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暴亂蔓延全法國大都市,連續12天無法平息,起因是巴黎郊區兩位少年逃避警察追捕,躲入變電所,遭高壓電電死,但焚燬6,000輛汽車的烈焰背後,卻是移民青少年長期貧困、失業、重重挫折、種族歧視造成的熊熊怒火。

根據就業與社會融合主管機關的統計,去年在200個法國城市的訪調發現,最貧困都市地區的平均失業率為20.7%,是全國平均失業率的兩倍以上。

但青少年的情況更慘,15到25歲男性失業率為36%,女性為40%。今年就業狀況好轉,窮人失業狀況卻繼續惡化。

專家指出,十多天來動亂最嚴重地方都有同樣特點:缺少商家、企業、大量失業人口能力與技術不足,還有膚色問題。反種族歧視救難組織(SOS-Racisme)副總裁湯瑪斯說:「連大學畢業的人都失業或高階低就,會計師屈就店員時,加重了後起青少年絕望的感覺。」

暴亂地區一位14歲的少年說:「唸書沒有意義,我永遠找不到工作。」政府勞工政策對工會有利,使沒有一技之長的青少年極難找到工作。

種族歧視也是大問題。平等與反歧視署7月開始運作,第一個月收到400件訴願,有一半跟職場上的歧視有關。

但歧視的第一個起源是出身,從前法屬非洲殖民地移居法國的移民及其子女,因為膚色較黑,遭到歧視。法國政府又把移民集中到政府補助興建的住宅區,使這種地區變成犯罪淵藪。

住在這種地方的小孩說,警察一來,一定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黑人男孩抓起來,一關好多個小時。據說這次兩位少年電死後,警方還發表聲明:「我們愛抓誰就抓誰,他們笨到被電死不是我們的錯。」

精英式的政府更是培養激進回教徒的溫床,也適於培養對抗當局和整個法國文化的敵意。法國文化明確的告訴移民:「你們永遠不會變成法國人。」沒有什麼方法比這樣更容易形成永久敵視社會的下層階級。

暴動在法國並不少見,但這次特別不同,不論這次暴動是否代表回教徒移民跟法國白人衝突的開始,起因都跟法國對待移民及其子女的方式有關。法國顯然無法讓移民融入社會,看來法國似乎刻意讓移民邊緣化,讓移民對前途絕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