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對多數外籍配偶而言可能是奢望,一者是家庭經濟不佳、社經地位低;再者公婆、丈夫阻撓進修,自己識字能力都不足,不用說教養孩子。

命運坎坷 工作不易扛重擔

泰籍媽媽「阿音」來台,是因為當年公婆替弱智的兒子到泰國選妻,來台後,她負起照顧丈夫、臥病婆婆的重責,靠著幫傭一肩挑起七口人的家計,還包括一個重度腦麻的兒子。

「阿音」無法親自教養兩個兒子,每天看到老師,她總是一再鞠躬稱謝,但願孩子在校能得到妥善照顧。

印尼籍的「阿寶」遇人不淑又誤入歧途,家住高雄的丈夫肢障又有心臟病,不事生產又好賭,阿寶也跟著賭,生下的兩個孩子都有輕微肢障與智障,鄰里發動樂捐想幫助,結果善款在賭桌上賠光,小孩教養經費泡湯。

高雄縣社會局委託屏科大社工系副教授趙善如調查發現,外偶家庭多屬農、工、漁業,她們很擔心家庭經濟差,孩子沒錢補習會輸在起跑點,更不利日後接受高等教育。

為了孩子的教育、也提升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外偶們拚命賺錢。趙善如訪談得知,外偶最希望政府幫忙籌孩子的教育費,或幫她們找工作,至少有個翻身的希望。

地位卑微 連兒女都看不起

其次,透過婚姻仲介的結合,不少夫家視外籍新娘為「交易的物品」,而非珍貴的個體,導致她們地位卑微,甚連孩子也不認同自己的媽媽,教養更添困難。

台南的「小傑」原本乖巧,三年前,疼愛他的父親突然心肌梗塞過世,他開始出現暴力傾向、情緒不穩、功課落後等現象。兒童福利中心深入訪查發現,小傑與印尼籍的媽媽無話可聊,親子關係惡化。兒福中心展開親子諮商,還協助媽媽找到一份兩萬元的工作,輔導了三年,母子兩人才齊心踏出相依為命的腳步。

泰國嫁到新竹的「秋慧」嫁來台灣十二年了,還不太會說中文,只會說泰文,與老公、兒子、女兒都聊不到幾句。

秋慧穿得破舊、寒酸,看在就讀小學的女兒眼裡,更是一點份量也沒有,不喜歡和媽媽走在一起、有人朝她們母女倆打招呼,女兒頭垂得更低,秋慧看在眼裡真的是「心酸」。

「外籍配偶或大陸配偶在台灣若沒有家庭地位,耳濡目染下,孩子也會比較不懂得尊重媽媽!」高雄社會局社工員王君儀深刻感受。

屏科大副教授趙善如也說,許多外籍配偶抱怨,孩子總認為自己講什麼、學校教什麼,媽媽都不會懂,也沒有必要知道,平常只聽父親的話。

高雄還有一位「新台灣之子」因為皮膚黑,看起來像來台打工的泰勞,有同學笑他是「外籍女傭與老闆的私生子」。結果,他不僅遷怒母親的膚色,還差點得憂鬱症。

外籍媽媽們在膚色、口音的「原罪」環境下,對自己也失去認同感,她們最怕孩子因膚色、衣著、口音被辨識出是「外籍媽媽的孩子」,被貼上不良標籤,影響情緒及人際關係,干擾課業學習。

刻板印象 難被接納與認同

即使家庭經濟過得去,外偶也不見得就有多大的進修自由,指導孩子功課、培養親子關係仍「大不易」。「美芳」從越南嫁到雲林鄉下,好學心強的她,好不容易說服公婆及丈夫讓她上國小夜補校。沒想到一次「迷路」,她被打得鼻青臉腫,就此斷送上學的機會。

補校老師說,那天美芳騎車上學,中途到超市買東西,再跨上機車就搞不清楚方向了,她一時心慌騎反了方向,下課前三十分鐘才抵校。但學校老師因為等不到人,早在半小時前打電話到家裡關切,沒想到造成家庭糾紛,甚至家暴。

公婆不諒解她,認為她藉機「摩飛」,老公則憤怒指控她「外遇」,先狠狠打了一頓,再禁止上學。雖然校長、老師到家裡探視、說情,仍改變不了丈夫的決心。

美芳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是中外聯婚相互猜忌惡性循環的縮影,肩負生財、生產任務的外偶很可憐。公婆的箝制也不合理,擔心媳婦如外面所傳的流言:「學聰明就跑!」

以雲林家庭教育中心為例,前陣子為外偶舉辦「生活教育輔導班」,每鄉鎮報名三、四十人,全勤者卻不到三、四人,原因就在公婆與丈夫擔心她們累積足夠上課時數,拿到身分證後可能落跑。

