黠在此劇的關鍵地位可想而知。

到底波黠是什麼時候想到這條「威尼斯的法律」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助於理解安東尼-巴薩紐-波黠之間的三角關係,從而直接關係到這齣戲的詮釋。

1.是量罪 還是入人於罪?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波黠急中生智的神來之筆,但是這不僅太過驚險,也十分牽強:主角安東尼的性命不應該是僅僅靠著運氣得到保存。

波黠其實有備而來。除了她個人的機智慧黠,她有個真正的法學博士親戚貝拉瑞歐,造詣深厚,是公爵諮詢的對象。波黠派人從他那裡取得的,不會只是一封介紹信而已,還有審理本案的相關法令與種種建議(一如她手持的介紹信所言)。無論如何,波黠進法庭之前,必定已經知道,按照法律(至少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割肉不包括流血(姑不論這種法律是否合情合理)。

若是這樣,她故意不在開庭之初就把話說清楚,反而要替安東尼求情,懇請夏洛「法外開恩」,分明是在演戲(事實上她已經扮了男裝──等於穿了戲服──假冒法學博士),製造懸疑氣氛,好使後來的翻盤更加戲劇化。莎士比亞筆下的波黠花了許多工夫,苦口婆心的跟夏洛大談慈悲的道理︰

慈悲之心並非出於強迫。

它像柔和的雨自天而降,

落到下界,有雙重的福分:

既造福施者,也造福受者。

這在權勢之人最有效力。

它適合在位的君王,勝過冠冕。

權杖顯示凡間權柄的力量,

乃是敬畏和威儀的表徵,

因此君王受人畏懼、害怕;

然而慈悲高過權杖的威勢。

它坐在君王內心的寶座,

乃是上帝本身的一種特質。

世間的權力若要比擬上帝,

須以慈悲搭配公義。因此,猶太人,

雖然公道是您的訴求,您要考慮:

一味的追求公義,我們誰都不能

得到拯救。我們都祈求上天慈悲,

同一篇祈禱文也教我們為人處事

要悲天憫人。

(4.1.177-95)

我們可以說,波黠藉著這一段著名的台詞,做球給夏洛,好讓他有個下台階,表現仁慈之心,拿銀子放人。這是往好處想。

另一方面,既然夏洛堅持要取安東尼的肉,正好顯示出他的毫無人性,因此,隨後的判決,也就不至於太過分。整個判案過程猶如一齣「量罪記」︰夏洛怎樣對待安東尼,波黠也同樣對待夏洛。(然而,以莎士比亞當時的宗教觀,改信基督教乃是夏洛獲得永生的唯一途徑;逼他改宗,其實是拯救了他的靈魂。這和現代人信仰自由的觀念大不相同,我們今日讀此劇,不得不察。)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問︰為什麼波黠每每在勸阻夏洛之後,又似乎鼓勵他堅持拒絕拿錢走人?例如在前段引文之後,波黠接著說︰

我說了這許多,

無非想勸你不要堅持討回公道,

你若執意如此,執法如山的威尼斯法庭

必須做出不利於這商人的判決。

(4.1.195-98)

巴薩紐苦苦哀求她法外開恩,「為一樁大大的善,做一件小小的惡,/不讓這殘酷的魔鬼一意孤行,」波黠回答得斬釘截鐵:

這不可以;威尼斯沒有任何權力

可以改變已經確立的律法。

那會記錄成為一項先例,

將來多少非法的勾當會

援著此例接踵而來:這不行。

(4.1.211-15)

充分表現她是個恪遵法律的人。波黠第二次的勸說繼續動之以情,但是仍然絕對以法律為先:

欸,這契約過期了,

根據法律這個猶太可以要求

一磅肉,任他在那個商人緊貼他

心臟的部位割下來。大發慈悲吧:

收下三倍的錢;叫我把這契約撕了。

(4.1.223-27)

但是在夏洛「依法行事」的堅持下,波黠似乎已經無「法」挽回安東尼的命運。此後庭上的對白如下:

波黠 好吧,就這麼辦:

您唻安東尼啀必須準備敞開胸脯挨他的刀。

夏洛 啊尊貴的法官,啊青年才俊!

