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火球 「不當李自成」 【聯合報/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總統夫人吳淑珍遭起訴,各界預期行政院長蘇貞昌可能以請辭向陳總統「開第一槍」,蘇陣營昨天大動作「滅火」,表明蘇此時會以穩定政局為優先,絕未備妥辭呈伺機提出。

親蘇人士直言,「蘇貞昌不會當闖王李自成(註:明朝末年帶領農民軍起義奪位),衝冠一怒、不顧後果。」

對於政壇盛傳蘇貞昌昨晚聽完陳總統向人民報告後,若無法接受陳總統說法,最快今天就會提出辭呈,親蘇人士「消毒」說,「這都是有心人釋放的風聲。」

為展現堅守崗位決心,蘇貞昌昨一大早就邀集重要部會首長,接連舉行兩場財經、治安跨部會會議。內政部長李逸洋、法務部長施茂林、財政部長何志欽、經濟部長陳瑞隆、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央行總裁彭淮南、經建會主委胡勝正等出席。

政院發言人、新聞局長鄭文燦會後重申,蘇貞昌「當前唯一考量是國家利益和人民幸福」,外界以揣測、甚至編故事方式,指蘇貞昌將請辭、辭呈伺機提出,「這些都不是事實。」

對於蘇貞昌曾提對職務不戀棧,鄭文燦解釋,政治工作本就不應戀棧,內閣團隊都全力以赴在工作崗位努力,不應被引申為辭呈寫好了,如果有任何人對蘇揆提出建議,那也是個別建議,不是蘇的看法。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2/3589962.shtml



新聞眼》蘇開槍時機 扁畫新紅線 【聯合報/記者黃雅詩】 2006.11.06 03:32 am

國務機要費案偵結,各界都期待民進黨內最具人氣的天王行政院長蘇貞昌能成為「開第一槍」的英雄,但昨天蘇邀集部會首長穩定軍心的動作,以及他正式宣示不會請辭的表態,顯示蘇並不認為時機已成熟。

親蘇人士認為,外界認為蘇的個性是「衝衝衝」,應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橄欖球員般的衝刺性格為蘇創造政治生涯高峰,也屢讓蘇嚐到「衝過頭」的苦果尤其是跟在陳水扁身邊的日子。

陳總統是「拚到底」的絕不服輸個性,從弊案接連發生後,黨內每次預估陳總統此次恐怕到了「撐不下去」的臨界點,扁總會展開絕地大反攻。這是蘇不得不面對的最大結構障礙。

蘇是扁任命的閣揆,蘇辭官籌碼只能「梭哈」一次,若這一擊不能讓扁垮台,那蘇充其量可以當悲劇英雄,運氣不好還會反過來被「復活」的扁清算、鬥爭到谷底。

雖然蘇開砲可以搏得清廉美名,立刻不必扛著扁政權貪腐招牌,但國務機要費很明顯是扁一家的弊案,跟蘇無關,若蘇進軍二○○八,綠營支持者恐不會因為他未強硬與扁切割就拒絕投他,他強硬與扁切割能否吸收到中間選票則是未定之天。

蘇還要考慮深綠陣營態度,一位政院高層坦言,扁自居獨派教主,就像站在太陽熱核心,誰靠過去還沒傷到扁,已經先燒死了。因此蘇去會見前總統李登輝、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時,扁陣營才會那麼緊張,擔心蘇揆是在找衝鋒時頂著的「頭盔」。

如果蘇不辭,以其他方式發難引發黨內海嘯,迫使陳總統下台,也不可能讓蘇自己黃袍加身,而是帶進「扁下呂上」的新局勢。以呂秀蓮的個性,上台後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以「新氣象」為由,換掉扁政府所有人事,蘇還是會平白失掉龐大的政治資源與舞台。

在國務費偵結前,蘇在立院勇敢答覆「貪汙就該下台」,偵結後一度盛傳蘇已寫好辭呈,但昨天晚間陳總統要出面說明,政院上午就先出面消毒表示不會辭,態度轉變的最大關鍵,應是知悉扁會宣布「一審判決有罪就下台」,扁昨天此舉,不啻幫蘇出手時機畫了新的紅線。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2/3589963.shtml



