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11.11  中國時報 李遠哲早有定見 林義雄動見觀瞻 何榮幸、蔡慧貞、高有智/新聞幕後

據了解,早在八月初李遠哲與施明德餐敘時,即已流露「扁應在大我與小我間做出抉擇」態度,但直到近日李才有感於以巴苦難歷史而撰寫公開信;而與李頗有淵源的某位政務委員將此訊息告之蘇貞昌後,蘇擔心扁誤會其與李遠哲串連,因此緊急入府向扁報告,以免敏感的扁蘇關係再生波瀾。

知情人士透露,李遠哲與部分國政顧問團成員持續交換意見後,對於建議陳總統「慎重考慮去留問題」早有定見,但由於找不到適當的切入點,因此一直未能形諸文字。

曾與施明德、國政顧問討論

施明德在八月初致函陳總統籲請下台時,曾於八月九日與李遠哲、另一位友人餐敘,當時施明德即已了解李遠哲的大體態度,甚至在其後向媒體轉述指出「如果不是擔心呂秀蓮繼任,李遠哲會呼籲扁下台」,但李當時尚未卸任中研院院長,為免影響中研院形象,因此立即否認此項轉述。

但也因為八月初就了解李遠哲意向,倒扁總指揮施明德昨日才會強調,「李遠哲心中當然有是非」,他對李遠哲發表公開信「毫不意外」。

據了解,李遠哲直到此次赴巴黎參加由「以色列─巴勒斯坦科學組織」召開的國際科學委員會,對以巴兩個充滿悲情、卻肯在錯誤中不斷反省的民族深有所感,才以此切入寫下公開信,並與部分國政顧問團成員、曾經合作的某位政務委員等人進行討論。

結果,這位政務委員在前天上午向蘇貞昌報告此項訊息,蘇貞昌與核心幕僚研判事態緊急,在扁蘇關係相當微妙的此刻,若府方得知「行政院早已知情但未報告」,恐將誤會蘇貞昌與李遠哲有所串連,因此蘇貞昌決定立即進府向扁報告,以免徒增猜忌,這也是扁蘇會僅僅十分鐘就結束的關鍵。

蘇掌握訊息 進府向扁報告

據了解,府方獲知李遠哲即將發表公開信後,緊急邀集數位黨內核心入府密會,研究因應策略,並試圖與人在巴黎的李遠哲取得連繫,顯示對於李遠哲公開信的高度重視;府方雖無法直接連繫上李遠哲,但研判李的遣詞用句應不至於過重,府黨應該尊重、善意看待並低調回應。

由於李遠哲心意已決,前日傍晚相關人士即已連繫媒體將有「重量級人士發聲」,其後李遠哲公開信在晚間發出,李遠哲並關心媒體是否全文刊登以忠於其原意,顯示李遠哲對於此次隔海發聲的重視。

至於李遠哲發表公開信的後續效應,相關人士強調,李遠哲當然知道民進黨已經做出保扁決定,但重要的是「相信民進黨人士心中仍保有主體意識」,民進黨人士現階段雖然「封口」,但李遠哲公開信勢必增強四大天王、改革派的主體意識,「相信這種主體意識會在適當時機浮現」

此外,據了解,國務機要費案起訴後,民間友人、黨政人士曾與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接觸,當時林義雄認為,在民進黨尚未做出明確決定前,他不願意介入表態影響結果,如今民進黨態度已定,林義雄是否會呼應李遠哲的公開信發表意見,台北政壇正密切關注中。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1+112006111100005,00.html



2006.11.11  中國時報 拖延策略擺明心虛了? 楊肅民/特稿

針對陳瑞仁檢察官起訴國務機要費案,民進黨團主張對總統的刑事豁免權要提出聲請釋憲,只是聲請釋憲一定會拖延審判程序的進行,那麼陳水扁總統「一審有罪就下台」的條件說,就幾乎篤定可以拖過二○○八年五月廿日,實在沒有必要再使「暗步」,機關算盡,只會讓人覺得陳水扁心虛。

過去原本只有對確定或終局裁判所適用的法律或命令發生牴觸憲法之疑義,可以聲請釋憲;其次是最高法院或行政法院就其受理的案件,對於所適用的法律或命令,確實有牴觸憲法疑義時,得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聲請大法官解釋,其他不符合規定,都會被大法官駁回不受理。

