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岱獲頒榮譽博士學位時,手中仍不停舞動布袋戲偶。本報資料照片

在布袋戲界有「通天教主」之稱的黃海岱,今天凌晨零時十五分病逝。他上月二日才度過他一百零七歲的生日。雲林縣府已決定將他生日訂為雲林布袋戲節。

黃海岱的兒子黃逢時說,他父親上月十六日因感冒引起肺炎,住進台大雲林分院,昨晚因心肺衰竭病危,家人依習俗將他從醫院接回。

本報記者魯永明

享壽一百零七歲的黃海岱,一生活躍布袋戲界,藝術成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布袋戲在新聞局舉辦的台灣意象票選活動中奪魁,今後提到台灣,就會讓人想到布袋戲,而提到布袋戲,就少不了國寶級大師黃海岱。

黃海岱見證台灣百年來的布袋戲史,他的故事就是布袋戲故事。黃海岱從父親黃馬手上,傳承布袋戲藝術,卅歲創立五洲園(取名揚五洲之意),台灣光復後廣招門生,歷經黃家四代、及傳承至今六代的徒子徒孫開枝散葉,成為台灣布袋戲最大門派,佔戲團三分之一以上。

黃海岱祖籍福建詔安,一九○一年(清光緒廿七年)農曆十二月廿五日,生於雲林縣西螺鎮詔安里,父親黃馬是北管布袋戲師傅,師承蘇總,人稱「馬師」。黃海岱是家中長子,有兩位姊姊、一名弟弟及一名妹妹,家庭不富裕,無法到日本人設的公立學校就讀。

黃海岱聰穎好學,十一歲每天走路到尖庴崙(今二崙鄉)鍾姓公廳,受教於詹火烈的私塾習漢文,歷時三年,打下漢文基礎,勤讀歷史章回小說,奠定編劇本口白基礎,到了十五歲,在父親錦春園戲班當二手學徒,三年後學藝有成,十八歲升為頭手,主掌戲班。

歷經三個世紀的黃海岱,十八歲就獨當一面,行走各地演出。他手不離卷,被同行誇稱「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風雲半邊天」;他擅長將歷史演義人物,改編劇本,搬上舞台,引經據典,出口成章,能寫能編,既說又唱。

他從小打下北管戲表演藝術基礎,運用在布袋戲口白演出,讓他的五音口白分明,無論「生、旦、淨、末、丑」各角色,由他詮釋演來,人偶合一,戲迷聽音即可看戲。

黃海岱還會一項幾近失傳的「跳鍾馗」絕活,那是早年用來驅邪除煞的宗教儀式,屬「驅鬼」儀式,一般同行不敢輕易嘗試,傳言跳不好,會損及身體及生命。

黃海岱一生寫下輝煌的布袋戲歷史,他的長子黃俊卿是六○年代台戲霸主,次子黃俊雄透過電視演出,成為家喻戶曉的布袋戲大師,第三代黃俊雄的兒子黃強華、黃文擇兄弟,融合現代影音媒體,開創霹靂布袋戲,建立衛星電視台,八十九年推出首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今年黃家偶戲,還首次登上美國電視頻道播出。

黃海岱對黃家子弟將布袋戲推陳出新、發揚光大的投入精神,相當感動,他曾說「再年輕個廿歲,我會和孫子一較掌上功夫高下」。

http://www.udn.com/2007/2/11/NEWS/READING/REAS4/3724833.shtml




發揚大師技藝 霹靂布袋戲進軍迪士尼 【聯合晚報/記者蔡維斌/特稿】 2007.02.11 01:31 pm



製表魯永明

黃海岱大師一生傳奇,走過一個世紀的布袋戲人生,今天劃下完美句點,他的子孫仍將大師的技藝發揚光大,創立霹靂、天宇等幾家多媒體公司,霹靂公司更打進國際市場,讓台灣布袋戲也能進軍迪士尼,讓國人刮目相看。