游錫堃黨內定調 鞏固領導中心 【聯合報/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陳水扁總統被檢方認定涉嫌貪汙,民進黨是否「與扁切割」備受關注。黨主席游錫堃前天、昨天密集居間協調、會見黨內天王呂蘇謝,定調「團結優先、堅守崗位」,再現鞏固領導中心的氣氛。

對於黨中央要求黨內團結是否等於「挺扁」,游錫堃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團結是「凝聚黨內共識」。不過他也直言,從歷史和其他國家的經驗可見,很多政黨、政治人物失意時,只要檢討、團結,依舊可以再爬起來,這就是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昨天早上十點廿分左右,游錫堃座車突然現身行政院,引起媒體關注,游錫堃進入行政院與閣揆蘇貞昌單獨會談。隨後游錫堃又進入總統官邸,與陳總統討論國務機要費案的危機處理,也了解陳總統昨晚向人民報告的談話內容。傍晚游則前往會見副總統呂秀蓮。

黨內天王昨天唯獨謝長廷未與游會面,引起揣測,不過游錫堃強調,他前晚曾與謝長廷通電話。他表示,不便轉述與呂、蘇、謝談話內容,但強調他們都認同目前應「黨內團結、堅守崗位」。

游錫堃並透露,他這兩天打了廿幾通電話給黨內要角溝通。游錫堃表示,他認為黨內所有人都應以國家和黨的利益為優先,「現在民進黨面臨的是創黨廿年來最重大危機」,即使全黨團結,還不一定能克服此次挑戰,如果黨還不能團結,就更不用說了。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2/3589965.shtml



謝長廷:若知發票報帳犯罪 扁珍不會害子女 【中央社/台北六日電】 2006.11.06 12:32 pm

總統陳水扁昨晚對國務機要費案向全民說明,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謝長廷今天表示,這幾年來社會有半數以上的人不相信陳總統說法,不過,依他對第一家庭的認識,他主觀認為,扁珍很疼愛子女,若已知發票報帳犯罪,不可能將子女及女婿都牽扯其中,這中間可能有認知差距。

謝長廷上午在競選總部舉行「奧運城市,彩色杯墊」發表會後,對陳總統說明國務機要費案的內容做出上述回應。

謝長廷指出,這幾年來陳總統所說的話,有半數以上的人不相信,無論說什麼都無法達到效果。不過,國務機要費案,無論是審檢辯,事實只有一個,也只有當事人及上帝知道,其他人只能以自己人生觀及經驗,選擇相信或不相信。

謝長廷說,雖然他的行事作風及個性與陳總統不同,不過,因長期與陳總統共事的經驗,也對第一家庭熟悉,總統夫婦很疼子女,若扁珍明知以假發票報帳為犯罪行為,或為共犯,不可能將自己的兒女及女婿都扯進來。

他認為,陳總統若真的有犯罪企圖,應會做好保護措施,就他主觀認為這可能有曲折,也許檢察官及陳總統的說法都非事實。

謝長廷表示,許多首長對特支費的做法有不同的認知,這是制度面的問題。他話鋒一轉,也批評國民黨主席、台北市長馬英九的特支費有問題、郝龍斌家人疑似不法使用公家水電費,若以檢察官起訴國務機要費的標準,對於未來的政局及台北市長選情都有影響。

謝長廷說,最近馬英九的特支費受質疑;,案件正由檢方著手調查。檢方偵辦國務機要費案有查陳總統帳戶,未發現有相等的金額匯入帳戶,不過,馬英九的特支費卻有。

他也說,若依檢方起訴國務機要費案的邏輯做推論,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以公家水電費讓子女、甚至孫子使用,這麼說來郝柏村、郝龍斌父子也是貪腐集團,國民黨若不與郝龍斌做切割,沒有資格反貪腐。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2/3590404.shtml



三罷國親今提案 周五付委24日表決 【聯合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立法院國親黨團今天將共同提出第三度總統罷免案,預定周五交付審查,廿四日在立法院表決,但國親將不再敲鑼打鼓或遊說民進黨立委支持,好讓民進黨立委有思考和總統切割的「發酵期」。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並指出,現階段國親仍以推動罷免案為優先,暫不考慮推動彈劾案,因為罷免案和彈劾案在立法院通過的門檻一樣,但立法院通過彈劾案後,還需送憲法法庭,罷免案出了立法院後,人民就有投陳水扁去留的機會。

