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土的世俗佛教中,說起羅漢,恐怕就只有降龍與伏虎是最為人知的二位。「羅漢」當然是佛教文化的概念,但是這兩尊在中土最為人知的羅漢卻不是佛教所本有,也就是說,從印度傳來的眾多羅漢中原來並沒有降龍、伏虎這兩位。降龍、伏虎是印、中文化融合的產物。也就因此談「降龍」、「伏虎」就不一定得串聯著「羅漢」不放。

降龍、伏虎是普見於各地文化傳統用以指稱英雄非凡行為的一個概念。民間故事的類型中特別有一個「屠龍者」(Dragon-slayer)類型,有人說這類型就是最基本的民間故事原型。其意思也就是英雄的「降龍」、「伏虎」。

佛教未傳入以前,中土用以強調英雄勇武的相應說法是斬蛟、除虎。蛟或稱蛟龍,即今所稱鱷魚一類,和虎都是真實存在,為人畏懼的猛獸。所謂的勇士,就是力能斬殺為害人間蛟、虎惡獸的人。斬蛟、除虎長久以來即已成為英雄勇士的標籤,因此就成為通俗小說或民間說書形容英雄的套語:「腳踢北海蛟龍、拳打南山猛虎」。

因為斬蛟、除虎早成為形容英雄的專門概念,因此很早就已轉化出隱喻象徵的意涵,最有名的就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所謂的三害就是蛟、虎與周處本人。歷史考證,周處無斬蛟、除虎事跡,蛟、虎象徵的是人之惡的一面。除三害就是斬除人之惡德,自我完成的一個寓言。

中土古代傳統中的龍不是人可以降伏的對象,「降龍」的說法是隨佛教而來的觀念,被漢文譯成「龍」的印度原物,和中土的龍原本不同。佛經至今傳有《降龍經》,但是佛經中卻無「降龍、伏虎」並稱的說法,而且「降龍」的意思也和「伏魔」一樣,原先指的是力能降伏邪魔外道,後來便轉而指稱能夠降伏內心魔障的修為,王維詩「安禪制毒龍」的詩句所指即此意。

西洋傳統從古希臘到基督教英雄與聖徒傳說,也都有類似的故事,或說殺獅除怪,或說屠龍殺妖。其中鼎鼎有名的就是參孫殺獅和聖喬治屠龍。西洋傳統中的龍和中土、印度的龍也不一樣。但在基督教傳統中也把屠龍作為驅除邪教外道的象徵卻是很相似。

由以上的簡單說明,即使只是「降龍伏虎」這一對稱的慣用說法,本身就已經是中、印文化的融合,「降龍伏虎」「羅漢」更是不容置疑的是如此。

這個後來廣為流傳的降龍與伏虎羅漢是佛教漢化、世俗化的產物,已無可置疑,但其最終之定格還是經由乾隆皇帝的指認而更為明確。其在民間的流傳,則是因為民間的傳說和信仰把濟公說成是降龍或伏虎羅漢轉世,而更為普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