黃海岱從小接受布袋戲訓練,歷經日治時代、反共抗俄及兩蔣時代,每個年代都得迎合時代背景演出,他的一生如同掌中義俠的個性,深受朋友敬重,贏得「掌中祖師」美名。

雲林虎尾是布袋戲故鄉,他對推動布袋戲藝術往下紮根,不遺餘力,不僅桃李滿天下,在90歲時,還走入校園,教小學生如何演布袋戲,不僅榮獲薪傳等多項大獎,還獲頒榮譽藝術博士,接受總統多次召見。

玩了布袋戲整整一百年,就在中風後,他依舊熱愛布偶,去年布袋戲被選為台灣意象之榜,他還出手耍了幾招,贏得滿堂采,DISCOVERY頻道原定最近前往專訪,但還來不及開始,大師已撒手升天。

http://www.udn.com/2007/2/11/NEWS/READING/REAS4/3724960.shtml




五洲派教主 十指搖動古今 【聯合報/本報記者段鴻裕】 2007.02.11 03:35 am


黃海岱(中)、黃俊雄(右)、黃立綱(左)一門三代曾為雲林縣跨世紀晚會表演拿手絕活。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殷延泉攝影

百年縱橫,被尊稱為布袋戲「通天教主」的黃海岱,開創、奠定布袋戲最堅實的發展基礎,不只國人對他的評價高,在子孫的眼中,他的藝術成就更是無人可及。

黃海岱的兒子黃俊雄、黃逢時,孫子黃強華、黃文擇都認為,沒有黃海岱的「堅持」,台灣沒有今天的布袋戲,在他們眼中,黃海岱不只在布袋戲的「傳統」藝術登峰造極,在藝術的「創新」也是開風氣之先;黃強華以「空前絕後」來形容阿公的成就,黃逢時以「人情世故」總結父親一生的掌中藝術。

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董事長黃強華說,布袋戲的傳統建立在阿公時代,要形容阿公的成就很簡單,「阿公是樹的主幹,沒有阿公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沒有現在的開枝散葉」。

黃強華對祖父黃海岱的評價比別人還要高,「尤其在傳統的部分,阿公的地位無庸置疑」,因為阿公堅持布袋戲的傳統,才有現代布袋戲榮景。

黃強華的弟弟、霹靂國際多媒體總經理黃文擇補充說,除了口白的表現外,布袋戲的布景、美術、音響、音效、服飾、繡補等都是傳承,這些要隨時代的變遷而保留並不容易。

而黃海岱為了維持布袋戲的傳統所做的「創新」,更讓黃強華、黃文擇折服。兄弟都表示,阿公開創布袋戲「腳本」、創造「劍俠戲」,就是開風氣之先,也讓布袋戲持續發展。

他們說,傳統布袋戲都是口傳,但口傳會口誤,阿公率先寫出布袋戲的劇本,讓戲曲可以「筆傳千秋萬世」;另外,早期布袋戲團演出的都是「古冊戲」(古書、演義),劇情的發展大家耳熟能詳,阿公獨創「劍俠戲」,自己編寫劇本、演出當時的武俠劇,讓表演藝術的空間更開闊。

黃海岱還開創「捉戲」的作法。黃文擇說,早期「古冊戲」劇情較鬆散、節奏較慢,阿公會將一些不重要、不具代表性的劇情刪除掉,讓劇情更緊湊,當時有人會質疑,怎麼有些劇情沒有演出?但就戲劇的本質而言,這種不重要的過場戲刪了之後,對整體劇情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劇情反而更吸引人,以當時的眼光來看,「也是一種非常大膽的創新」。

黃文擇認為,創新,是阿公藝術成就最大寫照。黃海岱的兒子、立法院顧問黃逢時則以「人情世故」總結父親一生的藝術表現。

黃逢時說,布袋戲的戲偶沒有表情,主演、編劇就是將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歷練投在其中,戲台下看戲偶表演,其實是人在表演,從父親一脈相承下來,這是家族表演時的自我期許,也是對觀眾的責任。

