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照了,請看這裡!」

四十年不見。四十年前我們大學剛畢業,都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一轉眼四十年過去,大家都不再年輕。於是都來了。能飛的飛、能開車的開車、能搭便車的搭便車,都趕來了。前一陣子還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簡直不願見面。後來想想,四十年同學會,人生只有這麼一次,再過四十年我們在哪裡見?為了政治立場賭氣,犧牲了同學會,看不到老同學,值得嗎?想想於是都捐棄成見趕來了。四十年同學會,實在太難得。照相啊,一定要照相。於是全都擠成一堆。

「要照了,請看這裡!」

四十年,實在太難得。照相啊,一定要照相。可是老天啊,究竟要我看哪裡?

眼前不是一架照相機,而是大大小小二十來架照相機!小楊的老婆、大放的老婆、老趙的老婆,每個人的老婆手裡都拿了數位相機,嘴裡同時都在喊:

「照相了,請看這裡!」

我突然明白,這就是民主時代的弔詭。在從前的威權時代,難得有一架照相機,照相師喚「請看這裡!」他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大家看的方向也很一致。人人都看照相師,就這麼簡單。現在好了,每個人手上都有照相機,究竟該看哪裡?所以這團體照就很難拍得好,不,根本不可能拍得好。雖然有二十來架照相機,每架照相機照出來,都是朝各個方向看、目光煥散的一群烏合之眾,而且總有人的姿勢沒擺對或者乾脆閉上眼睛。

二十來架照相機,卻照不出一張像樣的團體照,還抵不上一架照相機,您說奇怪不奇怪?這就是民主時代的弔詭,也可說是數位時代的悲情。

我最怕別人給我照相。小時讀過一篇文章,印象深刻。不知是新幾內亞的土人還是何處的土人,相信照相機能攝走人的靈魂,每照一張相就少了一點靈氣,所以最怕別人給他們照相。您要給他們照相,他們客客氣氣說聲好,沒準回頭就把您煮來吃了,原湯化原食。我很同意新幾內亞土人的看法,照相能免則免。尤其是現在堂堂進入數位時代,不僅照相時要被人擺布吃足苦頭,照相後還要接受被數位照片轟炸的苦。每個人都要寄他照的照片給您,可是誰也不真印出照片寄給您,都是寄數位照片。這數位照片最可惡,如果收到太多,一不小心就中了裡面暗藏的電腦病毒,再來又可能把電腦塞爆。而且搞來搞去,您真看到過像樣的數位相機團體照嗎?

我問過許多人,答案都是「從來沒有!」所以數位相機實在是很壞的發明。而且數位照片數量太多,也懶得印出來,又不知存在哪張CD上面,久而久之根本不知道放在何處。不如過去的時代,在皮夾裡至少藏一張愛人的照片,彌足珍貴。萬一意外死亡或為國捐軀,人家把您埋了,還可以讓您在手上緊握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多麼浪漫,旁邊的觀眾看了都老淚縱橫。現在呢?只好讓死者緊握一張CD,還不知裡面藏的是什麼病毒。

其實既然是數位照片,又可以彼此互傳,那麼何必使用多架數位相機?只要有一個人照,事後再傳給大家,豈不是更省事?賣數位相機的公司當然不會鼓勵這種行為,但是一般人為什麼想不通這個道理,我也想不通。雖然說沒有浪費膠卷,實際上大家都浪費多少時間精力在數位照相上面。太多資訊,結果等於沒有資訊。

這數位化的浪潮還方興未已。最近有人在墳墓的墓碑上面玩花樣,墓碑不再刻字,卻有個電腦屏幕反覆復播放墳墓中人的生平活動。萬一電腦當機或者停電,恐怕還得要由墓碑服務公司來維修。墳墓墓碑數位化,讓活人有機會賺死人的錢,當然是樁好事。只是不知道我們下一個四十年的同學會怎麼開?會不會在墳墓裡面連線?大家還會為政治立場吵架嗎?「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明明萬事空,還要擔心九州同不同,人要完全放下真是困難重重。搞不好我們的同學會還有得開呢!

【2005/11/15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