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學家指出,漢代宮城內存在多處地下通道,可能與當時複雜的政治鬥爭有關。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周一在西安舉行的「漢代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表示,這些漢代地下通道多發現於後宮,有些還設有門房,以控制進出人員。他說,在以前的古代宮殿遺址內從未發現類似的建築。

劉慶柱指出,這可能與當時皇帝把外戚視為一股政治力量,企圖依靠他們來協助自己統治國家有關。西漢時實行二元政治,一元體現為皇帝的政治權力,另一元體現為外戚的政治勢力,即皇后、妃子的家族人。

劉慶柱說,「宮城內宮殿複雜,各種政治勢力以各自宮殿為空間進行政治活動,密道可以讓他們的行蹤更隱蔽。」

據稱,地下通道在漢代宮城內被廣泛發現,主要分布在太后居住的長樂宮、皇后居住的未央宮椒房殿、嬪妃居住的桂宮等。

另外,在漢長安城內還發現大量類似地下室的建築遺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張建鋒說,「這些地下室有可能是用來居住、儲物或為上層建築物提供防潮保暖的功效,目前正在做進一步的研究。」

兩千兩百多年前,西漢定都長安,即現在的陜西省西安市,延續兩百多年的統治。漢代宮城面積三十六平方公里,是迄今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其政治中心未央宮面積達五平方公里,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皇宮,面積比保存完好的清代紫禁城還大。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5+11200611010008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