「所有的人都說,父親的三國(演義)、七俠五義做得最好,因為他把許多人生的歷練融入布袋戲中。」父親最大的藝術成就就是「人情世故」。用布袋戲融入很多人生的真實面,例如演三國的時候,父親先看過腳本再演出,演到兄弟之情、君臣情義時,許多現實的經歷,就在布袋戲中投射出最真實的情感,人情世故的歷練,讓父親和創作更練達。

http://www.udn.com/2007/2/11/NEWS/READING/REAS4/3724835.shtml




沒禁忌吃百二 黃海岱像個笑臉菩薩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玉玲、蔡維斌】 2007.02.11 03:35 am



黃海岱早年帶團四處公演時,常悠閒的坐在戲台下抽菸觀賞孩子或徒弟的演出。
照片/黃逢時提供

「來,來去呷飯!」超過一世紀的人生行腳,黃海岱除了在布袋戲界留下難以取代的「教主」風範,最令後輩好友悵然的是:黃海岱永遠掛在嘴邊、熱情相邀的口頭禪,如今只能在回憶中追尋。

黃海岱沒有獨特的養生之道,認為開朗認真、凡事不要想太多,常帶給人歡樂、自娛娛人,天天開心,就是長壽秘訣。愛吃重鹹的黃海岱曾說,「吃東西沒禁沒忌,吃百二,魯肥肉、米糕、炒米粉樣樣吃,台灣小吃我最愛。」

黃海岱過世前已中風,右手不能動,但耳聰目明,只是說話有些口齒不清,不過當他手中再握上布偶,整個人就精神為之抖擻,甚至還能來一段熟悉的口白,「英雄代代出,好像是滿色天星,閃閃熾熾…」,無愧是國寶級的掌中戲泰斗。

每天照顧阿公的黃國賢說,長年四處奔波演出,讓阿公培養出堅毅不拔的個性,相當獨立,凡事都自己來,不喜歡人家服侍;阿公在一百零三歲中風那一年,還常常忘了自己中風,突然從輪椅站起來要拿東西或和人說話,或許就因有這樣忘我的心境,才讓阿公忘了自己已是百歲之年。

與黃海岱相交三十多年的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說,黃海岱已沒有早年縱橫南北兩路時的霸氣,反倒像一尊活菩薩終日笑迷迷。他邱坤良曾問黃海岱長壽康健的「撇步」?黃海岱一句「會喘氣(呼吸)就好了」,道盡晚年的黃海岱繁花看盡,一切已無所求,這是超過一世紀的歷練,才體悟出的人生哲理。

http://www.udn.com/2007/2/11/NEWS/READING/REAS4/3724837.shtml


禁演下 日語念白 家族血淚 【聯合報/本報記者段鴻裕】 2007.02.11 03:35 am


黃海岱、李天祿(右)在為布袋戲前途請命前,先來上一段即興表演。
本報資料照片

世人所見,常止於黃海岱家族縱橫電視、電影、名揚國際的輝煌歷史與豐功偉業,但黃海岱家族對今日的成功,卻絲毫不敢忘掉「坎坷、心酸的過去」。

黃俊雄說,日人據台時,黃海岱的戲已很出名,但日人嚴禁傳統戲劇演出,連布袋戲也被禁。他的父親認為,布袋戲是台灣、中國的文化,怎麼可以被日本人消滅?從未學日語的黃海岱自己惡補日文,以日語演布袋戲,讓日本人不知從何禁起。黃俊雄說,當時他跟著父親四處演出,看到日本人拿布袋戲沒轍、禁不了布袋戲,「感到非常光榮」。

黃逢時說,最嚴重的一次衝擊,曾讓黃海岱有一段時間幾乎不想再演布袋戲,因為黃海岱唯一的弟弟程晟(從母姓)被日本人關在獄中死亡,黃海岱一直強烈自責、內疚,認為如果沒有讓弟弟參加戲團就不會慘遭橫禍。

黃家人說,程晟因為晚間集合戲團的工作人員討論戲劇,被日本人指控違反當時宵禁的規定,程晟等工作人員與日本警察發生衝突,就被日本人帶走;後來,程晟的太太接到獄方通知,以為丈夫要獲釋,還特帶去了一套新衣服要給丈夫換,沒想到竟是接回一罈骨灰。

