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感」被視為疾病,真、善、美被視為罪惡,世界會變成怎樣?這部電影的情節看似東抄西仿,卻讓我在看片過程中,從頭到尾都沒時間吃一口爆米花……

有些電影真的很寂寞,在電影院放映時觀賞,雖有一種包廂的貴賓感,大口嚼爆米花、咕嚕嚕喝可樂也不怕吵到鄰座,可是當電影看完後,竟驚覺是部讓人意猶未盡的影片,走出電影院想要找人討論卻沒人看過,推薦給親友時,卻因票房不佳,已被片商匆匆換片,Equilibrium 這部在台灣被片商翻譯成《重裝任務》的影片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電影大意是說一個極權政府為了控制人民,打著爭取「和平」的口號,通過影像、廣播宣傳洗腦,控訴情感對人類秩序的破壞,因為情感容易產生忌妒、仇恨以及報復等等,所以在人的意識上進行強力滲透,規定人民每日注射麻痹感覺、遏制情感的藥劑,並把「情緒化」列入法律,迫害追求感覺的人,影片中的男主角作為國家機器的行政核心,也在執行法令的過程中摧毀了無數藝術家與藝術品。

這樣的故事情節很熟悉不是嗎?集體監控就像喬治歐威爾的小說《1984》,注射感覺麻痺來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以及人們不准讀書,消防隊職責在消滅書本的電影──楚浮的《華氏451度》,這樣一部看起來東抄西仿,而且從電影佈景、道具與服裝等,可明顯看出是一部小資本小製作的影片,卻讓我在看片過程中,從頭到尾都沒時間吃一口爆米花。

故事一開始就讓我產生驚顫,一群扮演著「情感殺手」的修士們,搜索到一張達文西名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高科技偵測儀靠近圖像掃描真偽,兩秒後儀器馬上報告出這是一張真品,修士瞪著蒙娜麗莎不可思議的微笑,下達命令:「燒了它吧!」就這麼一句話,一把火焰在蒙娜麗莎那張神祕的臉上熊熊燃燒,那張臉可是我們在羅浮宮排隊排半天才得以看一眼的真跡,那張臉也是作家丹布朗聲稱,藏有上帝祕密的所在。

導演以「蒙娜麗莎的微笑」作為首靶,除了增加戲劇性,也呼應電影名稱「平衡」的主題,因為連像達文西這種對科學與藝術皆精通,左手與右手同時都能書寫與繪畫,一生致力於追求平衡美的人所生產的作品,都被修士們趕盡殺絕,這個所謂理想城市裡的人民還有什麼夢想可以追尋呢?

還好,還有詩人葉慈。這是整部電影中最精采的轉彎處,當主角發現合作多年的同事染上「情感」疾病時,他的同事正抱著《葉慈詩選》,冷冷地朗誦出《他想要天國的綢緞》中的片段:「但我很窮,只有夢,我把我的夢鋪在你腳下,輕輕踩啊,因為你踩的是我的夢(But I, being poor, have only my dreams; Ihave spread my dreams beneath your feet;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

聽說美國人從911事件以來,便把情緒轉投射在寫詩與讀詩這件事情上,而布魯塞爾人在政客與示威嘈雜聲中,將情感寄予每年的伊麗莎白音樂大賽,儘管藝術無用論的聲調,讓許多偉大作品毀在極權主義領導者手中(阿富汗巴米揚大佛、文化大革命等等),可是當自由與財富全被剝奪時,幸好人們還有作夢的權利,在夜裡因潛意識而作,在白天當想像力的天使飛來敲門時,更要敞胸熱烈迎接,因為那是平衡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302+112006092400300,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