國務機要費案甫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移審法院後,被告等當事人是可以提出要求,以有違憲疑義聲請大法官解釋,不過,先決條件是要能說服受命法官,讓他「對於應適用之法律,依其合理之確信,認為有牴觸憲法之疑義」,受命法官才會裁決停止訴訟程序,並提出聲請理由書,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解釋。

如無法讓受命法官確信有違憲疑義,案件就會繼續審理,另外,如大法官審查認為不符合規定,就會決定不受理,法官就得裁定續行審理,若認為應予解釋,就會提會討論,最後作出解釋。

不過,這段期間可長可短,如果大法官真的受理,就算以有時效為由「插隊」,以最快速的總統府補提大法官憲政爭議案為例,也要將近一個月左右,慢者可以拖好幾年。

民進黨為了使出「拖字訣」,任何機會都不放過,但是這樣以程序手段來拖延訴訟,如果不是心虛,何必如此?搞暗步、耍小手段,只會讓民眾越反感。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1+112006111100014,00.html



2006.11.11  中國時報 傳萬海少東送對錶 珍拿去換鑽戒 黎珍珍、蔡慧貞/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雷倩前天在立法院指出,扁嫂是拿友人贈送陳致中夫婦的名錶,兌換更高價的鑽戒,並以SOGO禮券補差價,才會出現買百萬鑽戒卻只報二十七萬元禮券的奇特行為。昨天TVBS更進一步報導,贈送陳致中夫婦名貴對錶當結婚賀禮的友人,是萬海集團少東陳柏廷。

就媒體報導總統夫人吳淑珍為何購買百萬鑽戒只用廿七萬餘元SOGO禮券,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李南陽表示,因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總統府不評論司法案件。

雷倩是在司法委員會質詢時,根據民眾的檢舉,提出這項「名錶換鑽戒」的說法。雷倩昨天透露,檢察官陳瑞仁已經詳查過此事,因為向她檢舉的民眾曾被陳瑞仁約談過,陳瑞仁要求被約談者絕對守密。她表示,檢舉人並沒有告訴他買錶送陳致中夫婦者的名字,她只知道是一位企業少東。

昨天電子媒體進一步報導,當時在Tiffany買下對錶的企業少東,就是萬海航運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柏廷。陳柏廷是萬海企業第三代,本是第二代陳朝亨之子,從小過繼給伯父陳朝傳。民進黨執政後,陳朝傳曾任無給職國策顧問,陳柏廷也因這層關係,和第一家庭建立交情,獲邀參加陳致中的婚禮。

媒體報導指出,一位Tiffany離職員工的友人透露,當初陳柏廷在Tiffany買了對錶送陳致中跟黃睿靚當結婚禮物,價值是一百零五萬元。但吳淑珍不喜歡,想更換,後來看上那只一百三十二萬元的鑽戒。吳淑珍以二十七萬元的SOGO禮券補差價,因此是在中山店下單,但在SOGO店結帳。

媒體報導,正因為吳淑珍是拿友人送的對錶去換鑽戒,所以才會出現買百萬鑽戒卻只用二十七萬元禮券的情形,這筆錢最後也都申報了國務機要費。而當初買對錶的單據可能還在萬海那裡,所以吳淑珍也只能申報這二十七萬元。

陳鳳英/台北報導

外傳國務機要費起訴書中出現的一百卅二萬Tiffany鑽戒,起始源頭是萬海航運副董陳柏廷在陳水扁兒子陳致中結婚時致贈一只Tiffany手錶,後因第一夫人吳淑珍不滿意自行換成鑽戒。對此一說法,萬海發言人李炫宏副總昨晚不願多談,僅表示不知道此事,也沒有評論。而根據TVBS的報導,向陳柏廷秘書求證得到的答案是,送禮物的應該不只董事長一人,但沒有證據的傳言,他無法多說。

陳柏廷掌管整個萬海集團的航運事業,年紀雖已四十,卻還是個黃金單身漢。為謝絕媒體採訪,公司警衛下達「逐客令」,由上到下都噤聲。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1+112006111100018,00.html



2006.11.11  中國時報 邱毅再爆 陳幸妤存款6億 陳致中擁豪宅?真偽難辨 林諭林、黎珍珍/台北報導

總統千金陳幸妤也有海外帳戶?國民黨立委邱毅繼指控陳致中擁有鉅額海外存款,昨日再指陳幸妤也可能以「Xin Yu Chen」為戶名,在波士頓的美國銀行開戶,至九月廿三日為止,存款金額至少達一千八百五十萬美元,折合新台幣達六億一一八二萬元。