程晟的遇難,對情感深厚的黃家和戲團造成無以彌補的傷害。黃逢時說,他曾聽大哥提起,二叔出殯時,父親親手寫了祭文,但只講「阿晟,你跟我做兄弟,真不幸…」就哭得唸不下去,這樣的情景,在這個家族心中一直縈繞不去,也是黃海岱一生最大的遺憾。

從黃海岱到兒子黃俊卿、黃俊雄及孫子輩的黃文擇等,都面臨過「地方人士」、「道上兄弟」等的壓力,甚至在衝突之中受傷。

黃逢時說,早年四處表演的辛苦,只能以「顛沛流離」、「生離死別」來形容;當時要維持全團及團員家族的生計,全省巡迴表演,但有時在東部演出後,卻沒有足夠的盤纏回家,總要靠到東部發展的鄉親協助,介紹到鄉村、社區再趕個幾場,湊夠了錢就馬上回來。

長途跋涉也常讓在外地演出的團員無法照顧家人。黃逢時說,他的兄弟就有數人在四、五歲前就夭折了,當時通訊不發達,總是找保正(里長)證明後就掩埋,有時父親自外地演出返家,才發現家中少了人,連何時埋葬的都不知道,「那種在亂世中面臨生離死別的哀痛,難以形容」。

民國五十九年起,布袋戲在電視很出名,但當時推行國語運動,布袋戲受到壓力,曾有八年在電視上禁演,卻也因觀眾對布袋戲的支持而延續。

黃逢時說,他的父親、兄長、一家人挺過坎坷的過去,才有今日的台灣布袋戲。

http://www.udn.com/2007/2/11/NEWS/READING/REAS4/3724834.shtml




史豔文前身… 黃海岱劇中人 【聯合報/記者李玉玲/台北報導】 2007.02.11 03:35 am


「我是雲州大儒俠史豔文,看我的純陽掌……」黃俊雄在台視製播的電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曾經帶起金光布袋戲的超級旋風。但催生史豔文的始祖其實是「通天教主」黃海岱。史豔文正是脫胎自「忠勇孝義傳」的主角史炎雲。

據學者研究,外號「雲州玉聖人」的史炎雲,黃海岱早在日據時期就以「忠勇孝義傳」搬上舞台演出,這齣戲改編自清代章回小說「野叟曝言」,黃海岱將小說中的主角文素臣、隨身家僕、做生意的劉大郎等角色,變成為國除奸的儒俠史炎雲、庸兒、言語詼諧的劉三,這本文言文古書在黃海岱巧手改造下,成了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布袋戲齣。二次大戰後,黃海岱的長子黃俊卿還接續在戲園演出,並曾出版過「忠勇孝義傳」錄音帶。

http://www.udn.com/2007/2/11/NEWS/READING/REAS4/3724838.shtml




新聞局和Discovery合作拍攝黃海岱紀錄片 【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 2007.02.11 06:01 pm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黃海岱今天病逝,享壽一百零七歲。Discovery頻道表示,和行政院新聞局合作的紀錄片「台灣人物誌II」,正在拍攝中,預計今年第三季播出,將介紹包括黃海岱在內的台灣六位名人。

Discovery頻道指出,黃海岱個人部份已經拍攝得差不多,紀錄片也將介紹黃家家族成員,呈現台灣布袋戲發展的歷史軌跡,另預計收錄台灣各界追悼黃海岱的情形。

黃海岱凌晨過世,各界哀慟,總統陳水扁下午親往雲林弔唁,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在第一時間交代新聞局跟文化建設委員會舉辦隆重的追思活動,緬懷這位布袋戲宗師。

特別的是,新聞局與Discovery頻道進行中的紀錄片「台灣人物誌II」,也紀錄黃海岱傳奇的一生,其他人物包括綜藝大姊大張小燕、誠品書店董事長吳清友、漫畫家幾米、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昆蟲生態專家李淳陽等人。