曾永權表示,這次三罷的氣氛不太一樣。他說,第一、二次罷免案,朝野各說各話,現在檢察官已正式起訴,第一家庭貪汙的事實俱在,朝野不必為陳水扁有無違法辯論,現在民進黨立委要同時面對選民及民進黨內部的壓力,國民黨因此不會再對民進黨立委喊話,要看民進黨立委有沒有堅持正義的意志力和反省力。

親民黨發言人李鴻鈞指出,前兩次罷免案已證明私下遊說民進黨立委支持沒有用,如今司法已認定第一家庭貪汙並予起訴,要讓民進黨立委支持罷免貪瀆的總統,就要靠輿論和社會的壓力。

【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陳總統昨晚向人民報告後,據了解,國民黨的倒扁策略仍寄望罷免成案,由人民公投複決來決定總統去留;若罷免案仍未獲足夠立委支持,不排除再提彈劾案,目前黨中央正研究彈劾的可行性。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2/3589959.shtml



挺不挺三罷 台聯爆內訌 【聯合報/記者何明國/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國務機要費案偵結,扁珍涉貪汙,台聯黨中央立即宣布支持第三次總統罷免案;消息傳開後,台聯區域立委接獲不少支持者的反彈電話。台聯黨團總召廖本煙說,「支持者要我們挺台灣人」,因此是否支持三罷,台聯黨團今天將開會再討論。

不過,賴幸媛等其他立委則支持「三罷」。賴幸媛說,台聯之前通過,要等陳瑞仁檢察官的起訴書出爐,如果扁珍涉貪汙,就支持罷免案,這是基本誠信問題,台聯不應自失立場。

陳總統昨晚向人民報告後,台聯主席蘇進強認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不過由於黨內對三罷有不同的聲音,台聯今天將重新討論,凝聚共識。

台聯有七位區域立委,廖本煙說,黨中央第一時間跳出來宣布支持三罷,不少泛綠選民反彈,台聯立委接到不少抱怨電話,幾位區域立委紛紛向他反映,台聯不應支持三罷。

台聯黨團幹事長黃宗源說,很多支持者最近打電話狂罵、抱怨,甚至還有黨員剪碎黨證寄回表達不滿。他說,支持者希望台聯支持「本土政權的政黨」,不要違背創黨的理念。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2/3589960.shtml



馬英九:再多自由 也不能濫用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馮復華/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紅藍齟齬,引發倒扁總指揮施明德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間的緊張,馬英九昨首度完整回應。他肯定施明德發起的倒扁運動,但堅持要在合法範圍進行,「再多的自由還是不能濫用,要在法律範圍內進行。」

施明德批評馬英九是「沒人性的法匠」,馬英九昨天在國民黨大遊行時,肯定施明德發起的倒扁運動。他說,施明德承載這麼多壓力,遭遇這麼多汙衊,但還能堅持到這個地步,他請群眾給施明德最熱烈的掌聲。

馬英九說,他想向施明德與所有紅衫軍「說幾句心裡的話」,集會遊行是人民的權利,不是政府的恩賜,法律或許有些不合時宜,應該修正,國民黨已主動在立法院提案,將來要把集會遊行法從「許可制」,改為「報備制」,讓人民有更廣闊的集會遊行自由。

馬英九表示,過去兩個月裡,無論紅藍綠的申請,台北市政府都儘可能把現行制度,「運作得跟報備制非常近似」,台北市是全台灣集會遊行最自由的地方。

他說,民進黨花了廿年工夫參與民主改造,施明德也付出很多,他希望大家珍惜,「社會需要更多理性守法的人,如此真正的中道價值才能展現,國家才能可大可久!」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1/3590204.shtml



冷眼集》溫和老馬vs.強硬阿扁 鹿死誰手 【聯合報/記者 范凌嘉】 2006.11.06 03:32 am

陳總統在記者會上雖然表示歉意,但實質內容卻毫無認錯之意,大吐苦水的他,並不承認自己貪汙,反而以「一審判決」為緩兵之計。國民黨隨即舉行記者會,「只看到陳律師幫陳總統辯護」,黨中央並未以高分貝批評陳總統,仍保持相當彈性的策略空間。

