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天,好萊塢總是推出一批爛片,要等到入秋以後好電影才會慢慢上市,而在聖誕節前後臻於高潮。最近好電影已開始出籠,今秋好萊塢似乎對「傳記電影」特別感興趣,有關五、六十年代名作家楚門.卡波迪(Truman Capote)的生平,就有兩部電影。

一九八九年去世的美國作家羅伯特.賓.華倫的(Robert Penn Warren)小說:《國王的人馬》(All The King’s Men),影射三十年代權傾一時的路易斯安那州長休埃.朗格(Huey P.Long),曾被拍成電影,現又重拍問世,由西恩潘(Sean Penn)飾演男主角。朗格做過參議員,一九三五年遭暗殺而死。路易斯安那州素以政治腐敗出名,去年底出版的一份報告,說美國最腐化的州是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排名第三。路州此次遭卡崔娜颶風摧殘,此時推出《國王的人馬》,更是別具深義。


但最令人興奮的則是把CBS廣播史上最有名的記者、主播和節目主持人艾德華.莫洛(Edward R.Murrow)五十年代對抗極右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的吉光片羽拍成電影。莫洛(死於一九六五年,終年五十七)生平能獲好萊塢垂青,影星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居功厥偉。片名叫《再見並祝好運》(Good Night,and Good Luck),這是莫洛主持〈親臨現場〉(See It Now)電視節目的結束用語。喬治克魯尼的父親曾做過二十五年的主播,他自己亦曾讀過新聞系(未畢業),一直都很關心美國的新聞事業,他說莫洛是他們父子最崇拜的媒體人。

美國無線電與電視新聞能有今日的水準,可說是莫洛在二戰期間開創了光輝的先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莫洛是美國無線電新聞的奠基人,也是電視專題報導的開路人,他對美國廣播新聞的影響是石破天驚的。一九三七年,二十九歲的莫洛出任CBS駐歐記者,邀請一批文字記者加盟,其中包括威廉.夏爾(日後以《第三帝國興亡史》一書著稱於世)、艾力克.沙弗萊、查斯.柯林伍、霍華德.K.史密斯等,這批人被稱為「莫洛的徒弟」(Murrow’s Boys),他們一起塑造了近代美國的廣播新聞。四十年代初納粹空軍猛炸英倫,莫洛常站在倫敦街頭向美國人民播報轟炸實況,開場白:「這裡是倫敦」(Here is London),最為聽眾所熟悉,他的廣播更成為二戰時代的不朽經典。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羅斯福總統在白宮請莫洛吃晚飯,代表美國人民感謝他對歐戰的報導,晚餐耽誤了一段時間,原因是日本偷襲珍珠港。

駐歐九年後,莫洛於一九四六年返美出任CBS新聞副總裁,但他不是一個坐辦公桌、處理行政和開會的人;他的戰場在外面,採訪和報導是他的最愛,十八個月後,莫洛回到麥克風前。他從無線電過渡至電視,頗不習慣,他的收音機廣播特色是深入而又生動,句子簡潔,講究用詞而又有詩的節奏感,但這些特色很難在電視發揮。一九五一年起,莫洛主持電視專題報導《親臨現場》,觀眾極多影響很大。

美國的白色恐怖從一九四七年開始,三年後威斯康辛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加入助陣而進入更恐怖的新階段。他說他「手上握有兩百零五人的名單,國務卿(艾奇遜)知道這批人是共產黨員,他們在國務院做事並制定美國外交政策。」事實上,麥卡錫根本沒有這份「名單」,他胡說八道。然而,麥卡錫的反共斧頭和恐共利刃到處亂砍,指控國務院的一批「中國通」親毛反蔣,迫使這批資深外交官或坐牢或流放或遁跡人世。四十多年後甘迺迪和詹森時代的國防部長麥納瑪拉在回憶錄中指出,國務院損失那批「中國通」而使美國政府沒有人真正了解中共與越共的關係,及越共發動越戰的本質與目的,導致華府誤判全局。

麥卡錫像一陣狂風一樣橫掃全美,人人自危,很少人敢挺身出來對抗他。一九五四年三月七日,莫洛終於在〈親臨現場〉節目中首次公開譴責麥卡錫,他以平靜的口氣指責麥卡錫胡作非為,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千萬不可把異議和不忠混為一談」(We must not confusedissent with disloyalty)。莫洛又說我們並不是天生膽怯,更非不敢寫、不敢講、不敢結伴、不敢護衛理想的人。他正義凜然地教訓張牙舞爪的麥卡錫,振奮全美久蟄之人心,潮流轉向了,大家再也不怕麥卡錫!三個月後,陸軍聘請的律師威爾奇在參院聽證會上質問麥卡錫「還有沒有一點起碼的羞恥心」。從此以後,麥卡錫像隻鬥敗的公雞,越來越洩氣,開始酗酒度日,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參院通過譴責麥卡錫踰越本分。三年後潦倒的反共打手肝病死了,活了四十八歲。

喬治克魯尼的新片即是描述莫洛和麥卡錫的鬥法,他當導演兼配角,也是編劇之一,在威尼斯影展裡獲最佳男主角(大衛.史特拉沙恩飾莫洛)和最佳編劇。也有人認為莫洛太遲才出面反擊麥卡錫,而使許多人遭殃。但在那個非理性的時代,如果沒有真正的道德勇氣,不太可能向麥卡錫挑戰,即連艾森豪總統也怕他。今天的美國更需要像莫洛這種「勇者不懼」的媒體人,否則布希和新保守主義黨羽把美國搞砸了,卻聽不到正義的怒吼!莫洛傳記影片在此時此刻上演,實具有以古喻今,借古諷今的弦外之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