新聞局長鄭文燦說,以台灣成功人士為主題的「台灣人物誌」,前年底播出林懷民、劉金標、陳文郁、李昌鈺、證嚴法師、張惠妹的故事,獲得熱烈迴響,讓亞洲各國更認識台灣,因此繼續推出「台灣人物誌II」。

鄭文燦表示,新聞局去年初舉辦「SHOW台灣!尋找台灣意象系列活動」,台灣味十足的布袋戲勇奪第一名,黃海岱當然是「台灣人物誌II」最佳主角。

Discovery頻道表示,「台灣人物誌」首度推出時,就打算拍攝黃海岱故事,不過,那時他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才延到「台灣人物誌II」,沒想到拍攝過程中傳來病逝消息,令人不捨。

http://www.udn.com/2007/2/11/NEWS/READING/REAS4/3725103.s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2  掌中乾坤大 真情活歷史 邱坤良口述/周麗蘭整理

前言: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黃海岱辭世,與他有忘年之交的文建會主委邱坤良正在日本訪問,獲悉「阿伯」辭世,深感惋惜與不捨。邱坤良接受本報越洋採訪,娓娓道來出十多年來他在黃海岱身上看到的「生活藝術家」風範。

三十多年前做戲劇史研究,田野資料是非常重要的,黃海岱老先生是個活歷史,見證了戲劇歷史的發展,我當然要找他。有幸見識到他與一般民間藝人不同的一面,技藝對他而言,只是一部分,他那份「一輩子真情」的傳統藝人特質,尤讓我敬佩。

最溫暖的問候:「呷飽沒?」

由於陸陸續續訪談,我時常出入黃家,幾乎成了他們家的一份子。阿伯很關心後輩,不講大道理,他最常表達善意的方式,就是問候:「呷飽沒?」

上個月阿伯過一百零七歲生日,阿伯行動不方便、坐著,一看到我,就作勢要起來,我上前扶他,他開口的第一句仍是:「呷飽沒?」

雖然我已很習慣阿伯的真性情,但仍不免會驚喜,有幾次,他寫了詩、對聯裱起來,或寄或親自送到我家裡,即使我不在國內。兩千年,我母親往生,當時阿伯已高齡九十九歲,我不敢讓他知道,他不知從哪裡得知消息,竟跑來弔唁!

我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當戲劇系主任時,阿伯心血來潮,搭著車就跑來(看我),有一年我請他來幫學生上課,阿伯一口就答應,接近上課日期,他問我:「你請我去『受訓』喔?」原來阿伯重情意講義氣的性格,什麼事都願意幫忙。

「跳鍾馗」的絕技 不為人知

阿伯有個不甚為人知的絕技「跳鍾馗」,有一次學校辦活動,我請他來跳,就民間習俗意義而言,跳鍾馗是與惡魔打仗、趕走煞氣,阿伯真的當一回事,當天很賣力跳,結果回去感冒了好幾天。事後只是淡淡說:「沒注意,運運氣就好。」阿伯的舉止是很質樸、不稍加掩飾的,他菸不離手,「幹」不離口,阿伯的「訐譙」其實是他的幽默方式,他總是先「幹」一聲,接著瞇著眼,呵呵笑。

二十年前他的徒子徒孫們想偷偷為他做八十八大壽,老友攝影師鄭重其事為他拍照,還有裁縫師量身訂做衣服,他半開玩笑碎碎念:「幹!又不是要娶某,做什麼新衫!」

菸不離手 「幹」不離口

後來得知內情,又是劈頭罵了一頓;徒弟故意逗他,佯稱尊重他老人家不辦了;結果老師父又劈哩啪啦聲聲幹:「頭都洗了!不做更漏氣!」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黃海岱,我會說他是一個真正的生活藝術家,他本身就是戲,就是歷史。

八十七年我帶他去法國參加法國文藝季演出,傳統的布袋戲是人在幕後演,出發前我就告訴他:「你要自己來演!」,當天阿伯坐在台上,手操著布袋戲偶,演了幾段小戲、民間笑話,即便語言不通,台下看到一個九十幾歲的老人親自上場,都感染了那分真情。

