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名】 論《史記》中的“太史公曰”
【論文作者】 劉猛
【作者專業】 古代文學 
【導師姓名】 劉興林 
【授予學位】 碩士
【授予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 
【授予時間】 20040501
【 分類號 】 I207.5 
【 關鍵詞 】 《史記》"太史公曰" 體例 思想內容 藝術特征 
【 摘 要 】 《史記》"太史公日"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太史公日"的體例、思想內容和藝術特征.體例是文體和義例的合稱.太史公日的文體分為序論、贊論和論傳三種,該文對這三類文體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義例或稱書法,是作者行文的一種矩式,微言大義,以垂示久遠.《史記》"太史公日"所提示的書法義例,舉其要有以下四種:一、明作旨之例;二、舉一以例其余之例:三、互文見義之例:四、閑情寄意之例."太史公日"的思想內容包括三大塊:通古今之變、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和褒貶人物成一家之言."通古今之變"是太史公史學思想的核心,原始察終與見盛觀衰相結合,構成了司馬遷審視歷史、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一個完整的思維方式."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總結歷朝興衰治亂的經驗教訓,如統治者須順乎民意、重用人才等,二是考察歷史人物功業成敗的原因,如傳記人物主觀之"智"與客觀之"勢"因素的交互影響等."褒貶人物成一家之言"是指司馬遷在評斷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時,滲入了他個人獨特而深刻的人生體驗,如真與偽、善與惡、義與利等,帶有鮮明的情感特征,因而是典型的"司馬氏之言".《史記》"太史公日"的藝術特征表現為三個大的方面:強烈的抒情性;豐富多彩的論斷語言和濃郁的雜文氣息."太史公日"的抒情方式計有三種:直抒胸臆、復合情感和寓情于理.豐富多彩的論斷語言就其論斷形式而言,包括諷喻性的論斷、引證性的論斷、推見性的論斷等.再者,"太史公日"有著濃郁的雜文氣息,從審美效果來看,它能移人情;從思維方式而言,它寓理于歷史生活事例之中;從使用的筆法來看,它借古諷今、干預現實.這些都是有同于雜文的地方.
【文摘語種】 中文文摘
【論文頁數】 1-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