陳總統以一審判決做為參考坐標,拉長戰線打延長賽,這等於畫下紅線,警告黨內不要輕越雷池。阿扁論述讓支持者「重見光明」、士氣大振,他緊抓基本教義派,即使還有未來的民進黨政治人物有意切割,也必須考慮深綠感受,綠委要擺脫桎梏支持罷免,並不容易。

國民黨高層原本就分為兩派,「樂觀派」認為民進黨立委在選票壓力下,不可能不展開切割,只是遲早的問題;但「悲觀派」認為不必指望四大天王,泛綠巨頭只是心存僥倖,畢竟民進黨內沒人敢得罪基本教義派。兩派看法南轅北轍,連帶也影響了國民黨的策略擬定。

由於情勢研判無法取得共識,馬英九採取的是比較安全的作法,他在昨天「終結貪腐人民做主」大遊行中,將國民黨定位在「中道溫和」:既不採取過激手段,讓民進黨內改革派有運作空間,同時步步為營,避免任何一絲犯錯的機會。

不過,當作風溫和的馬英九,碰上態度強硬的陳水扁,藍綠兩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若強硬的陳水扁占到上風,馬扁「雙贏」,阿扁暫保權位,馬英九可在阿扁助攻下輕易收割北高戰果。輸掉北高後,游錫堃首當其衝,李登輝裂解的正當性會更強;接下來綠軍將在立委選舉付出慘痛代價,禍延二○○八,藍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可靠凌遲扁過關斬將。

但若溫和的馬英九策略奏效,促發民進黨內改革派湊到足夠人數,罷免果真能在立法院成案,阿扁便有接受公投檢驗的壓力。從民調數字分析,公投複決應可拿到過半投票,罷免選項也應可獲得過半支持,頭過身就過,罷免結果幾可預見。

只要守住戰略方向、站穩中間路線,馬英九會是贏家,無論阿扁下不下台,國民黨都有或多或少、或遠或近的政治利益。馬英九最怕的,反而是阿扁主動下台,民進黨可得到機會重整旗鼓,國民黨倒要防範組閣過程引發的裂解危機,二○○八鹿死誰手,便還有一番鏖戰。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1/3590208.shtml



看扁答辯》紅衫軍罵聲連連 施明德怒氣沖沖 【聯合報/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阿扁昨晚向人民答辯他沒有歪哥A錢,聚集台北車站靜坐的反貪腐群眾全程在電視牆上觀看,紛紛叫罵「無恥」、「夠了」、「下台啦」,不少群眾高呼「去凱道」,但反貪腐總部力勸群眾冷靜,「總部會有最好的對策」。

陳水扁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辯白中,群眾不時響起倒采和叫罵,而且陳水扁幾乎都用台語說明,不少群眾也指責,因為陳水扁只是講給十幾趴的基本教義派聽的。

比較白天時車站前極為稀疏的群眾,昨天晚上天頂懸著農曆十六的大月亮,紅衫軍聚集了千餘人,仔細但很不爽地觀看陳水扁的答辯記者會。在場媒體除了原本就常駐的國內電視和報紙記者,還多了好幾家香港來的電視台,播報員都操粵語。

陳水扁記者會一結束,施明德就怒氣沖沖地從休息區步入靜坐區,但他喉嚨有毛病無法講話,場面相對激烈不起來。律師魏千峰代施明德說出感想是「一派謊言、非常失望」,接著魏千峰逐一針對陳水扁的說辭,引述起訴書和不起訴書內容,提出九大再質疑和反駁。其間群眾頻頻叫好,並眾聲齊呼「沒有」來回應「陳水扁是否盡到憲法四十八條就職宣誓的內容」這個問題。

接著施明德又步出靜坐區,場面暫時轉入串場和歌唱的低潮。加上從上午到晚間,昨天不斷有紅衫軍在靜坐現場主張群眾應該回到凱道,似乎也對反貪腐總部造成壓力。現場的台上指揮不斷要求群眾「冷靜」,強調「總部會有最好的對策」,「請群眾遵守誓言,尊重總部的決策和指令」。

