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兩個事件再度反映了教育問題的嚴重性。

其一:一名入學兩個月的建中高一新生從九樓跳下自殺。他在遺書中說:「……我最不喜歡的事:補習。」

其二:由於學測恢復作文考試,台北市一家國文專科補習班出現徹夜排隊報名的奇景。長龍盤繞了幾條街,有位家長雖報上了名,卻只因沒有為子弟搶到好座位,揮淚返家。

本文不能遍論教改的問題,只能舉其一隅。在此要指出的是:教改的「一綱多本」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學生為解決壓力,只好向補習班求救;於是,教改與補習遂成了迫害學生的共犯結構。愈教改,愈補習;補習愈熾,教改愈失敗。

「一綱多本」的原始立意是想要實現一個「沒有標準教科書的世界」。似乎認為,我給你這麼多種版本,你總沒辦法死抱著教科書了吧!這是想以「量」來要脅教師與學生,迫令他們知難而退。但是,在現今這種「無聯考之名的聯考體制」下,連零點幾分都必爭,以致教師、家長與學生根本不敢冒這種風險;唯以學校的教學時數,在實際上不可能為學生「博覽群本」,於是補習班自然應運而生。「愈教改,愈補習」,這正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前述是從教學面看。再從考試面來看,則對學生尤不公平,甚至可謂已形成了教與學的大騙局。因為,命題人員受「一綱多本」的牽制,深怕出了「孤本題」,受到輿論指責;於是有時傾向根本不問任何版本,而從「出奇創新」著手。既不易從扎實的課本內容命題,遂有「索隱行怪」的趨勢,甚至出現一些跡近無厘頭的考題。如此一來,一方面學生在「一綱多本」的迷宮裡花了許多徒勞無功的力氣(豈不是大騙局?),另一方面還要花大量心力去應付命題先生的「自由題」。這兩把鋼刀同時開鍘,學生的慘況不問可知!

教改人士一向指是因教師、家長、學生看不開,所以形成今日這種局面;此說不無道理,但在這個根深柢固的文化背景下,教改所造成的這類心理壓力,絕非一般學生所能承受,更非他們所應承受。

「一綱多本」是將教育問題歸咎於課本,但事實上,台灣教育問題的根本在教師,而非課本。我們不能再說什麼「外國也是一綱多本」,南橘北枳,根本別再談。若欲走出當前慘境,其實應當往下列方向考慮:一、廢止一綱多本,定於一本;二、酌減分量,使教師不必猛趕進度,而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並使中等資質的學生有更大的努力餘地,亦使資質較佳者有更大的別圖發展的可能性。三、儘量使師資卓越化,應以「優異的教師來豐富一本」,而不是用「一綱多本」來束縛老師與學生。

一位優異的老師,會使呆板的課本發生神奇的效應,這是經歷國、高中者的共同體驗。一位生物老師的一次精彩的青蛙解剖,可能影響一名學生一生的生命知識;一位歷史老師的一堂「百日維新」,多引幾段典故,亦可能影響一名學生一生的歷史觀。「一本」不是問題,能否從「一本」引導出多元的思考及建立「洞見」(insight)才是關鍵。與其以「多本」困擾老師,不如思考如何使老師在「一本」上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減量是方法之一,教師的再教育更是治本之道。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欲拆掉羅馬、改成巴黎,更是愚人之行。我們建議:恢復「一本」,提升師資,並提供教與學的更大自由空間;讓一堂更有討論空間的青蛙解剖,與一堂更有咀嚼餘韻的「百日維新」,跳出當前的教學煉獄。

倘能給教師與學生更大的自由餘裕,則雖曰「一本」,但其發展出來的多元價值,其實已有「多本」的效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