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京都城鄉隨意行走,任何角落都能看見輕簡閒適的小民生活趣味與風姿氣品。不是只有上層社會有其貴氣大格局的寺社庭園,京都耐人尋味處正在於其全民各階層,都擁有極具質感的生活格調。京都人的OFF學是滲透到全階層市民的生活底蘊裏的。

來自西安的秦俑正在京都三條通的文化博物館展出,自己雖在西安原址看過,同行的人卻尚未有緣目睹,就云出一個上午,到三條一睹後期才出土的彩色「跪射秦俑」。

到早了一個鐘頭,博物館尚未開門。隨意從三條閒步到烏丸通,再從女市小路通往東繞回來。俵屋直營的「遊形」,和供應俵屋湯豆腐食材,有三百年歷史的「平野屋」豆腐都在這條幽靜的小街上。

京都的常民OFF學

散步到東洞院通交叉路口,東南角有座環境藝術家八木???設計的小型開放空間。幾道以舊石、珪藻土、古紙、?與貝殼砌成的弧形矮牆土土屏風雕塑,半圍著一個稱作「初音之庭─地之響」的小小空間。修長翠竹與紅楓小樹倚角對映成趣,靠內垣一個圓形小石庭內緣設置了一個水琴窟「心之庭」,五支一米餘長竹筒從水琴窟往石庭外緣成扇形放射狀排列地面。隨便拿起任一支竹筒一端側身就耳,一端緊靠石庭地面,耳中就會傳來水滴水琴窟琤琮聲響。迴音空靈,繞耳不絕。

矮石牆另一側擺著三塊古樸舊石材,是原來初音中學校的御影石,地面外圍還飾以一列古瓦石材,古樸石材剛好權充街頭小憩座椅。拿出隨身普洱熱茶與一方盒蘇黎士Sprungli巧克力擺在地上,我們的流動咖啡屋就這麼開張起來了。

清涼的早晨空氣,三兩背著書包學生與騎自行車的女士偶爾穿過小街初透的朝陽。城市中心設計有這樣的閒適空間,讓市民與外客有隨意散步、喫茶的地方。「下町純情」,充分表現了京都市民的生活主張:

鼻香茶熟後,腰軟日陽中,

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

雖然有人立場強硬地主張OFF學是有錢有閒者的特權,京都的OFF學看來並非特定強勢階級專有的權利。「可憐閒氣味,唯欠與君同。」難怪白居易在古典的日本這麼受歡迎,他的生活主張與白描詩句很得到大和人民的共鳴吧?

山色水氣,半農半城

往貴船的路上,稍過了御室仁和寺,路旁就不斷出現稻田、菜圃與蔥園。從上賀茂神社回來,在出町柳驛換車,走在高野川畔,隨意就看到兩位男士川邊垂釣,一個站立在川岸水邊,一個坐在稍高處堤岸上小橋旁。或坐或立,兩位都一樣悠然自得。京都老是給人半農半城的印象,一城山色半城水:東山、吉田山、衣笠山、嵐山、小倉山就緊靠著城區,賀茂川、高野川、鴨川、保津川、大堰川、桂川、高瀨川則滑城而過。

坐在伊勢丹十一樓的盛田屋吃午餐,你會經常看到玄黑禽鳥遨翔,有時從「燒肉大將軍」招牌振翼而起,從你眼前落地玻璃窗外劃空而過,降落左側中央郵便局大樓陽台。有一晚在木屋町吃完晚餐,沿高瀨川畔邊往四條散步消食。竟然一隻鷺鷥慢條斯理走在川中,像在緩步覓尋它的晚餐,很大方地踱著方步,從我身旁不到一米處漫步走過。看看四週在地人,大家似乎司空見慣,不像我如此驚奇。

山色水氣,半農半城。城內又有下鴨神社的?之森、御所、涉成園、二條城等森林公園,京都真的是極適合人居住的場所。連禽鳥都會聚共樂萬年春,顯然是生氣盎然的場域空間。

原鄉時尚新和風

從曼殊院出來,花了一點功夫才找到唐長。親切的麻亞矢帶領我們參訪工房,還親自示範作業流程。久木麻亞矢家住大阪,大學主修法文,卻在修學院離宮參道附近的唐長工房工作。這家創立於一六二四年的唐紙工房,當家主人千田堅吉是第十一代家元,剛好外出旅行當天不再工房。桂離宮當年的「昭和大修復」,襖(fusuma)與壁的桐紋唐紙製作,就是他的得意作品。

麩屋町通大名鼎鼎的俵屋旅館,與京都御苑內去年才完工的京都國賓館(去年十一月開張後的第一批貴客是美國總統小布希伉儷),和室內的襖、屏風與壁面用的唐紙也全是唐長獨門供應。

雖然上承三百八十餘年的唐紙文樣圖板(唐長擁有約六百五十餘種板木,半數是江戶時代製作代代使用迄今)等文化資產,唐長並不只是固守祖產度日。為呼應日本人生活樣式與生活意識的現代化變革,這兩年千田長女愛子與同仁在四條烏丸的COCON一樓設立了創意和紙逸品的小舖,展售小件的卡片文具設計商品。事實上COCON 在烏丸通的樓面外牆整片淺綠連綿雲彩圖樣就是唐長的作品,在一片棉車水馬龍的烏丸大路上給人沈穩卻又鮮活的印象。COCON內一家和洋創作料理餐廳的室內裝潢,也用了調性雅緻的唐長和紙素材。