無力進修 教養角色邊緣化

雲縣教育局副局長邱孝文表示,社教課、家庭家育中心、社區大學,為外配規畫一系列識字、生活輔導課程,對她們本身及孩子都有長遠助益與影響。可惜沒有法令強制力,空有美意,事倍功半。

各地課程規畫單位都發現,來上課的多為老面孔,不能來的就是不能來,讓各類輔導課程也打了折扣。

外籍媽媽不識中文、又無法讀書,若爸爸教育程度低,「新台灣之子」求學之路更堪慮,即便有補救教學,也難挽他們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的頹勢。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呂美枝憂心地指出,九年一貫新課程雖然標榜多元文化,但國人對外籍配偶及新台灣之子的接納度卻嚴重不及格。

隨著母親角色在父系社會被邊緣化,新台灣之子慢慢地與母親失去對話能力,孩子的自我認同以及家庭功能都會出現變數。我是誰?為何我和別人不同的疑慮,油然而生。

「新台灣之子」學習的成敗,雖不能完全歸咎於外籍媽媽,但她們的確是孩子教養的重要角色。由於公婆、先生掌握主導權,政府推動輔導課程不得力,雲林家庭教育中心打算今年的生活輔導從教育阿公阿嬤開始,不再只針對外籍媽媽一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200034,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2 
外偶之子弱勢難翻身 政府缺錢 四成課輔放牛吃草
陳美文、夏念慈、周麗蘭/專題報導

雖然家庭、經濟等客觀因素較不利「新台灣之子」求學,但仍有不少學校積極設法、力挽狂瀾,台南市和順國小就是一例。可惜學校有心、老師熱心,但政策「放牛吃草」,讓滿腔熱誠的老師無可奈何。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呂美枝走訪偏遠地區發現,有些新台灣之子根本沒上幼稚園就直接上小學。她直指,新台灣之子的問題其實就是單親、隔代教養、中低收入等弱勢家庭、甚至種族意識以及多元文化議題的複合體。

教育部中央課程委員、古坑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也指出,「語文」是新台灣之子學習的最大障礙,語文影響文本閱讀,若加上國籍自卑感,學習意願更雪上加霜。

和順國小今年有六十二名「新台灣之子」,是歷年來最多,輔導主任楊昌勳說,校方認知到新台灣之子人數不斷攀升,陸續爭取社會資源協助,規劃輔導課程減少衝擊,卻遇到公部門經費核銷限制受挫。

校方先向教育部申請「攜手計畫」補助,再申請「教育優先區」課輔、生活適應班、人際關係等「小團體輔導」經費補助,竭盡所能找經費,讓學生課後留在學校安親、課輔。

不過,受限於公家經費短絀,一學期廿周,只能課輔十二周,其餘八周得放牛吃草,學校老師大感無力!

台南市政府去年推出「茁苗計畫」,該校代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提出生活津貼補助;後來富邦集團開放認養家境清寒學童後,校方立即積極代學生申請,但公部門仍以「經費有限」,要求不得重複申請。

校方把錢花在刀口上,除了開辦安親課輔,還舉辦多元文化周,介紹印尼、泰國等地文物及飲食,協助人際關係較弱的他們融入同儕。

為了讓新台灣之子產生光榮、成就感,校方針對他們擅長的羽毛球、母語演講舉行比賽,老師雖然累,但看到一張張天真臉孔的笑容,學校感到值回票價!

雲林縣有縣府支持,因應沿海地區越來越多的新台灣之子入學,縣府與台北教育大學策略聯盟,讓口湖鄉過港國小朝「多元文化融合學校」經營,是全台第一所把新台灣之子列為教育重點的小學。不過,並非所有新台灣之子都如此幸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200035,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2 
魏媽媽辛苦26年 喜見子女上大學
楊秋蘋/專題報導

雖然多數外籍配偶在教養子女上受挫,但也有辛苦有成的個案。用自己的一生青春撫育三個孩子長大,這幾年陸續考取大學的魏嬋娟,就是其一。

「吃了一整年的白飯拌醬油」,「小時候跟哥哥吹口哨壯膽、赤足走路上學」。東海大學社工系許凱翔輕擁著媽媽魏嬋娟的肩頭說,「我要的不多,有飯吃就很好了」。貼心的一席話,讓媽媽紅了眼眶,也勾起廿六年來外籍配偶的不堪回憶!