不過,針對陳幸妤帳戶,邱毅僅出示一張疑似對帳單的文件,文件雖顯示戶名、住址、帳戶金額,但看不出來自美國銀行,也無法辨別資料真偽。

對於外界質疑邱毅提出的陳致中帳戶帳號不清,邱毅坦承,該資料「不是無價」、「是內部人士提供」,這些提供消息人士包括「銀行的、不動產的」,他手上握有六封「線民」的親筆信函,但對方可能認為擁有第一家庭海外帳戶資料「奇貨可居」,為拉抬價格,故意塗銷部分帳號數字,導致外界誤認帳號不清。

邱毅坦言,他無法斷定這兩個帳戶真的是陳幸妤、陳致中所有,他呼籲總統府正面回應相關疑點,他也將把相關資料交給檢調追查。

邱毅表示,陳致中在美國除疑有新台幣五億元海外帳戶,另根據線民檢舉,陳致中在舊金山還有一處價值約一千萬美元(新台幣三億三千萬元)豪宅,且豪宅就位於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住處旁。而他指控的依據,除線民檢舉,另取得一份疑似陳致中二○○六年的「1040」報稅表。

然而,邱毅出示的「1040」報稅表,填具內容均為手寫,任何人均可仿製,無法證明資料真偽。但邱毅表示,他的線民已允諾提供陳致中二○○五年報稅表,並附上完稅後的官方憑證;對方同時保證將提供陳致中、陳黃睿靚夫婦買賣房地產聯名簽約的文件,強調陳致中在該文件上的簽名,也是採用漢語拼音的「ZHIZHONG CHEN」。

邱毅強調,從消息來源的工作背景看來,他對線民提供的資訊深具信心。他透露,他上月不但派員前往紐約一周,直接與線民接洽,還走訪疑似陳致中開戶的紐約美國銀行,且陳致中夫婦上月廿五日赴美後,「就跟線民一直在一起。」他要求總統府公布陳致中、陳幸妤護照及兩人美國的社會安全號碼自清。

邱毅前日提出以漢語拼音為「ZHI ZHONG CHEN」的帳戶對帳單,質疑陳致中在紐約美國銀行曾存有新台幣五億四千多萬元,儘管許多疑點仍未釐清,邱毅昨再提疑似陳幸妤帳戶,盼藉兩者關連性強化說服力。

他指出,疑似陳幸妤的帳戶登記地址是「867 Boylston Street Boston MA 02116-2601」,對帳資料顯示,九月七日、八日,該帳戶分別以現金支票存入五十萬和十一萬美元;九月十一日、廿日,再分別以匯款方式,匯入八百萬和九九三萬美元,他質疑這些存款又是來源不明的資金。

此外,針對外界質疑邱毅所指陳致中的支票存款帳戶,屬於「Nuevo Futuro checking(新未來支票存款帳戶)」,應是供拉丁美洲裔新移民使用。旅美卅年、從事投資理財業的譚先生昨致電本報表示,該帳戶推出時的確是以拉丁美洲裔人士為訴求對象,但許多華人也會開立該帳戶。譚先生並指出,外界懷疑陳致中二○○四年赴美,無法在二○○三年開戶,但據他所知,美國許多銀行行員為了拚業績,只要提出護照影本等證明文件,就算當事人沒有親自到場,也可成功開戶。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1+112006111100019,00.html



2006.11.11  中國時報 報稅表時間不對 帳戶表格式有誤 王良芬/ 紐約十日電

最新傳出的陳致中美國報稅表,以及陳幸妤的銀行帳戶支出表,時間和格式都對不上,當中存在不少疑點,以當前的電腦軟體技術,這些或可能為他人造假。

陳致中的美國國稅表上,右上方註明是二○○六年,這有違常情和事實,因為,報稅時間為明年三月十五日截止,二○○六年還沒過完,納稅人不可能收到有關報稅單,幾乎沒有人現在就完成報稅。

近年美國民眾多已經由網路,使用電腦報稅,甚少有人以手寫填寫報稅,陳致中的報稅表卻手寫為之,美國國稅局都是次年初才提供前一年的報稅表,所謂陳致中報稅表如何提前拿到,有很大問題。

在所稱的陳致中二○○六報稅表上,第五項為工作收入,金額是三千一百美元,這項款額需要雇用公司簽發的W-2稅單,陳致中今年畢業,雖可以實習身分求職,但工作收入比例不合常情。更重要的是,這僅是一份手寫的報稅表,任何人都可以拿一份空白表格填寫。