施明德等人在一陣商議後再度出現在台上,由李新負責說明,昨晚不要去凱道,要群眾暫時留在車站靜坐,表示今天中午會有重大決策宣布,立委馮定國也情緒高昂地宣稱今天將發動第三次罷免。不過仍有群眾不同意,更有人在台上仍有人發言時就鳴起氣瓶喇叭,聽起來不像是支持留在車站靜坐的味道。

【記者王宏舜/台北報導】台北火車站前的紅衫軍昨天晚上聽完陳水扁總統對於國務機要費案的說法後,怒氣難消,認為阿扁避重就輕。昨晚十點,七十餘名紅衫軍「散步」到總統府前,要向陳水扁嗆聲,被警方勸離。

昨晚十點,台北火車站南廣場的倒扁活動熄燈後,許多民眾仍情緒激憤,號召「倆倆結伴」,一起到總統府前「散步」。由於凱道、公園路前的拒馬未撤,民眾從重慶南路端進入總統府前廣場,讓警方嚇一跳,連忙上前勸阻。

有些紅衫軍不願離去,向警方說「我沒錢回家」。警方好說歹說,紅衫軍在深夜十一點左右才逐漸散去。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1/3590196.shtml



綠委促扁 請假、停職、打官司 【聯合晚報/記者鄭任汶/台北報導】 2006.11.06 02:59 pm

建議廉政會積極介入

昨晚陳總統強力反駁國務機要費偵結報告,但部分反省改革派的民進黨立委並沒有被說服,立委李文忠、林濁水、林岱樺、鄭運鵬等人上午提出多項建議,包括:陳總統請假,或暫時停止行使總統職權,靜待調查;民進黨廉政委員會積極介入運作,並送中評會;以及黨內再度召開擴大中執會,再度就陳總統昨晚的解釋進行討論。

扁嫡系:送中評會沒意見

但扁嫡系立委高志鵬則是力挺陳總統到底,對部分同志要求總統請假或停職,高志鵬反駁,憲法哪一條有總統請假規定,這麼做恐怕會造成憲政危機。至於應否送中評會議處?高志鵬無奈的說,若這樣才能救贖,就送中評會,他沒有意見。

日前主張陳總統應該下台的新系立委林岱樺指出,黨員起訴就停權,一審判決有罪就開除黨籍,她慎重呼籲黨中央對待黨員應有一貫標準。她也表示,陳總統日前面對司法時說謊,她才請陳總統慎重考慮辭職,但昨天已公開道歉,並辯稱是「善意的謊言」,她能理解總統可能有難言之隱,但說謊仍不應該,就交給司法裁判。

新系立委李文忠則表示,應將陳總統移送廉政委員會處理,而有人建議陳總統請假,李文忠認為,這是明智的建議,陳總統國務機要費的問題,應該要說清楚。陳總統也可以向廉政委員會來澄清,民進黨廉政委員會應該積極介入、運作,有問題就送中評會。

鄭運鵬促呂接手政務

立委鄭運鵬認為,為避免朝野對立,請陳總統在一審前專心打官司,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請假。鄭運鵬建議民進黨中央再開一次擴大中執會,畢竟在野黨針對總統職權,非針對總統的黨權,既然總統已經宣示權力下放,可以考慮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請假,由副總統、行政院繼續運作政務,這也是執政黨該做的事。

鄭運鵬指出,請假可讓在野黨的罷免案找不到理由,畢竟這段時間總統已沒有行使職權,這是兼顧在野黨、執政黨與總統尊嚴的方案,希望黨中央認真考慮。而一位不願具名的黨團幹部則語帶無奈的說,陳總統這樣講,他都很懷疑相信的人會有18%嗎?陳總統應該暫時停止總統職權,直到司法最後的結果出爐。

反對派不贊成請假停職

立委李明憲、江昭儀、王淑慧等人則持不同看法,認為總統沒有停職的規定,更沒有請假的設計,只能說如果沒有辦法視事,由副總統代理,而沒有辦法視事,就是生病或死亡。這些問題,上周五晚上的民進黨擴大中執會大家都討論過了,真不知道為什麼李文忠等人還要拿出來講?