廿六年前,魏嬋娟嫁到台灣南投縣竹山鎮,還來不及從家人、鄰居惡意相待的夢魘中甦醒,在孩子學齡時,就墮入丈夫腦傷、老屋震倒的痛苦深淵。

一路蜿蜒駛入茶園蒼翠的坪頂路,眼簾映入的是魏嬋娟一手張羅的新家。她說,屋內所有擺設全是資源回收的戰利品,嶄新的家有九二一震災基金會「築巢」之助,一百五十萬元貸款每月需付七千元利息。

「因有三合院共有祖產,長年過不了低收入戶審查門檻,幸好有家扶中心協助,才能讓孩子順利上學。」來自印尼華僑家庭的魏嬋娟說,她很幸運成長在尚未「排華」的印尼,念了六年華語,嫁來台灣後,還看得懂孩子的功課。

她國、台語交雜,細數過往點滴。她坦言,沒有特別指導孩子的功課,倒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如「小富從省,大富從命」、「吃人一口、報人一斗」等觀念,她會不厭其煩地說給孩子聽,並且帶頭做到。

「自己在外拾荒帶回家裡的東西,只要是堪用的,孩子從不嫌惡」,魏嬋娟說,連九二一震災全家棲身的貨櫃屋,在搬進新家後也捨不得棄置,如今成了孩子跟貓狗玩耍的天地。孩子也知道用功讀書,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順利脫離貧窮。

談起這段不敷溫飽的日子,紅著眼眶的魏嬋娟說,次子凱翔吃了一年的醬油拌飯「大餐」,每天跟哥哥家源赤足走路上學,多年來從不喊苦,「從小到大,只跟我開口要過一個不讓牙齒打顫的口罩!」

受到家扶中心長期資助,獲得九二一震災基金會達成「築巢」夢想,三個孩子家源、凱翔、淑婷陸續考上亞洲大學、東海大學社工系和育英護校。家源原本讀亞洲大學大眾傳播系,因沒有錢買攝影機等器材,決定轉念社工系。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200036,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2 
協助外籍配偶技巧待加強 訪視不停 泰籍阿嬅:我有問題嗎
李義/專題報導

泰籍的阿嬅嫁來台灣十年,雖然丈夫弱智,公婆又臥病在床,每天要張羅一家七口的三餐,還要打工賺錢貼補家用,她身體力行嫁雞隨雞的傳統,就像傳統台灣婦女般認命。

不過,最近五年,阿嬅的生活起了很大變化,經常有人訪視,貼心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要安排她上各種課程,令她覺得很不自在。一次又一次的探訪,她不禁開始疑惑,是不是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我會騎機車、說台語、買菜,與工廠同事相處愉快呀!」

長年研究外偶與新台灣之子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何青蓉指出,出於善意的噓寒問暖,令已成年的外偶感到壓力,更何況是初入學的新台灣之子。

她認為,在第一線執行外偶與新台灣之子的各類輔導調查工作技巧都有待改進。部分老師的處理技巧不夠純熟,一次又一次的身家調查,無形中將孩子標籤化,同儕也投以異樣眼光,原本快樂無邪、最需要同儕認同的新台灣之子,長年處在這種環境,心理承受很大衝擊。

其實,新台灣之子與台灣本地的社經弱勢家庭、中輟生、學習遲緩、行為偏差等問題並無直接關連,只是被烙上外偶與新台灣之子的名稱後,彷彿就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他們的原罪,有著不可承受的重。

高雄市中洲國小的新台灣之子比例相當高,學校輔導主任蕭朱亮表示,透過研究可取得一些數據與意見、協助政策擬定,是有其必要性,但處理技巧真的很重要。

他說,面對各界研究案,他總是告訴第一線的老師們,不要公開在班上問:「媽媽是外籍的請舉手。」應先過濾書面資料、掌握學生身家背景,再私下去訪談,協助學生避開同儕異樣的眼光。

蕭朱亮認為,台灣社會應勇於面對標籤化問題,不要逃避。例如,隨著離婚率升高,單親家庭愈來愈多,已成為台灣社會的「正常」現象之一;如果能幫助孩子們與家長建立單親家庭的正確觀念,就有助消除標籤化作用。愈是刻意避免碰觸標籤化,往往將問題積壓在檯面下,當能量蓄足後,終要爆發。

何青蓉表示,協助外配認識台灣社會文化進而融入是對的,但除了關懷,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例如,街頭林立的外配婚姻介紹廣告看板將外偶物化,應該減少。蕭朱亮也批評,政府編列預算大力推動各種外配措施,專款專用,限制本地家庭的參與,形成只專注於外偶如何融入台灣社會的單行道,忽略台灣社會也應該了解認識外配文化。唯有雙向溝通,台灣才能成為新的移民熔爐,實踐真正的多元文化。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200037,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