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演員加德國導演會激發出什麼樣的戲劇?這齣戲今年初在德國法蘭克福國家劇院全球首演,10月起你可以在台北國家劇院親眼一見。

這齣戲的導演卡斯登穆勒(PeterKastenmueller)是我的朋友,也是德國新生代最重要及前衛的導演之一,精力旺盛,總有許多用不完的點子,和奇特之極的人生故事。

卡斯登穆勒的故事包括:他在柏林圍牆倒塌時期到東德去做戲,和一名因東德價值一夕消失而逐漸精神混亂的男演員朝夕相處,那位男演員在戲中必須自殺但卻老死不成,在現實生活裡,有一天他沒來排戲,在家裡上吊,死了。

或者,卡斯登穆勒住在慕尼黑的公寓,有個超怪的樓上鄰居,那人嫌棄卡斯登穆勒,覺得他太臭,對方無法忍受卡氏的臭味,他竟然在自己的公寓外牆加蓋棚蓋,以免樓下的臭味飄上來。

卡斯登穆勒是個活動力超強的劇場動物,他說他「無法忍受坐著等死」,他天生是個導演,對什麼事情往往一目了然,導戲像炒菜,三個星期可以排一齣戲,平常不排戲便是在德國境內跑來跑去巡迴演出,他和佛利茲卡特(Fritz Kater)一樣,創作力驚人,他們是那種「不管多少經費、無論是誰來演出」,都可以做出風格化作品的創作者。他們不怕作品不完美,反而怕作品太完美,「那樣就不需要再做下去了。」卡斯登穆勒喜歡的毋寧說更是一種反劇場或反表演的東西,也許,因為他和法斯賓達都是巴伐利亞人的關係吧,法斯賓達曾在慕尼黑小劇場強烈提出那些主張,他要韓娜希古拉上台時說話得和平常台下講話一模一樣,不能裝腔做勢,絕對不能。

卡斯登穆勒因童年缺乏家庭生活,長大後把劇場當成家,他生於1970年,佛利茲卡特稍大一點,他們二人便是在前面所說的東德劇場認識的,從此二人常一起搞戲,今年起,佛利茲卡特應聘成為柏林高爾基劇院的藝術總監,而卡斯登穆勒則是駐院導演,他們兩人在德國小劇場的默契十足,題材多變,且作品一個接一個,彷彿像多產孕婦,或者像捲草菸者般,一支又一支,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給。

《那一夜,在台北》,劇本是佛烈茲卡特寫的, 原名叫《亞伯倫》(Abalon),副標題是「那一夜,在曼谷」。去年,卡斯登穆勒來找,他問我去那裡找兩個亞洲女演員,我說,去台灣找啊,卡斯登穆勒真的來台灣找了,他找了兩位,後來,這個戲便逐漸有了台德合製的架構,正在為國家劇院策展的我,便把這個節目列入「德國狂潮」。

因為兩位女演員已在台北找到,我問卡氏和佛氏,還要叫《那一夜,在曼谷》嗎?他們說不必叫曼谷,改名台北好了。這戲首演已在法蘭克福國家劇院發生,戲開演前,卡斯登穆勒忙成一團,他才發現,海報已印了,但劇名因太忙而忽略了,還叫《那一夜,在曼谷》,卡導演立刻緊急在法蘭克福市街上把曼谷貼上台北兩字。此事令專程由柏林趕來欣賞的駐德代表謝志偉感動有加。

其實佛烈茲卡特並未去過曼谷或台北,他要描繪的是一種東西文化的衝擊。人,無論是哪裡來的人,都有尋求原鄉的願望,而佛烈茲卡特的人生背景特殊,他生於西德,六歲那年跟隨父母遠走東德,在東柏林長大,柏林圍牆倒塌前,他又遷移回西柏林,他常說,「真實的共產政權,我已活過,我不需要在戲文裡重複或仿造」,或許,他因此比別人更渴望接近原鄉和愛。如果有原鄉和真愛的話。

卡斯登謬勒和佛烈茲卡特都一樣鍾愛於失敗的英雄和墮落這個主題,在《那一夜,在台北》中,他們要問,到底戰爭發生了什麼?難道非有戰爭不可?兩位作者在戲中辯證,沒有行動就不會發現美洲,同樣的,沒有行動,世界可能不會改變……可不是嗎,卡斯登千里迢迢跑來台北,認識了台北,為台北做了記錄,準備等到兒子長大時,拿出來給兒子看。他的那一夜在台北,重點並不是「這是不是台北」,或像不像台北,而是那尋求愛和烏托邦的渴望,無管卡斯登謬勒或佛烈茲卡特,他們傾力化身於那條龍,那條似龍非龍的龍,當那條龍開始說話時,我們聽到的是德國導演和劇作家對遙遠東方發出禮讚和嚮往。 ●

(德國狂潮系列節目將於10月17日起在台北國家劇院公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11/today-article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