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潛一段時間的正名運動在立委與總統大選前又再掀高潮,並引來華府委婉的關注。以往國內的正名運動,照例會引發北京撻伐,但此波聲勢浩大的正名,在彼岸似乎波瀾未興。此種緘默,應如何解讀?

第一種可能是,胡錦濤親自主管對台事務,而他近日在非洲八國訪問,在他回國瞭解細節前,北京無法明確回應。而且春節將至,為和諧春節計,對台鬥爭且按下不表。但是台灣的教科書、公營事業以及未來的公共空間正名,恐使民意趨獨的意識建構更加鞏固,構成「反分裂法」的「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並且在北京奧運及台灣大選之際發難。所以北京若循美施壓不成,會自己進廚房,拿出強硬手段。

第二種可能是,北京近年的大國外交實踐,對掌握東亞大勢、熟稔國際參與等已信心大增。加以目下美國外交重點已轉移至反恐、中東和朝核,美中關係主要熱點是人民幣而不再是意識形態對抗。只要美國以及主要大國「不支持」台灣法理獨立,甚至不必「積極反對」,北京也可好整以暇,袖手旁觀,「先把自己的事」--三農、奧運、衛星、太空船、殲十、東風卅一、兩岸旅遊、農業平台等等辦好。用老毛的話說,「台灣問題可以等一百年」。

筆者的觀察認為,第二種可能性較大,原因分成兩大面向。

首先,正名在台海不興波瀾,是因為美中兩強在此的戰略選擇空間加大。在九六年危機甚至冷戰時期,台灣對美國除了涉及信用和承諾,還是一個戰場上必要的前哨平台。中國當時也認為,台灣任何涉及主權獨立的行動,例如廢省與總統直選,都將對中共領導的威信、邊疆的控制、東南沿海富裕省區的安全等構成嚴重挑戰。但中國「不惜一切代價」,和美國釋放堅定保衛盟邦信號的較量,都使雙方對成本效益有更成熟的估算。

經過十年,美國軍事能力的進展又不可道里計,使它更不依賴近敵平台,而能遠程精準經營戰場。所以有在韓「彈性戰略」,和「前進」佈署到關島、沖繩的作法。這顯示台海區域對美而言的可選擇性大幅增加。

而中國賡續其軍事現代化之際,也對伸張海權、爭奪台灣有更務實的認識。當下無論中方如何擴軍,美中海上較量只是計算美軍傷亡數的問題,不是誰勝誰敗的問題。美方忙於管理全球「非常規衝突」(包括恐怖攻擊),只要「不支持」法理台獨,中國精進其殺傷進入戰場之敵的常規嚇組能力便可,對我國國內選舉政治可以更為超脫。

第二,涉及到台灣對中國的政治威脅降低。這主要是因為台灣民主經驗在中國的貶值。許多美方和國內公民運動人士,都期許台灣能對中國民主改革發揮積極作用,這當然被中共保守派認為是和平演變的莫大威脅。但我國政府與反對黨不務此道久矣,中國軟性威權的實踐經驗,又在國際間創造了「北京共識」品牌。正名之後,我國對來台陸客和海外華人的號召力更小,反倒是中國「民國史」研究空間將更加開闊。

再則大陸雖貧富差距加大,但受益階層與共黨之間,卻構成詭異同盟,達成在「和諧」中求改革的共識。因此中國出現反對性的「中產階級」和少數民族大型組織性抗爭的可能性降低,所謂民族激情最多僅是網路憤青的「短信激情」。忙於致富的人們,對中央掌控局勢的能力,都寧願相信和擁護。「台灣問題」的衝擊性更能有效控制。

如此一來,政府可說掌握到了正名運動的大好機會。美中實行雙重卸責,「你只要不支持,我便不用積極反對」。北京先開好十七大、辦好奧運、和平崛起。台北正名大可做到中華民國四個字,除了在憲法標題出現一次,就完全消失在台灣的九十九分佳績。甚至有朝一日國名國旗正名徹底化,孫文孔丘外國化,只要列強不承認,北京仍可軍事厚積薄發,外交拔除台灣友邦、經濟繼續拉攏。只是人們會好奇,雖然「紅線」清晰遙遠,但這種較量,能否真讓我們有一個「正常國家」?時間究竟站在誰那邊?

(作者為英國雪菲爾大學博士候選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1200192,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