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納粹德國禁衛隊首腦希姆萊,奉希特勒之命執行種族純化政策,在計畫對猶太人、吉普賽人種族滅絕的同時,還有一個培養純種雅利安人的「生命之源」計畫。

兩個計畫是相對的,種族滅絕是在減少「劣等人種」,而生命之源在增加「優等人種」,藉由挑選符合納粹意識型態、審美觀的男女,尤其是未婚媽媽與納粹高官,生下金髮碧眼的雅利安新生代,就像泉水源源不絕而來,這些符合人種標準的新戰士將為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效命。

究竟有多少孩子是這樣誕生的?據估計,德國境內大約有六千名,當時挪威人種被認為非常接近雅利安人,德國占領後,被選為繁衍之地,差不多也有六、七千位孩童。

他們一出生後,就由生命之源家園照料,然後分配給禁衛隊高級軍官家庭,按照規定的方式撫養,許多人幼時的經驗是冷冰冰的,寄養家庭把照顧當成公事,小孩們總覺得有什麼不對,一直到二次大戰後,他們成為青少年時,才第一次從父母口中知道,他們是收養來的。

隨著文件解密,更少數人從自己的出生證明上追根究柢,逐漸知道自己的身世竟是「生命之源」孩童(Lebensborn kid);大部分人氣憤,有些人要求國家賠償,但是更多的人經由網路與通信,希望能夠找到與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就是想簡單的坐下來聊聊,分享彼此的遭遇,六十年後,一小部分當年「被挑選」的孩童終於有機會聚首。

「生命之源」的故事不是新的,針對此出版了許多研究與專書,或許台灣較熟悉的是《怪物》這部漫畫,作者蒲澤直樹的故事靈感就是出於「生命之源」。

但是真要讓我們警覺的是,「生命之源」這種優生的想法卻一直沒有消退,有些是藉種族與智力的相關研究的形式出現,證明黑人與有色人種就是比不上高加索白人,有些則直截了當的要藉複製人的方式,把特定的優秀特異基因保留下來。也許研究的人不自覺,但是一不小心,這是會與納粹時代殊途而同歸。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4+11200611060006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