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外匯存底已經突破一兆美元。媒體報導說,對中共中央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中共站穩經濟巨人腳步,憂的是來自國際,特別是美國將加大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為了解憂,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且立即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為人民幣不能加快升值辯護。

據樊綱的說法,即使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也不會減少中共對美國的外貿出超,只會吸引更多賭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投機資金流入中國。樊綱還訴諸美國民眾,若人民幣快速升值,中國將面臨很可怕的災難,經濟將遭受致命打擊,出口企業將陷癱瘓,數百萬民工將失業,解決上億人就業問題的低工資職位將徹底消失,「中國農民和民工將遭到最沈重的打擊」。樊綱憤慨的說:「太不公平了,憑什麼以犧牲中國窮人為代價,去糾正一個由美國自己造成的錯誤!」他認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在於美國財政部濫發美鈔,以致美元長期面臨貶值壓力,而中國民工則忍受低工資默默地為全球經濟失衡犧牲奉獻。樊綱表示,人民幣升值幅度至多五%,超過或實施完全浮動,將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樊綱的說法似是而非,他是基於靜態環境假設下之推論,犯了因果倒置謬誤。不可否認的,先是中國低工資成本勞力密集產品以超低價格在美國,甚至全球市場擁有競爭力,賣出超低廉產品換取美元(注意:不是美國財政部主動濫印美鈔),在進口受到管制保護下,出口商賺得美元在中國換成人民幣後,發給生產因素(包括眾多的勞工)報酬後,並沒有購買進口品(主因是政府管制政策)。而且,出口愈來愈多獲得愈來愈多的外匯,在人民幣不准升值下,中國內部的人民幣也愈積愈多,不但中國內部游資形成泛濫,於是通貨膨脹和資產膨脹(即股票和房地產的炒作等泡沫金錢遊戲)在中國蠢蠢欲動,超低價出口品也成為「流血出口」或「隱形出口津貼」。非但是對中國民工的嚴重剝削,也讓全球貿易和經濟失衡和失序,並讓各國的弱勢產業中的弱勢工人失業,更不堪的是,中國的產業不會升級。到頭來泡沫總會破,嚴重蕭條的悲劇會上演,雖然中國人最先落難,但全球也都無法倖免。這種經歷有斑斑史跡可考,一九八○年代後半期的台灣就有過慘痛經驗。

畢竟這是現實生活的利害關係課題,以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來應對,只會治絲益棼,外匯存底應「適量」,過多將氾濫成災,遑論「超多」!當前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已經面臨的超龐大外匯存底棘手難題?一方面有效率合理使用既有的過剩龐大外匯存底,一方面不讓外匯存底再不當積累,雙管齊下思考以「最低代價」來防止「經濟大海嘯」發生。後者有待包括人民幣價位回歸市場機制的「自由化」政策,中共當局有必要劍及屨及採行;前者則可參酌已故邢慕寰院士生前在台灣那段泡沫經濟期間大聲疾呼的「中央發展外匯基金」辦法。

至於樊綱所說讓人民幣快速升值會吸引更多投機資金流入中國,恐怕正好相反。因為「預期人民幣升值的心理」如今已異常濃烈,如不一次升足,而壓制不升或以政府有形之手控制升幅,反會助長人們(尤其是投機客)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心理,熱錢流入及作怪反會加速呢!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4+112006111100283,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