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中國近代史上頗有地位的詹天佑,曾是小小留學生,被清朝朝廷召回後,曾在廣州當過英語老師嗎!
還記得130幾年前被清朝朝廷送到美國學習理工西學的120位小小留學生嗎?他們有人成為中國第一位總理、清華大學校長,也有沒受到重用,被關押在破舊的書院中。不管他們的下場如何,這批小小留學生對中國現代化有很大的貢獻。
由名作家、清大教授龍應台帶領學生成立的「清大思想沙龍」,今晚邀請錢鋼在合勤演講藝廳演講「影響中國的一百二十人──尋找大清留美幼童蹤跡」。這是錢鋼來台、擔任台北市國際藝術村駐市文學家後第一個公開行程。錢鋼早年因完整報導唐山大地震災變始末而揚名國際,近年起開始關心清末民初的留美幼童議題。
講到接觸此議題的原因,錢鋼說「是兩岸知識份子的一段佳話」。不過,他謙虛的說,他是接著一位台灣到美國的學者高宗魯的火把往前走。
原來高宗魯於耶魯畢業後到一所地方大學(Newlondon)教書,並在1972年,也就是中國留學生赴美100周年時,投書康州當地報紙,呼籲大家不要忘記100年前曾經有過中國留學生到此這件事,見報後,就有一位老奶奶與高連絡,說她家裡有祖父留下來當時中國留學生的照片。
高宗魯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這位老奶奶的外祖父,是推動中國鐵路建設的健將詹天佑的小學校長,此後,高宗魯便到處蒐集有關這批小留美學生的資料。錢鋼表示,自己再找資料的時候,高宗魯幫了很大的忙。
從1872至1875年間,曾國藩接受了容閎的建議,和李鴻章聯合上奏,清廷分四批送出120名幼童到美國研習理工西學,沒想到這群學生到美國後開始不留辮子、不著中國服裝,醉心於西方的民主自由,10年後被朝中保守勢力召回。94名幼童返抵上海後,不但沒有受到重用,還被關押在破舊的書院中,清廷隨意分配工作給他們,像在耶魯學土木工程的詹天佑曾經一度分配到廣州教英語。
這批留美幼童對於中國現代化貢獻甚深,有代表中國向美國交涉返還庚子賠款的駐美公使梁誠;南北議和代表、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以及晚清洋務大臣梁敦彥;中國近代警察制度創始人曹嘉祥等。
錢鋼 還發現留美幼童與清華大學創校的緊密關係,當年羅斯福總統發現美方溢報庚子賠款,因此將專款用於中國生留美計畫,清廷提供北京清華園作為留學生放洋前的預備學校,也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
唐山大地震 錢鋼代表作
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錢鋼,是大陸80年代報導文學作家,代表作是「唐山大地震」,1998至2001年擔任中國民間色彩最強、影響最大的「南方周末」報副總編輯,龍應台認為他是一位認真、負責又愛護年輕人的長輩。
龍應台指出,錢鋼打下「南方周末」報的格局基礎,在現代中國社會中代表自由的聲音,但也因此下台,「是一位帶有社會責任的知識份子」。龍應台說,錢鋼是個很用功的學者,在演講之前,做很多研究,找到更多與清華校史有關的留美學生。
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時,當時大陸封鎖所有的媒體,投入救災的錢鋼,身歷其境寫出膾炙人口的報導文學「唐山大地震」,成為珍貴的史料。「大清海軍與李鴻章」和「大清留美幼童記」也是錢鋼的代表作品,他四處蒐集各地的陳年信件、照片、報導和文件,想盡辦法拼湊出當時的歷史。
【2005/11/29 聯合晚報】
- Dec 01 Thu 2005 19:49
尋大清留美幼童蹤跡 錢鋼接手高宗魯火把 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2005/11/29 聯合晚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