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國防部長希科爾斯基廿五日公布一份冷戰時代「華沙公約組織」部隊大舉入侵西歐的訓練計畫,在這項代號「七日直抵萊茵河」的計畫方案中,蘇聯將用核子彈攻擊西歐一些重要河川流域,包括德國萊茵河及法國繆思河等。

希科爾斯基是在華沙舉行的記者會上,公布這份一九七九年制訂的華約核攻西歐地圖。其中華約部隊進攻西歐的部份,與諜報驚悚作家湯姆.克蘭西所著《紅色風暴》(Red StormRising)裡描寫的情節,十分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克蘭西書中那場戰爭用的是傳統武器,而非核子武器。

按「七日」計畫描述,由於北約率先進犯,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國家被迫採取自衛反擊。在蘇聯用核彈攻擊西歐之後,北約還以較小但更精準的核彈,攻擊波蘭的維斯杜拉河流域,目的是為阻斷來自俄羅斯的增援部隊。

儘管這只是一份演習計畫,而非可付諸執行的軍事行動方案,但一般軍隊總參謀部在訂定正式計畫之前,會透過演習來測試各種軍事方案。例如德國一九一四年入侵法國和比利時的「施利芬計畫」,首見於一些演習相關文件和地圖中。

「七日直抵萊茵河」計畫制訂的時間,正是波蘭開始脫離蘇聯和共黨控制的時候。一九七八年天主教教廷選出波蘭裔的若望保祿二世為新教宗,波蘭國內又掀起民權運動,敲響了克里姆林宮的警鐘。波蘭新領導人賈魯塞斯基擔心蘇聯介入,宣布實施戒嚴。

即使在當時,北約內部仍高度懷疑蘇聯是否會發動核戰。不過蘇聯人卻認真看待美國有可能在華約於歐洲發動核戰時,動用核武攻擊蘇聯。按當時西方的軍事準則,北約為了防範華約部隊入侵西德,除了傳統武器,也將使用戰術核武,以收嚇阻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