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關回響請直接到中時部落格參閱相關討論囉

之前日本又在愛知辦起了博覽會。除了關懷環境問題,還是有各國的尖端科技成果和風土民情展覽,與百年前的博覽會在本質上差異不大。日本很喜歡辦大大小小的博覽會,主要是可以向人民以及國外旅客宣揚其進步的成績,以其科學之效果、展出之廣博與新鮮,使人在驚喜與震懾中認同政府的現代性之追求;在治台的第四年,就已經舉辦了「日本物產展覽會」,五天之中有六千六百多人參觀,在當時只有二百八十萬人口的台灣,也算是受歡迎的了。不知道這次的愛知博覽,是否也有重建日本人信心的意味在其中――根據一位來台灣做文學研究的二十幾歲日本博士生所稱:「我父母的這一代是沒有信心的一代,他們經歷了泡沫經濟,覺得自己已經無法為下一代作出什麼建議了……。」

  一九三五年台灣始政四十年博覽會,是截至當時為止,推行維新、厲行現代化的日本所辦過的規模最大的博覽會。為了這次台博,殖民政府還曾經廣為徵求推廣參觀博覽會的標語,選拔出前三等和七名佳作。第一等的標語,根據翻譯後的資料是「躍進台灣紀念博」,第二等是「台灣前程萬里,光輝耀眼博覽會」,第三等是「來台灣看博覽會」(這個標語是好幾個人得獎,因為實在太平常了,滿多人這樣投稿的);另一方面,也選拔了適合向日本旅客推廣的「台灣八景」,製作精美的旅遊案內。


  推廣旅遊往往必須透過某種制度來推行,其中所建立和提供的旅遊地形象,又往往透露了當地政府的自我設定,和某種想像的認同。這當中牽涉了如何「旅遊」此一休閒概念如何在近代產生、如何被運作,對旅遊路線的設定和介紹中,也牽涉了當時的人如何規劃與建構空間,這背後難免有文化政治的糾結。

  由於對以上相關事物的興趣,閱讀《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書,立刻先翻開呂紹理教授〈日治時期台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一文。呂紹理教授曾以《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闡述日本殖民政府如何透過推行一全新的生活作息(比如星期制的出現),從而規範了台灣人在時間、教育、休閒等的認知,進而影響到政治、經濟層面。「休閒」的概念,正是在生活作息被規範之下而逐漸產生出來、進入人心的。而旅遊的推廣,當然是「休閒」概念產生後的事情了,同時也和鐵道和公路的鋪設、汽車的引入有關(在二十年代,台灣鐵路的急行列車,北高往返可以在二十四個小時內完成)。

  呂紹理指出,日治時代是台灣旅行活動從「個人探險」進入到「制度化」旅遊的重要時期,殖民政府是此一制度化過程最有力的推動者。他利用Dean MacCannell之The Tourist : A new theory of leisure class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提出的旅遊活動中「前臺」「後臺」(此為從戲劇中借來的想法,後臺者,較為真實的一面也,前臺者,「扮演」出來以符合他人需求的景象)的概念,來解析旅遊者「觀看」的深淺和心理的變化。再者,透過考察當時台灣旅遊設施的設置情況(例如旅館),日本殖民政府為推廣台灣遊覽,在不同時期製作的旅遊手冊,以及旅遊手冊中側重的面向和旅遊路線的規劃等等,分析殖民政府鼓吹內地人前來台灣旅遊,背後卻是把台灣當帝國擴張的績效展覽館的心態(加上當時日本亟欲拓展勢力到南洋,更需要一個成功的案例),以及其對於台灣本地文化的想像(例如將日月潭投射到琵琶湖,將北投溫泉和箱根溫泉相比……等等)。

  不同時期的台灣旅遊案內,大抵上都以「產業」、「殖民建設」、「宗教」作為重點,最後一個是著重在呈現台灣風味的廟宇和祭祀文化,但這個部分越到後期,隨著皇民化運動的展開,比例降低了很多。另一方面,殖民政府在台灣倡導日本宗教,蓋了不少神社,於是各城鎮的旅遊往往是以神社為核心。照片方面,以台灣特產例如香蕉、鳳梨之類,與女性影像作結合,也是常見的「促銷」手法(殖民地似乎注定與女性作為象徵物這件事情分不開),而不同服裝的女性影像(旗袍、和服、洋裝)也會配合不一樣的空間(台灣廟宇、神社、公園)。可以說,呂紹理這篇文章揭露的相關討論點是非常豐富的,他以較為濃縮的方式觸及了許多層面的問題,統整在旅遊制度化與地理景象建構的大問題意識下,當中還有許多後來者可以延伸深探之處。


  文章中還有兩個有趣的材料,一個是日治時代長年在台灣的日本畫家如石川欽一郎等對於台灣風景的觀看感受,另一個是比較了日本皇族、日本貴族院議員德富蘇峰、英國地理學會會員三者,受日本官方招待來台觀光的路線,及其紀錄,從中可以考察官方所欲建立的台灣與日本形象,以及旅人不受此安排而自行溢出路線的特殊感受(比如英國旅人Owen Rutter盛讚台灣風景之美,大力抨擊此地現代建築醜陋,或許因為台灣的「現代」已經是日本從西歐二手轉來的東西了吧)。


˙書籍資料:
黃克武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中央研究院˙近史所,2003),共516頁。

˙延伸閱讀: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台北:遠流,2004)。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台灣今昔之旅(台北篇)》(台北:前衛,1997)。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1993)。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
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台北:玉山社,1999)。
顏娟英編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2001)。
陳衍秀:〈帝國之眼中的國境之南:台灣鐵道名所案內中的本島風景〉
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ssue3/4-1.htm

˙圖片來源
圖為石川欽一郎在1927年完成的「台灣風景」,以及日治時期台北火車站景觀
http://www.bisouth.com.tw/a-4-1.html
http://ultra.ihp.sinica.edu.tw/~yency/theme01/htm/Isikawa7.htm

˙古地圖檢索網路指南http://blog.yam.com/btippie/archives/207845.html(感謝此blog版主痞子揚的整理)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chekhov/archive/2005/08/04/920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