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這個科學與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幾乎已達到「只要想得到,就有可能會實現」的地步,也因此間接地練就了現代人「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不奇怪」的能耐。縱使如此,如果看見貴報十一月八日「英專家擬創造半人半獸」這般的科學新聞標題,恐怕還是會引來多數閱聽大眾的一陣驚呼。

這是一篇關於生物科技技術研究的報導,一般閱聽人如果光看標題,建構出來的畫面應該會是如電影《魔戒》中那些半獸人的形象一樣,可能是「人面獸身」、「獸面人身」抑或是「人獸混合體」般的猙獰、恐怖面貌。

但是如果深究這篇報導的內容,卻可以發現,生物學家所嘗試創造的,其實是一個九十九點九%來自於人類,零點一%來自於動物的胚胎。並且該報導的開頭,其實就已言明:「……科學家的目的當然不是要創造半人半獸的驚世怪物」。既然如此,為何又會出現如此的標題呢?

不論國內外,科學新聞的相關報導,最常被譏諷的是「以印象取代內容」的弊病。也就是說,相關報導的觸角較少著重於科學研究的實際進行內容或過程,而是側重在操作民眾對於相關科學議題的印象,可能是崇拜的、敬畏的,抑或是恐懼的。

例如,許多關於癌症或是傳染病的報導,媒體常會利用閱聽人急於獲得解答的心理,透過設計,設法激起讀者的興趣及期待。但是當該議題熱度稍減時,報導可能又會急轉直下地快速往另一個極端方向發展。所以我們不時會看到關於AIDS的治療、潛在能源的開發、疾病的基因治療等議題,偶而就會有樂觀的報導,儼然是另一個美麗新世界的再生;但是就在不久後,就可能迅速地光環退去,甚至消失匿跡,取而代之的,可能又是個截然不同的壞消息。

在每一次的報導中,事情似乎少有連續性,也少有邏輯脈絡可循。閱聽人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印象更迭中,不斷地被強化的科學的權威及斷然,也在一次次的驚悚效果中,不斷地消費科學意象背後的虛張與浮誇。大閘蟹的報導是如此,電磁輻射的報導亦是如此……。

近代科學的發展,在決定論的基底下,其實亦伴隨著諸多不確定性,有時研究結果是建立在許多變因的控制或是邊界條件的配合。但是如果依據現今媒體的報導手法,民眾恐難以理解其中的過程及推理的限制,但卻足以形成一種對於該科學事件的膚淺印象,阻絕了議題的真實意義。

依據近代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孔恩(T. Kuhn)的詮釋,科學其實具有明顯的「典範」特質。如果要針對科學事件的內容進行評析,恐怕就需要對於當代科學的典範有所認識。但是,我們一開始就透過教育體制的分流,將新聞工作者劃歸為廣義的「人文社會組」人才。如此一來,我們將新聞從業人員的養成,阻絕於科學典範的洗禮之外。而最後能夠進入新聞產業,並具備科學知識背景的記者,常常變成是體制外偶而出現的零散火花,可遇不可求。如此便無法形成一種進步的論述,亦無法對於整體科技社會的報導品質有所提升。

在這樣的生態下,我們的媒體常常難以直接面對每天都會出現的科學/科技相關議題。也無怪乎,我們對於一位在物理學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華裔科學家,總是停留在「八十二歲娶二十八歲」的八卦印象中。於是乎,這些科技議題核心外的餿水,就堆疊成我們每天都會看見的科學新聞。

如果我們能從教育體制上重新思考此一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終會有機會窺見「半人半獸」背後那九十九點九%的人類。(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4+112006111000298,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