離COCON不遠的兩替町三條一帶,唐長另有一家專展示壁紙、家具等大件作品,供室內設計搭配使用。

有人問俵屋現在第十一代的主人伊藤年女士,既然連希爾頓的老闆這種旅館世家來住過後都深感敬服,在留言本上留下「這才是服務業!」的感言,為何不到巴黎、米蘭、紐約等地開分店。她的回答是俵屋是紮根於京都的事業,不只本身三百餘年的歷史(俵屋創立於寶永元年,西元一七○四年),其周邊協力事業像湯波半、唐長、平野屋……也都是兩三百年以上歷史老店。他們都是植根於京都文化與生活土壤的事業,沒有辦法離開京都。

不只是植根於文化與生活的土壤,像唐長這種老店,還會將雅緻的傳統元素與時尚設計潮流結合,推出新和風的原鄉時尚,讓老店歷久彌新。

京都人日常過的是有創意有質感的生活,像這樣從傳統的土壤中推陳出新的新生活提案對他們似乎是極自然的動作。東洞院通蛸藥師附近的「Second House」Cafe就開在一座百年古老町家,原為吳服店,外觀還保存著木格子窗飾與文字瓦頂。推開厚實大門,一樓卻是一個現烤現賣的蛋糕工房,客人還可搭配一杯香濃咖啡,坐在面向和式庭園的舒適座椅上品味悠閒。

氣品與風格

日文的「氣品」,約略就是我們說的氣質與品味吧!

京都城市的氣品是很特別的,特多的長壽老人,在街巷、公車上到處走動。京?子、和傘職人與賣扇庵的仕上師,總是露出專注的眼神以熟練的手藝製作手感細緻的工藝精品。在堀川今出川的鶴屋吉信二樓的「游心」茶室與?遊茶屋,曾目睹五年學徒才出師的和?子師傅,以庖丁解牛式的風姿,六分鐘內做好一個紫陽花柚香京?,色調、香氣與造型質感簡直就是一個藝術品。

一個城市的氣品,在於每箇市民的整體風姿表現,不論他屬於哪一個社會階層。JR京都驛十一層「紫野和久傳」京料理屋的烏丸店與賣炸豬排飲的「和幸」比鄰開設。在和久傳點一萬日圓的套餐,固然器皿、裝潢與食材調理鋪排無懈可擊。可另一晚在隔鄰「和幸」點一千日圓的炸豬排飯,豬排則外酥黃內多汁,切成細絲的高麗菜則淋上產自四國德島柚子做成的清香柚汁,再佐以極鮮美的蛤仔味噌湯,米飯則一粒就是一粒。蔬菜、味噌湯、飯均可再添加。吃完後的幸福感一點也不輸給隔鄰的「和久傳」。

京都每一階層的人民,都重視質感與氣品。要求質感並不能與要求奢華畫等號。貴族有貴族上京區的質感,町民也有町民下京區的質感。再普通的町區小巷或是郊野小路,永遠乾淨清明,讓人神清氣爽。有一次從詩仙堂出來進城,途中在白川通淨土寺下車,隨便找一家街坊小食事處,老夫妻兩人開的小店。薑汁燒肉,切絲生菜葉,小碟醬菜與味噌湯。所費不過七百二十日圓,口味卻鮮美動人。從詩仙堂往曼殊院的鄉間小路邊,普普通通民宅,有人庭前鑿小池養水草、錦鯉,有人門邊擺上七福狸信樂燒。更有一家,也不知是家大主人還是小主人是鹹蛋超人迷,就在家門口信箱上擺上十三個小鹹蛋超人,還配上一對戰砲飛艇,顯示主人的生活態度逗趣可人。在京都城鄉隨意行走,任何角落都能看見輕簡閒適的小民生活趣味與風姿氣品。不是只有上層社會有其貴氣大格局的寺社庭園,京都耐人尋味處正在於其全民各階層,都擁有極具質感的生活格調。京都人的OFF學是滲透到全階層市民的生活底蘊裏的。

這個城市的質感與氣品,是產業鏈與消費鏈供需雙方聲氣互應的結果。消費端有要求質感的市民,一萬圓有一萬圓的質感要求,七百圓、一千圓也有七百圓、一千圓的質感要求;相應的,產業端也有氣品風姿飽滿的藝匠職人,專注莊嚴,誠正作業。一萬圓作品有一萬圓作品的尊嚴,七百圓、一千圓作品也有七百圓、一千圓作品的尊嚴。無論是那一個社會階層,價格容或有高低之別,氣品與格調與尊嚴則絕無貴賤之分。

同時有這樣要求質感的消費鏈,與敬重氣品的供應鏈,才可能成就一個像京都這樣的「風格城市」,也才能涵養出京都如此豐饒發展的「風格產業」。

很少人知道,在過去十餘年,日本產業遭逢所謂的「失去的十年」景氣不振局面,但立基京都的京陶、Omron、Rohm、崛場製作所、村田製作所……等以工藝深度取勝的中型企業,在日本舉國不景氣中仍維持百分之十五的營業利益率(相對於日立、東芝、三菱、NEC、富士通、松下等全球知名大企業僅百分之四)。這樣的「京樣式企業」超優績效表現,相信與講求工藝深度的京都職人精神是有所關聯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list/0,3545,110516-1105+2006112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