立委林岱樺主張,黨中央應該按照民進黨的規定,只要起訴,就停止黨權,黨中央不能因為個人身分、地位,就有不同的標準,只要被起訴,就要停權。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5/3590630.shtml



扁請假? 總統府暫不評論 【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2006.11.06 03:00 pm

針對民進黨立委要求陳總統請假或暫時停止行使職權,並呼籲民進黨應將陳總統移送中評會,再召開跨大中執會討論,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孟義超今天表示,民進黨早已排定本周三召開中執會討論,立委有任何看法,均可提到中執會尋求共識。

對於民進黨立委的要求,總統府公共事務室說,民進黨將在本周三召開中執會,一切都在發展當中,總統府暫不評論。

據民進黨核心幕僚指出,針對陳總統昨天的談話,黨內評估,相信能化解少數人的疑慮,但仍然會陷入「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狀況,後續發展,目前仍無法預料,「會吵、會鬧的人,周三一樣會吵、會鬧」,所有的壓力只是不斷地往延,最後都必須由民進黨中央概括承受。

【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陳水扁總統昨天對國務機要費偵結報告公開回應後,包括行政院、民進黨和立法院黨團方面,都在第一時間表示肯定,親近陳總統人士指出,陳總統的談話,等於暫時化解黨內壓力。

陳總統上午已正常上班,從一早都在處理公務,相關人士說,陳總統今天的神情、氣色一如往常,但可以明顯感覺到陳總統的心情,不像前兩天沈重。不過,總統府官員,以及親近陳總統的人士,私底下通電話、碰面時,一直詢問彼此對陳總統昨晚開講的看法,相當關心後續發展和各界反應。

接近中午時刻,陳總統車隊離開總統府,前往宜蘭,向一向清廉自持的陳定南表達追思,並向陳定南家屬致意。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5/3590558.shtml




綠委:扁賭一審 也算很敢啦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陳總統宣示「一審有罪就下台」,多數民進黨立委表示「可接受」,「他『賭』一審,也算很敢啦!」不過,以原新潮流系為主力的「改革派」,在總統談話後,新系要角幾乎不是關機,否則就是封口不談,氣氛異常詭異。

在起訴書出爐五十多小時後,陳總統首度出面回應,民進黨倒扁力道明顯弱化,新系核心立委幾乎都「失聯」,新系要角段宜康更以「我的意見只跟我太太講!」拒絕發表評論,顯然新系還在審慎評估後續基調。

不過,沉默了兩天的新系大老林濁水白天也表態,他沉痛地說,這件事的陰影這麼大,不但已影響市議員選舉,也影響民進黨的前途,甚至影響台灣的未來,所以他身為民進黨員,「很丟臉,民進黨讓大家看不起」。

立委鄭運鵬表示,因為串供是牽涉集體說謊、誠信的問題,但陳總統對於這部分並沒有太多著墨,不過,他也說,昨晚是政治性的說明,「要如何取信於民是他的選擇」;「一審有罪就下台」的承諾也與鄭運鵬先前的呼籲不謀而合,他表示,陳水扁已開出「底線」,等於是把整個倒扁力道往後推,陳總統顯然有所把握,只是這段時間藍綠會各執一詞。

鄭運鵬也建議,既然陳總統已提出時間表,黨中央在後天中執會中應該對訴訟期間陳總統「職務」提出建議,包括請假等,以因應在野黨所提出的三罷,民進黨必須對社會有所交代。

有立委則觀察,昨晚陳總統的內容沒有什麼新意,但他刻意以閩南語發言及童叟能懂的用語,最後還不忘再「灑狗血」一番,向中南部選民訴求的用意相當明顯,有助於黨內保皇派幹部及基本教義派的凝聚力,因此,除非黨內天王願意出面表態與扁切割,否則倒扁的挑戰力及集結還是不足,「戰場恐怕得拉到一審了」。

該立委也說,在一審前,如果北高都「搞砸」了,到時可能會有另一個「契機」,黨內不僅會要求黨主席游錫堃下台,可能也會順勢要求陳總統為他所引起的紛爭導致民進黨敗選而下台負責。

謝系立委管碧玲說,陳總統昨晚的宣示是表達他的誠意與決心,同時也尊重被告的人權,因為不論「現在就下台」或是「三審定讞才下台」都是失衡,一審有罪下台應可算是最大公約數,因此,她也預測,藍軍發動的三罷還是不會成功。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5/3590071.shtml