波黠 因為法律的意涵和精神

跟這張契約書上面所記載

違約當受的處罰完全符合。

夏洛 對極了。啊智慧而正直的法官,

你看起來年輕,卻那麼的老練!

波黠 因此您要坦開胸膛。

夏洛 對,他的胸部。

契約這麼寫的,對吧,尊貴的法官?

「緊貼他心臟」:一個字都不差。

波黠 確實如此。這裡可有個秤來秤肉的重量?

夏洛 我已經準備好了。

波黠 夏洛,您出錢,找個外科醫師來,替他療傷,免得他因流血而死。

夏洛 契約書上可有提到這一點?

波黠 是沒有這樣明講,但有什麼關係?

您這樣子行善事也是好的。

夏洛 我找不到,沒有寫在契約上面。

波黠 至於您,商人:您有什麼話說?

(4.1.237-56)

看戲看到這裡,觀眾一定覺得安東尼必死無疑,因為波黠已經要他立遺囑了。夏洛更是以為勝利在望,殊不知這是波黠的「量罪」計謀。如此看來,波黠豈非有誤導夏洛之嫌?

2.安東尼-巴薩紐-波黠的 三角習題

接下來的一小段話裡,安東尼表明了他的心跡:

幾句話而已;我已經有心理準備。

咱們握個手,巴薩紐。永別了!

……

替我向您可敬的夫人致意。

告訴她安東尼喪命的過程。

說我多麼愛您,蓋棺論定替我美言;

故事說完之後,請她來評斷

巴薩紐有沒有被人愛過。

(4.1.257-70)

巴薩紐也以同樣深摯的情感回應說:

安東尼,我已經娶了妻子,

她的可貴如我自己生命一般;

但我的生命、我的妻子,加上全世界,

在我眼裡都不如您的一條命。

我願拋棄一切,對,用那一切

獻祭給這個魔鬼,來拯救您。

(4.1.275-80)

然而,重要的是巴薩紐的新婚妻子波黠的看法。身在法庭親耳聽聞這兩個男人的真情告白,她作何感想?她的反應如何?我們聽見她立刻接著說:

尊夫人不會為此感謝您的,

要是她在場聽見您這樣的奉獻。

(4.1.281-82)

顯然波黠不認為這兩個男人之間的關係純真無邪。莎士比亞跟著又讓瓜添諾和尼麗莎說了類似的對白(286-90),更加深觀眾對這個問題的印象。

這齣戲近年來有多場重要演出,都把安東尼和巴薩紐的情感定位在同性戀或雙性戀。筆者曾經為文指出,安東尼給巴薩紐的信函(3.2.315-22),使波黠起了警覺之心,從而決定親自前往威尼斯一探究竟,看看安東尼究竟何許人也,看看他跟自己新婚但尚未圓房的丈夫究竟是什麼交情;而她在法庭上親眼所睹、親耳所聞的,幾乎已經證實了她最擔心的疑慮。剛剛才冒過一次選婿風險的波黠,不希望才要開始的婚姻將來會出任何差錯,自是情理之中。聰明慧黠的她,便在救回安東尼一命之後,設計了戒指風波,回到貝兒芒家裡逼安東尼再度出面擔保,順利解決三角習題:

安東尼 我敢再一次擔保,

以靈魂抵押,保證您家老爺

今後絕對不會故意打破誓言。

波黠 那您要當他的保人。把這個給他,

叫他比以前那個更小心保管。

安東尼 看著,巴大人,發誓保守這個戒指。

(5.1.250-55)

上一回安東尼以肉體替巴薩紐做保貸款,這一回更以永生的靈魂做為抵押。波黠自導自演的這齣戲,鬧了大半天,大概就為了等安東尼的這句保證。波黠這樣做,不只是讓這齣戲更為討喜有趣,而是要藉此教訓丈夫,並且讓安東尼知難而退,以確保自己的婚姻。

要不要借刀殺人,這才是波黠的問題

然而,在這齣戲以「喜劇」落幕之前,有過驚心動魄的場面,卻是素來受到忽略的。

且讓我們再回到法庭現場。就在波黠兩度宣布判決,容許夏洛動刀,而夏洛也準備就緒,正待下手之際,她又拋出這麼一句:

且慢,還有別的話要說。

她要說的「別的話」,就是本文開始時引用過的「割肉不得見血」的法律條文。但是回到前面提出的問題:波黠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決定祭出這個祕密武器?

