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大鐘寺文物市場的地攤,日前驚現一把價值連城的越王勾踐劍。劍身嵌有鳥篆體「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兩行共八個金字,未見銹痕,鋒利依舊可裁紙。

昨天北京晚報報導,這把長五十六公分的劍上嵌有鳥篆體「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兩行共八個金字;劍身紋飾為菱形暗格紋,劍格兩面一面鑲嵌有綠松石,另一面鑲嵌著青金石,劍首飾有十二道同心圓。

專家表示,這樣裝飾在先秦古劍中常見,更可貴的是,整把劍全身至今不銹,鋒利依舊可以裁紙。

據報導,越王勾踐劍最早出土於一九六五年的湖北省江陵,當時發現的劍身並未使用錯金工藝,這次發現的越王劍卻是錯金,應為一級文物。

發現古劍的是中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樹青,他以人民幣一千八百元的價格買下價值連城的越王劍,準備將它捐贈給中國相關博物館永久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