如何養生 「拚命喘氣就好」

那一趟,有人開玩笑問他,回台灣如果李總統問「在法國看到什麼」怎麼辦?阿伯不加思索回答:「拿破崙(雕像)!」阿伯是個很直接的人,看到什麼說什麼。前些日子生日有人問他如何養生,他仍以典型的海岱式幽默回答:「拚命喘氣就好!」

我一直覺得他很樂天知命,不像一些藝術工作者成名就變樣。他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大藝術師,我本來都稱他「阿伯」,他獲頒藝術博士學位後,故意叫他「黃博士」,他總是一直笑。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親自為他辦追思紀念會,送他走人生最後一程。阿伯一生以「人」為本,最關心的其實是人,阿伯走了,我很想召集關心他的人,如二十年前祝壽的情景那般,徒子徒孫都到齊讓他高興一番!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200022,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2 
一月廿三 粉絲懇求 最後一次操偶
周麗蘭/雲林報導

大師黃海岱住院期間,病情曾一度好轉,家屬推他到雲林縣文化局曬太陽,許多「粉絲」得知國寶級大師到來,爭相與他照相。老人家那天應觀眾要求,還舞弄了史艷文、怪老子兩尊戲偶,沒想到竟成一生絕響。

一月廿三日親屬推著黃海岱到文化局福利社「喝咖啡」,與黃海岱老先生特別投緣的展演課長侯漢聰趕往問候,黃海岱喝了奶茶,因店內剛好有販售布袋戲偶,侯漢聰趁機「撒嬌」要他操偶合照,黃海岱聽了呵呵笑。

侯告訴大師,豬年到了討個吉利,拿個應景的諸事大吉布袋戲偶,黃海岱聽了爽快回答:「好喔!」照相時,還操偶念念有詞。

後來其他粉絲又來,拜託黃海岱改操史艷文、怪老子,老先生都從善如流,只是沒想到是他畢生最後一次操偶;一個是足智多謀的老者、一個是重情重義的儒俠,兩尊都是他一生性格的寫照。

據護理人員表示,黃海岱在病榻上仍是笑瞇瞇,最喜歡吃麵線,也喜歡有人來看他,不論旁人提議什麼,他都爽快回答:「好喔!」「謝謝!」讓醫護人員印象深刻。

黃海岱住普通病房,每天都有不同的孫子輪流去探望,兒孫們知道阿公喜歡熱鬧,總是圍在床邊開他玩笑、稱讚他,逗得他呵呵笑,大師對於兒孫們的任何提議總是以「好!」、「好喔!」回應,時常笑瞇瞇。

一名護理長告訴他:「我前幾年有讓你簽過名喔!」黃海岱瞇著眼睛笑得很開心。黃海岱在病房裡最常吃麵線,胃口還不錯,護士有次問他:「阿公,今日有吃麵線否?」「有!」「再吃好不好?」「好!」

「很少看到一個一百多歲的人瑞還這麼耳聰目明,生病了還如此開朗,看了都覺得敬佩!」一名醫護人員印象深刻地說。

黃海岱住院第一周恢復得不錯,還可以下樓兜兜風,但二月一日後因為喘得嚴重加上肺積水,轉進加護病房,就再也沒醒來過。

十日晚上九點半,護士已叫不醒老先生,院方向家屬發出病危通知,深夜十一點半,黃海岱在兒孫的陪伴下,戴著呼吸器回到五子黃逢時的家,與世長辭。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200024,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2 
關門弟子 老淚縱橫憶恩師
盧金足/台中報導

住在台中市何厝庄布袋戲耆老何金三,是黃海岱的最後一位弟子,昨晚聽到他叫「阿舅」的師傅過世,不禁老淚縱橫。淚一抹,他從戲箱中拿出史艷文和怪老子戲偶,往日師徒情盡在掌中翻滾、重現。