波黠姍姍來遲、十足戲劇化的補充判決,真的只是要給夏洛足夠的機會,讓他見好就收?果真如此,夏洛應該輸得心服口服。又或者是波黠故意誘導夏洛,使他以為自己必然勝訴,因而掉進波黠設計的法律陷阱?果真如此,夏洛也是咎由自取,正應了一報還一報的老話。

其實,法庭裡的波黠,這時候很可能正陷於一個兩難的困局:要救安東尼還是不要?安東尼是她丈夫的摯友,理當相救──更何況這是法律所許可。然而安東尼也是她潛藏的情敵,理當翦除──而法庭裡只有她自己知道如何替安東尼解套!

以往的演出,即或留意到波黠和安東尼之間的競爭關係,卻無一真正著墨於這個重要的轉捩點。1999年Trevor Nunn執導本戲,把安東尼對巴薩紐的愛界定為同性戀,而巴薩紐比較像是雙性戀者。據此,Nunn對這個判決做了一個精彩無比的詮釋。在他隨後以電影拍攝的版本裡,我們看到如下的場面:

1. 波黠宣布判決,同意夏洛依約取安東尼的肉。

2. 在法官波黠凝視之下,夏洛持刀向前,但是緊握著尖刀的雙手,卻停留在安東尼胸口之前,發抖不已,似乎無法下手。這時候,波黠一直冷眼旁觀,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3. 夏洛退後,然後磨刀霍霍、重振旗鼓,準備衝上前去。慢鏡頭的特寫顯示波黠眨了一眼,似乎是不忍卒睹。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波黠大呼:「且慢,還有別的話要說。」

4. 波黠隨即拿起桌上的法典,迅速找到相關的解套條文。

5. 打贏官司的波黠,絲毫沒有愉悅的表情,反而十分沮喪。

這種安排傳達的是什麼樣的信息?

第一,波黠原本要她的新婚夫婿攜帶鉅款來威尼斯,為的是設法救安東尼一命。她來法庭,也是有備而來,知道透過法律條文的解釋,可以為安東尼脫罪。但是,她在法庭裡看到了安東尼和巴薩紐流露的不只是真情,更是真愛,便改變了心意。由於全場除了她以外,人人都預期安東尼必死無疑,她正好借夏洛的刀殺安東尼,除去心頭大患。

第二,夏洛雖然口口聲聲要求依約行事,似乎迫不及待想要幹掉安東尼,但是,真正讓他殺人,尤其在眾目睽睽之下,他還是有所猶豫。這一點當然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包括波黠,甚至夏洛自己在內。夏洛因此也獲得些微正面的形象。

第三,波黠看到夏洛尚存的一點人性,她心中的慈悲心也被喚醒了,當下決定還是要救安東尼。因此,當夏洛要做第二次攻擊的時候,波黠立即喊停。

第四,安東尼終於獲救脫險,但,對波黠而言,這個問題人物終究需要解決。因此才有後續的戒指風波。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現在大家知道的真相不僅是波黠以她的法學知識救了安東尼一命,更是她原本不想救安東尼,反而準備借刀殺人。明乎此,安東尼和巴薩紐都已經知道,他們的親密關係已經結束,別無其他選擇了。

Nunn導演這一幕戲沒有添加任何文字,而是在字裡行間悟出弦外之音,詮釋安東尼-巴薩紐-波黠之間三角關係的絕佳方法。「且慢,還有別的話要說」:那「一眨眼之間的決定」乃是本劇最重要的關鍵時刻之一。

●本文摘錄自作者譯注之《威尼斯商人》(臺北︰聯經,2006)〈緒論〉「法庭觀察」章節。引文之後括弧內的阿拉伯數字代表劇中場次、景次,及行碼。

http://www.udn.com/2006/10/17/NEWS/READING/X5/3560895.shtml
http://www.udn.com/2006/10/18/NEWS/READING/X5/356244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