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興趣的是『家教』。」耶魯大學教授金安平昨天解釋自己的著作方向:「就是中國人最注重的『家學』,也就是情感教育。」

金安平其人,與她剛出版的作品《合肥四姊妹》中文譯本有著高度相似,亦即作者本身,以及作者研究的對象、作品都有深厚家學基礎。「就是父母、家庭親族以及兄弟姊妹的感情,對個人的影響。」

《合肥四姊妹》講述合肥地區名人張樹聲(李鴻章的淮軍大將)四個曾孫女的故事。金安平指出,她先在美結識耶魯大學教授張充和(四姊妹的老么),對張充和在藝術、書法、中國戲曲史、考證校釋的功力相當佩服。

因此,金安平就想曉得張充和家學淵源之原因,學問怎麼來的,誰鼓勵她,誰教過她,她的老師是誰,父母、兄弟是誰等等。而張氏四姊妹當中,又屬三姊張兆和以及三姊夫、作家沈從文最有名。

金安平自己也受到家族傳統的薰陶。她的祖父是史學家金毓黼(章太炎、梁啟超的學生),父親金長銘來台之後擔任成大建築系教授,金安平家也有四姊妹。

金安平說,從小在台南的生活經驗充滿了快樂(補習除外)。金長銘的學生如後來的台大城鄉所教授華昌宜等天天到她們家開夜車,禮拜天金長銘夫婦就帶著孩子吃度小月,晚上看一場電影。「我對電影的喜愛就是那時候來的,」金安平說。

金安平記得父親是個說故事高手,無論是自創的鬼故事、古典小說、公孫龍的思想、金庸武俠、《莊子》的內容等,都可以拿來編成精采的故事給自己小孩聽。

即使到了美國,金安平說,金長銘的中國傳統故事也使得她們家充滿中華文化傳統。金安平在密西根大學取得數學學位後赴哥倫比亞學習中國思想史,就是受到金長銘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