李登輝:道德 民進黨最好的解藥 【聯合報/記者何明國、錢震宇/台北報導】 2006.11.06 03:32 am

國務機要費案偵結,前總統李登輝昨晚首度公開發表看法,呼籲民進黨借此樹立一個「敢於反省的典範」,而「公義、道德、良知、是非」才是民進黨好的解藥,不要辜負台灣人民對本土政權的期待。

陳總統表示要等到一審判決有罪,他才要下台,李登輝昨晚在台灣教授協會募款餐會上的談話,花很多的時間在強調「道德」的重要性,以及領導人應以「更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不能只講法律和制度來為自己辯解。顯然李登輝不認同陳總統一審有罪下台的承諾。

對於政局的紛擾,李登輝強調要「尊重民主體制」,「最後要回到國會解決」。

針對國務機要費偵結引發的問題,李登輝提出五點呼籲:第一、應尊重司法調查結果,要堅持清廉是民主政治核心價值;第二、要保持冷靜,維持社會安定,一切按憲政體制運作。

第三、國政不能空轉,政治人物不能借機製造社會混亂,圖自己之利。

第四、民進黨要謙卑、深思反省,過去國民黨對於不公不義之事,不敢自我反省,所以「被人民放棄」。「這次是民進黨的危機,也是轉機」,民進黨應「樹立一個敢於反省的典範」。

第五、社會大眾應給民進黨時間來思考。台灣人民以最寬容心胸對待本土政權,民進黨應以台灣民主繁榮發展為念,真正面對台灣人民。

台教會會長何清人昨天也在李登輝致詞前發表挺扁聲明,認為「起訴不等於有罪」,一切都需三審定讞才能論斷。

李登輝在挺扁團體場合發表棄扁的主張,引起在場部分人士的尷尬和錯愕,但也有人肯定李登輝的批扁立場,反映出獨派團體對於挺扁倒扁可能陷於分裂。

【記者林建農/台南市報導】台南市昨天成立疼惜台灣促進會,理事長高俊明指出,有人讓台灣這艘船「翻船」,把船長和船長夫人打得半死;但牧師許天賢在會中直言被阿扁欺騙,遇危機就拿制憲、加入聯合國來「利用我們」。

被推為理事長的高俊明說,台灣有如一艘船,船上二千三百萬人面臨颱風和海盜武力威脅,同船有人意圖讓台灣「翻船」,把船長和船長夫人打得半死,大家都很痛苦、失望。

討論議案時,長老教會前總會議長許天賢牧師說,他有受阿扁欺騙的感覺,國民黨執政時期,長老教會就主張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豈有不推動的道理?但阿扁每次遇到危機時,才會拿制憲、加入聯合國出來「利用我們」。

他建議將促請政府推動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列入章程總則,獲在場者同意。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5/3590191.shtml



看問題》民進黨徘徊十字路口 【聯合報/記者 蔡惠萍】 2006.11.06 03:32 am

就像以十字為背景的黨旗一樣,此刻的民進黨正走在「棄扁保黨」或「棄黨保扁」的險惡十字路口,民進黨構築多時「扁珍涉案,扁即下台」的牆墎,在檢察官陳瑞仁偵結國務費案後應聲崩塌;陳總統昨晚宣示「一審有罪就下台」,如果民進黨接受這個條件,那麼注定在此之前,民進黨將為此付出驚人的「高利貸」,包括北高敗選。

從五月爆發台開案、SOGO經營權之爭,一路到國務費爭議,雖然中間歷經親綠學者七一五宣言、百萬紅潮倒扁等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但在陳總統刻意操作獨派及本土意識下,成功綁架民進黨立委,讓他們被迫噤聲,民進黨終究毀棄了道德、背棄了理想,最後以司法起訴、最寬鬆的結果來做為陳總統去留的定奪。

不過,很多人,包括民進黨立委在內,在看過陳瑞仁的起訴書後,其實心中早有定見,過去民進黨面對一罷、二罷的態度,被外界認為是「鐵板一塊」,但是起訴書出爐後,民進黨內的板塊也急劇鬆動。

民進黨在起訴書出爐當晚立即召集重要從政黨員,展開近四小時的馬拉松會議,卻只將包括吳淑珍在內被起訴的四位黨員移送中評會,有關陳總統的去留或是政治責任,沒有任何共識,這樣的結果不僅社會很難接受,在民進黨內更是暗潮洶湧,這是倒扁、挺扁妥協的結果,但絕對不是民進黨最後的結果。

陳總統昨晚刻意以動之以情的方式訴求中南部選民,企圖藉此架構出更堅實的一堵牆,以擋住黨內正蓄勢待發的倒扁壓力;但不論外界評價為何,陳總統好歹也為自己的去留設下了底限,民進黨難道還要裝聾作啞,繼續為陳總統「築牆」,直到高牆倒下、危城傾圮的那一天?

