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倒扁運動形成了持久戰之際,情勢反倒發展成了「怨馬」,馬英九取代陳水扁成了眾矢之的。說他「玩兩面手法」,說他「坐等二○○八」,再加上馬英九連倒許財利的能耐都沒有,期待中的蘇馬會狀似已經破局,於是倒扁不成的怨氣,正一股腦的向馬英九這兒竄。講直接一點,當陳水扁不斷從深綠支持者取得溫暖之際,馬英九卻動輒得咎,處處裡外不是人,快成了倒扁不成的第一戰犯了。這種弔詭的發展,確實令人始料未及。接下來的問題或許是,怨馬倒得了扁嗎?
扁如今堅持不下台,不是倒扁運動的能量不足,也不是反扁民意的強度不夠,而是挺他的基本盤尚稱穩固:一、綠營內部的府院黨政截至目前都未鬆動對扁支持;二、包括施明德自己都得承認,遍地開花走到南部民進黨的執政縣市,確實遭到幅度不小的抵制,不論背後有無動員,至少另一種聲音是存在的;三、扁與他的支持者從不認為扁有需要為道德的理由下台,而司法偵辦的步伐迄今為止,都還是對陳水扁有利的。別的不談了,僅就這些理由,扁何必冒不確定的風險提前下台?更何況留在總統大位上,只要國家機器尚能操控,各個天王只有看他臉色辦事的份,還可持續以拖待變,說不定還會有翻盤的機會,若是倉卒下台,甭說權勢盡失,可能還遭到各方落井下石!站在陳水扁的立場替他算計,他確實沒有要下台的理由。 這或許也是倒扁運動必須要面對的另一個冷酷現實:群眾運動並不必然能促使統治者下台。曾有不少論者引述一九八○年代中菲律賓柯拉蓉所領導的「人民的力量」,促成了馬可仕的下台,也有人提及了本世紀初發生在中亞國家的幾場顏色革命,都促成了領導人的下台。證明首都群眾的動員確實足以讓領導人下台,但很遺憾的是這並不是通例。我們也不難找到更多的例證,證明許多領導人並未因群眾動員而下台,一九六○年代美國因為反越戰所掀起的學生運動與民權運動,不要說在美國華府「圍城」,更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一九六三年八月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號召了二十五萬群眾聚集華盛頓,將空間並不寬敞的華府街道近乎塞爆,但這並未促成詹森總統下台;同樣的一九八○年代初南韓的學潮與工運結合的群眾運動,幾度癱瘓首都漢城(現稱首爾)街頭,一九八四年八月以反對全斗煥訪日為訴求,成功的串連了學運、工運、教會與農運組織,發展成一個全國性的民眾反對運動,各地的聲明書、討論會、演講會、街頭示威一直不斷,但全斗煥依舊順利作滿任期。回顧當時的運動領袖與憤怒的群眾,受挫的意識是不會比今天倒扁群眾低的。
事實上,台灣的主流民意反倒一直很務實,儘管認為扁應該下台的民意超過五成,但認為扁不會主動下台的民意也一樣超過五成。因此接下來問題或許變成:如果陳總統持續認為他不需要下台,那麼倒扁運動接下來該何去何從?沒錯,九月的紅花雨確實燦爛,十月的遍地開花與天下圍攻就算再有震撼效果,扁也可以一樣不予搭理。如果十月中旬陳瑞仁檢察官的起訴書也只是「輕輕放下」的話,那陳總統更無所懼了。到這時侯,行動溫吞、處處講法治的馬英九成為出氣筒,也就不令人意外了。馬的角色由於恰好必須擺盪在馬市長與馬主席之間,在倒扁運動與首都安寧之間本來就容易陷入「玩兩面手法」的指責,另一方面作為最大在野黨的領袖,馬英九終究得照政黨邏輯而非運動邏輯來行事,而在罷免、彈劾與倒閣都有實踐上困境的情況下,馬就算再配合倒扁運動,效果也一樣有限,情勢真要如此,不也只能「坐等二○○八」嗎?
或許,問題該這麼看,眼前的倒扁不一定會成功,但倒扁運動確實是成功了。過去這一段時日,不論執政黨高層如何的抹黑,倒扁運動在台灣民主的史頁上已經有它不可抹滅的位置,它也許終究不能立即達成目標,但它所召喚出的力量卻會在未來逐漸發酵。一九六○年代美國華府的群眾運動並沒讓詹森總統下台,但他不敢再選連任,他的政黨也輸掉了接下來的選舉;一九八○年代南韓漢城的群眾運動並未能讓全斗煥下台,但也未能免除他任滿後被審判的命運。倒扁運動如果暫時不考慮設下「退場機制」,那麼在明天的「天下圍攻」之後,就真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它的效果可能會在未來發揮重大作用,而此刻埋怨馬英九,情勢也還會是一樣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100900186,00.html
- Oct 09 Mon 2006 08:17
2006.10.09 中國時報 從倒扁到怨馬:運動政治的下一步怎麼走? 社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