而之前所公布的陳致中的「美國銀行」支票影本,沒有分行號碼及帳戶號碼,這不符合支票標準格式,美國有許多支票公司可讓民眾上網訂購,印製支票不困難,但支票能否交換、兌現,才是重點。至於出示的陳幸妤的「美國銀行」帳戶提存活動影本,該銀行的通用格式不同,此外影本上沒有銀行分行號碼、帳戶號碼,不無令人存疑。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1+112006111100020,00.html



2006.11.11  中國時報 資料「動手腳」 如何服眾 林淑玲/特稿

即使總統與總統夫人身陷貪汙控訴之際,扁家社會觀感不佳,但指控者仍應效法檢察官陳瑞仁精神,即使大膽假設,仍應小心求證,否則形同浪費社會資源,來為個人打名聲。

就如此次,陳致中、陳幸妤相繼被懷疑擁有鉅額海外帳戶,儘管立委邱毅指證歷歷,但包括兩人銀行帳號、護照影本和社會安全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等三大可供「反向查證」資料,迄今付之闕如,強行指控難以服眾。

儘管邱毅極力逐一解釋,再拋出疑似陳幸妤帳戶及陳致中報稅等資訊,但同樣的是,這些資料均無法證明為真,所有可以追查的線索,也都在資料提供者刻意隱瞞下斷線。

首先,邱毅提出陳致中紐約美國銀行帳戶資料,但十位數的帳號,在檢舉人種種考量下,硬是少了最後一位數。

其次,邱毅稱檢舉第一家庭海外帳戶資料者,曾提出陳致中護照影本確有二種拼音,但檢舉者不願將這分護照影本公開,也剝奪查證護照真偽機會。

第三,邱毅提出陳致中報稅稅單,但稅單上的「社會安全號碼」欄位,硬是留下空白,少了這組號碼,同樣無法證明該稅單是否真是陳致中所有。

不管提供資料者的動機為何,連番在提供的資料上「動手腳」,若非自保,另一合理懷疑就是資料造假,特別是邱毅自己透露,他取得這些資料「不是無價」,意味是金錢換來的,是否有特定人貪圖錢財提供錯誤資訊,不無疑問。

此外,根據少數可以掌握的線索追查,所謂陳致中在紐約美國銀行登記地址,實為一處公有空地,讓資料屬捏造的可能性更為增高,難怪總統府好整以暇,陳致中兄妹並聲明要提出告訴。

愈是事關重大的爆料,查證工作愈要仔細,何況邱毅暗示這些資料內容有來自「銀行的」,意即就算此事為真,外國銀行洩露資料給立委,不但可能牽扯銀行內部洩密問題,更恐引發美國金融調查風暴或外交危機。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1+112006111100022,00.html



2006.11.11  中國時報 12月9日前 紅衫軍維持靜坐 高有智/台北報導

倒扁總部昨天舉行記者會宣布十二月九日前,倒扁運動將維持靜坐規模,不會有激烈運動,總指揮施明德也說,倒扁運動不會介入影響選舉,但他相信,民進黨表現令人失望,人民對十二月九日的北高市長選舉,一定會有明確判斷。

倒扁總部新聞總監張富忠表示,雖然火車站集會地點只到十一月二十九日,但是,總部已經做好準備,將會另外移地靜坐,屆時會對外發布。

施明德說,檢察官陳瑞仁偵結國務機要費案起訴總統夫人吳淑珍後,大勢已定,加上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發表公開信、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及前國策顧問高志明等中道力量已站出來,很多事情都在發酵中,若國務機要費案起訴後,體制內還不能解決問題,包括罷免案遲遲不過,甚至人民選票教訓民進黨後,陳水扁又不肯下來,人民將還會再起來。

他也強調,此次美國期中選舉,美國總統布希只是因為政策錯誤,還沒有貪腐問題,美國人民就用選票做出教訓布希的選擇,他相信,台灣人民也會做出更明確的選擇。

施明德表示,台北市長馬英九認為集會遊行法高於憲法賦予人民的集會遊行權,但台北市長候選人郝龍斌及宋楚瑜卻都曾致電表示,憲法高於集遊法,當選後會全力協助。因此,紅衫軍將暫時維持現狀,等到新市長上任後才會有行動。

施明德也透露,他預計在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三日將赴泰國,參加泰國National Channel主辦的訪問活動,與菲律賓反對黨領袖Carol Arnnllo等泰國代表交流討論反貪腐運動的心得,「反貪汙變成全球化的特徵之一,台灣人民可以回應這樣世界潮流。」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2+11200611110002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