【2006/11/06 聯合報】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5/3590099.shtml



觀察站》扁獨白 能鎮住綠色壓力鍋? 【聯合報/記者 黃雅詩】 2006.11.06 03:32 am

陳總統昨天拋出「夫人一審判決有罪就下台」,無疑是希望藉此暫時緩解已有燃眉之勢的危機,但扁一面抨擊司法諸多瑕疵,一面又把球丟給司法,此做法或許能一時擋住黨內天王、要角的逼宮,但真能鎮得住民進黨這個壓力鍋嗎?

從五月以來,總統府弊案一件件連環爆出,情節之離譜早已被黨內拿來當茶餘飯後的笑柄,例如「改革民進黨需要兩個離婚,陳總統與扁嫂離婚、陳幸妤與趙建銘離婚」。反映對扁親信與第一家庭行徑累積的不滿。

SOGO禮券案爆發,陳總統第一時間交代得不清不楚,讓黨內一起挨打,黨公職也只能「呼籲陳總統出面說清楚」。國務機要費調查,證據公然被揭露,陳總統又以機密外交為由表示無法說清楚,黨公職只能不斷強調要尊重司法調查。

可是司法調查結果出爐後,陳總統又變成了繼續抗辯的「陳律師」,除對檢調大表不滿,還重新宣示要等一審有罪才下台,讓先前替扁疾呼尊重司法的人都挨了好幾個耳光,這是哪門子尊重司法?

黨內綠六組、世代論壇批判的炮火愈來愈猛,黨內醞釀的反扁怒氣,已有從基層與地方包圍中央之勢。

扁危機處理當務之急,當然是穩住四大天王,避免政權崩塌,但此舉會使民進黨面對的更大危機是,支持者信心可能因此全面潰散,到時候絕對不只是切割扁一人就可以化解。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5/3590097.shtml



法界:扁欺百姓不懂法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2006.11.06 02:59 pm

被檢察官陳瑞仁視為國務機要費貪污首謀的陳水扁總統,昨天向人民報告表示,一審吳淑珍被判貪污有罪才下台,法界人士普遍認為,這是標準的訴訟拖延戰術,縱使台北地院以社會本案為社會矚目重大案件,進行集中審理,只要扁嫂的律師群主攻程序戰,光是證人「排棒」等準備程序庭,就要花費相當時間,半年內審完根本不可能。

法界人士表示,本身對審判實務相關了解的陳水扁總統,與御用律師顧立雄沙盤推演後,提出「一審被判有罪下台」的承諾,但這樣的承諾,相當取巧,全案進入審理後,在攻防雙方戰術下,影響審理進度的主客觀因素多的不勝枚舉,一年內能否結案恐怕都是未知數。

司法院雖然規定一審辦案期限為1年4月,但這項規只法院內部的行政管考內規,到時無法如期結案,承審法官只要書明理由呈報獲准,就可以視為不遲延,在不影響考績下,繼續審理。

台北地院某刑庭庭長表示,待國務機要費案,繫屬台北地院後,光是準備程序庭就可能要開很多次才能決定,這位庭長說,陳瑞仁檢察官的起訴書中,光是傳訊的證人就高達276人次,檢、辯雙方只要有一方否定證詞的效力,要傳的證人就傳不完,此外,陳水扁主攻的秘密外交辯詞,所謂的地下情報人員,因人在國外,並非可隨傳隨到,就算到到庭,法院也因受限機密,採秘密審理,隨隨便便的訴訟技巧,就可達到延宕審理的目的。一年結案,恐怕還有得等,到時陳水扁的任期已經快要結束了,這樣的承諾,等於在欺騙不懂司法實務的老百姓。

www.udn.com/2006/11/6/NEWS/NATIONAL/NATS3/359058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