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遍地開花之後,今天國慶日,施明德先生又號召兩百萬人進行「天下圍攻」。

其實倒扁運動到底會產生甚麼樣的結果?沒有人能預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從前一陣子政治天王們的動作,已顯示它鬆動了原本穩定的政治勢力板塊。它是以群眾運動,企圖衝撞既有體制,來進行社會改革運動。

從系統學觀點來看,倒扁運動其最終可能的效應有三。首先,倒扁運動的力道被既有體制吸收,化為無形。其次,倒扁力道過於猛烈,衝破既有體制的容受極限,導致既有體制的瓦解。第三,倒扁力道大到足以產生社會改革,但卻又在既有體制的容受極限內。前兩種情況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第三種情況應最為被社會大眾所樂於接受。目前政治勢力板塊的鬆動便是一個跡象,顯示倒扁運動正牽動著既有體制的運作。

但在天下圍攻之後,倒扁運動最終若要達到第三種效應,運動的持續性是一個關鍵。

之前,施明德認為倒扁行動將會如滾雪球般,直搗總統府。就學理上而言,施明德必須創造經濟學所謂的遞增報酬效果。也就是讓新加入的民眾能帶來更多其他民眾參與誘因,且隨著陣營規模的增加,進而吸引更多的民眾參與。倒扁總部多樣而新穎的行銷策略固然是一好的手法,也發生了一定的作用,但要激勵民眾持續的參與,更要提出明確且具說服力的未來願景,讓這顆雪球步入遞增報酬的軌道,越滾越大。

有人質疑天下圍攻將激起對立,產生大規模的暴力事件。除了倒扁總部一再強調的「愛、和平與非暴力」原則外,筆者認為,暴力必將被唾棄,原因無他,因為只有和平是對大家都有利的。和平與暴力的對峙有如經濟學著名的囚犯困境賽局。和平策略有如囚犯困境中的合作策略,而暴力策略則有如背叛策略。依筆者所曾經進行的電腦模擬發現,採取合作策略的群眾牢不可破,很難被採取背叛策略者所取代。也就是說施暴者或許取得短暫的勝利,但是運動參與者越多時,暴力終將被唾棄。因此,只要倒扁運動的民眾以堅持以和平為訴求,且參與的民眾如滾雪球般持續地增加時,零星的暴力事件(最好不要發生)應不至於擴大。

不待天下圍攻,倒扁運動的效果其實已經在發酵了,因為它已牽動著社會脈絡以及既有體制的運作。但倒扁運動不僅可能是針對特定領導人不信任所形成的新公民運動,天下圍攻之後,如果倒扁總部能提出更清晰、合理、誠實、感人而美麗的未來願景,則此運動更有可能提升為和平的社會改革運動,也是促進台灣社會進步的第一次。

http://www.udn.com/2006/10/10/NEWS/OPINION/X1/3552054.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