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黎近郊的暴亂事件持續擴大,燎原之勢為十幾年來僅見。外來移民聚居的市郊,大批年輕人結夥燒燬汽車及房舍,讓法國和全世界都傻了眼,想知道他們內心的怒火從何而來。

有人把這筆帳算到法國內政部長沙克吉的頭上,因為他說要在這些地區「掃黑」的無心之語,猶如火上加油,更讓情勢必一發不可收拾。事實上,第二代和第三代外來移民的問題,早就成了法國社會的地雷,遲早會引爆。這些人大多是來自北非的阿拉伯後裔,失業問題向來嚴重,也打不進主流社會。

總理德維爾賓的身段較軟,答應會在月底前推出一項「行動計畫」,讓經濟情況較差的地區有機會翻身。不過,他知道內政部長其實說出了很多法國人的內心感受,對層出不窮的犯罪和衝突深感厭惡。另一個值得擔心的問題是,政府在移民聚居的地區和回教激進份子的拉鋸戰,可能宣告失敗。外交部長杜布拉齊就持這樣的看法。

出事的巴黎近郊,原來住的是法國的勞工階層,現在則成了北非和中部非洲移民的大本營。由於經濟大不如前,他們找不到工作,這些地區也就彷彿成了美國的貧民區。雖然法律規定趨緊,但移民仍一波一波地湧入,到法國尋求庇護的人數世界居冠。這種壓力整個歐洲都感受到了,因為很多非洲人想盡辦法從摩洛哥或利比亞進入歐洲。法國目前爆發的情況,未來也可能在其他歐洲地區出現。

法國發生暴亂的原因,主要有四個。第一,經濟表現疲弱,成長無力;第二,城市規畫不當,龍蛇雜處之地應運而生;第三,本地人心懷怨氣,與外來移民的文化衝突,因沙克吉等政治人物公開「嗆聲」而激化;第四,回教世界與西方社會的長期對峙。從這個角度來看,法國暴亂事件所揭露的,正是「全球化趨勢」不為外人道的黑暗面。

問題能解決,但沒有捷徑。暴亂終會平息,但只怕亂源仍在。其實,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法國政府心知肚明,也試著在出事地區推出重建計畫,讓更多人有房子住,有能力買得起,這是合理的作法。然而,有兩個釜底抽薪之計仍待政府努力:第一,改革教育,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接受,也更能配合實際經濟狀況;第二,重振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英國當初就是因為推動社會革新而帶動經濟重現生機,超越法國和德國;法國迄今仍舉棋不定。

不論就文化或社會傳統言,法國都足堪自傲,但若要維持其歐洲或全球的地位,則經濟必須展現更大活力,社會對多元文化也必須更具包容力。法國目前的政治領導者都在位太久,必須讓新人出頭,才能腳踏實地,開創新局。法國已跟不上世界的腳步,唯有新人新政,才能在國際舞台上重新發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