六十六歲的何金三,三名兒子何宗洲、何宗明、何宗益傳承衣缽,撐起「三興閣」掌中戲團。

一家都投入布袋戲表演,何金三說,這都是「阿舅」的牽成。卅七歲那年,因緣際會認識當時已七十多歲的黃海岱,黃因為和何金三的媽媽都是民國前十一年生,兩人姊弟相稱,每年媽媽生日,黃海岱還會打金戒指送給他口中的「同年姊仔」。何金三說,他和黃海岱投緣,跟著他學戲,沒稱師傅反叫「阿舅」。黃海岱教戲沒有劇本,何金三想起他的入迷和執著,豎起大拇指說,真是白天布袋戲,晚上也是布袋戲。不管是「史艷文」、「大唐五虎將」或「李三寶」,每個轉折、身段、口白若有閃失,他就會一一點明還親自示範,絕不藏私。

何金三說,他從民國五十六年組團演出,傳承黃海岱演古創新的精神,民國八十八年時,百歲高齡的黃海岱還來台中市何厝國小和徒弟何金三合作演出,當時何金三的三興閣掌中戲團,自大陸買回牌樓式木雕鑒金戲台,第一次開演特別獻給自己的師傅,師徒重續戲緣。

台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理事長黃慶聲、時任何厝國小教務主任他說,親睹國寶級布袋戲大師坐在戲台前擔綱口白,為弟子操演的各個角色以北管配音,還親自指導何厝國小小朋友演戲,至今歷歷在目。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200025,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2 
兒孫眼中 他幽默豁達就像怪老子
許素惠、陳淑英/專訪

「多桑幽默風趣、性情豁達,人老心不老,像『怪老子』!」

和黃海岱同獲國家薪傳獎的次子黃俊雄,如此形容父親。他強調,爸爸的外號是「通天教主」,胸襟有如五湖四海能納百川。孫子黃文擇則自勉,將繼續實現阿公未完成的掌中夢想。

布袋戲祖師爺黃海岱走完光輝燦爛的掌中人生,精彩的一生不只國人讚頌,還躍上國際頻道,成為Discovery《台灣人物誌》主人翁,留給子孫美好的回憶與典範。

問大師最像布袋戲中的誰?黃俊雄雖然悲傷,卻難憋戲癮,怪腔怪調地演起「怪老子」,頻念著「告搭你家栽﹝台語,意謂到現在你才知道〕!」口頭禪,令人發噱。他認為,大師像「怪老子」,開朗豁達、幽默風趣、人老心不老,永遠「六十三歲」。黃俊雄說父親教藝嚴格,早年光是史艷文口音就被父親調整不下百次;父親教子堅持「賜子萬金不如傳子一藝」,除了教忠教孝教義,還要子孫效法顏回安貧樂道精神「鐘爐貴,但清廉更可貴」。

許多人對大師長壽之道感到好奇,負責照料大師生前起居的五子黃逢時說,「樂觀隨興」就是父親的養生之道。

黃逢時以「人情世故」為父親的為人處世與掌中藝術下註腳。他說,布偶本身沒有喜怒哀樂、愛恨嗔癡,生命完全是人賦予的,戲中父子之親、兄弟之情、君臣之義等,其實都是真實人生的投射與融入。

五媳婦說,大師喜歡坐在客廳專屬椅子上,將腳擱在茶几上,想睡就睡。每個禮拜子媳會用五隻土雞熬雞精,分裝後,讓大師每天固定喝一碗雞精補充營養。大師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編劇情,看到年輕人演的布袋戲,說「舊的很好,新的也很好」,他也喜歡在下午出外喝奶茶。

有「八音才子」美譽的大師孫子黃文擇非常思念阿公,他回憶阿公教戲很嚴格,孫輩對他老人家都很敬畏,其實阿公很「趣味」,心境寬大開朗而快樂,尤其是看到兒孫滿堂,家族成員和睦團結,最令他欣慰。「阿公曾說,如果再年輕廿歲的話,就要和我們這些兒孫輩的『軋戲』較勁,也可以有更長的時間教我們更多已被時空埋沒的傳統」。

「阿公是一個很樂觀好客的人,對朋友最講義氣,我們做子孫的全部遺傳到阿公這點。」黃海岱的孫女黃鳳儀,哽咽地說出對阿公的懷念。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20002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