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公布所謂的「十八%改革案」,標榜的是「更公平」。但是這種公平是極其粗糙而短視的假公平,更且會斷送未來整個社會的教育品質。

因為教育部公布的版本一味追求齊頭式的平等,以致於將會出現部分大學教授退休金接近中小學教師,或低於部分中小學教師的現象。這無異於共產黨當年合作社「共貧」精神的再現,能謂公平嗎?

不同工者不同酬,大學教師待遇是否偏高,不應與跨國企業總裁或中小學教師比較,而應該與國內其他行業以及亞洲相同行業之薪酬做比較。國內大學教師平均待遇比園區工程師待遇低五至十倍,僅及韓國教授薪水的一半,香港的三分之一,甚至比部分大陸大學低。由於近年大學教師薪水嚴重偏低,近十年來清大已經鮮有學生願意出國念博士,而國內各著名大學近年也常議論:「十年後我們的師資在哪裡」?假如大學教師薪資再調低,是否在鼓勵大學教授出走,使大學空洞化?

早年教師薪水微薄而罕有儲蓄能力,民間借貸則月息高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唯政府以財政困難為由,延遲給付薪資,所以才用百分之十八優惠存款作為補償。實質上,百分之十八優惠利率並非「利息」,也非「恩給制」,而是延遲給付的工資。故其公平性不應該只看一時之所得,而需加總職業生涯之所得,才能看到完整的公平性。由此觀之,即使部分中小學教師退休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也不必然就不公平。

今年五十五歲左右的老師處於所得替代率高峰,但他們正是一九八年代股市狂飆與房地產狂飆的受害者。這些老師跟他們投身工商界的大學同學比,平均積蓄遠低於其他行業。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教師所得偏高,或優惠利率不符合社會正義嗎?

更重要的是:教師的薪水實際上是社會對未來的投資。要問的不該是教師退休金是否偏高,而是我們到底要為未來投資多少?當年因為教師薪水長年偏低,罕有優秀人才願意任教,所以才留下今天可觀的不適任教師。近年教師薪水並未明顯提高,但政府荒廢職能而致百業蕭條,所以有較多優秀青年願意任教,中小學師資終於有逐漸改善的契機。假如今天又短視且以偏概全地執意要調降教師薪水,試問:我們是否要再為未來留下大量不適任教師?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54820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