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智大學新鮮人中有三個外國留學生,兩位來自塞內加爾、一位則是來自海地。其中一位男同學,名叫馬加祿,身高一九八公分,今年就讀國際企業研究所。瘦瘦高高的他,走在人群當中,猶如鶴立雞群,加上一身黝黑的膚色,實在很容易引人側目。

因為馬加祿唸的是國企所,可以算是我系上的學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他談天說地,才知道馬加祿生長在一個書香世家,父母都在學校裡教授英文。從小,馬加祿與其他孩子一樣,進小學、中學讀書,但課餘時間多半花在書本上,很少有機會出去見見世面。當他跟我提及自己從來沒去過其他的非洲國家,台灣是第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他甚至連獅子、蛇、叢林都沒親眼看過!我驚訝之餘,當下邀請馬加祿改天去台北市立動物園走走。

高中畢業後,馬加祿順利進入一所位於塞內加爾首都的私立大學,在四年內他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企管與英語的雙學位。他還很自豪地說,班上有來自全非洲最優秀的學生,如果包括外國人,他是以第四名畢業;如果只算塞內加爾人,他則是第一名呢!馬加祿也提到,在非洲,塞內加爾雖然教育普及率很高,但比起一般已開發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他從小認真讀書,努力求得更高的學位,目的就是希望改變現狀,包括自己與家人。

這一次來台灣求學,馬加祿心懷感激,因為中華民國政府頒發的「台灣獎學金」,使他能夠順利成行;也因為這筆獎學金,讓他可以順利來台就讀。迄今,馬加祿已經在台灣待了兩年。去年他在台師大修習中文,也藉此接觸了多采多姿的中華文化。台灣人給他最大的印象是「工作認真」、「友善」、「和諧」,在馬加祿家鄉,塞內加爾人多半整天無所事事,在街上游蕩,毫無生氣與向上的動力。他深信,唯有教育,才能改變這一切;唯有增加學識涵養,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台塞邦誼一向友好穩健,但天有不測風雲,今年十月二十五日塞內加爾不預警宣布與台灣斷交,造成的外交風暴至今仍餘波蕩漾。兩天後,我與馬加祿談到此事,他帶著失望的語氣說,因為經濟上的拮据,可能無法完成在台灣的碩士學位。

我很驚訝地問到為什麼?他說,他們這群外籍學生,尤其來自一般人眼中的「第三世界國家」,之所以會選擇到半個地球外的台灣讀書,主要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針對來自邦交國之學生,提供一筆「台灣獎學金」,使他們在學費、生活費上無後顧之憂。不過,現在塞內加爾與台灣斷交,我國政府也可能停止這筆款項的補助,因此,馬加祿與他的同學們因為經濟上的短缺,在明年一月可能就要輟學返回塞內加爾。

聽到這消息,我的內心感到難過與惋惜。兩岸的政治角力,竟波及無辜,馬加祿與他同學無端捲入外交鬥爭的漩渦。他們三人千里迢迢來台灣深造,因為台塞斷交,下學期的學費、生活費可能就告吹,來台灣留學之夢也將破碎了,怎麼不教人扼腕歎息呢?

我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夠考慮比照一九六四年處理台塞關係的模式,再次讓「政治歸政治」,而「教育歸教育」,使馬加祿等人能夠繼續留在台灣深造。政府此一德政,一方面可嘉惠馬加祿等三人,另一方面也可爭取塞國人民的友誼與支持,好「為將來的政治翻盤做準備」,並為我國推動「教育外交」開啟另一扇窗。 (作者為元智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