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九日,平壤當局進行了一項歷史性的核子試爆。各個主要國家對北韓核爆的官方反應,是建立在以國家利益為前提下的新權力格局拚搏。換言之,各國為了各自的生存與發展,必然會亟思如何為這個可能的「東亞權力失衡」新局尋找因應模式。然而,在此新局尚未成形前,積極參與結構的形成或發表官方觀點,並進一步為新局形成取得發言主導權或佔據結構的關鍵位置,自然成為各國此刻的拚搏焦點。

基此原因,縱使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向被視為是對中強硬派,然在此新格局的制約下,亦無不可能與中國、南韓一同合作,共同面對朝核危機。此間,中、日兩國檯面下的利益交換為何,更是值得關注。同樣的,南韓二○○○年以來的「陽光政策」,以及與美國漸行漸遠的同盟關係,亦可能因北韓危機而將美韓同盟的實質內涵重新帶回來。有趣的是,南韓此次重新添加的「美國因素」,以及日本新任首相所添加的「中國因素」,這兩股勢力背後所代表的,更是美國與中國在此區域內的影響力軌跡。至於眾多國家中,中國在朝核問題上仍是握有籌碼最多的國家。

當然,上述種種僅是未來可能的發展路徑,而非定數,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北韓核子試爆不僅只是核武俱樂部多了第八個成員國如此簡單,更是涉及地區權力重組與「反制 — 再反制」效應的延伸。在此,筆者必須提醒的是,新權力結構的出現絕非是「給定的」(given)存在,而是各方勢力競逐下的結果。從各個主要國家(美國、日本、南韓、中國、澳洲、俄羅斯)相繼對北韓危機發表官方觀點可知,這並非是一場單純的「核武譴責秀」,而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國際體系權力卡位戰」。

反觀台灣,值此時刻,不但官方未能積極利用此新局積極凸顯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而國內媒體在報導此事件的質與量上亦明顯落後於國際媒體,不但未能反映「台灣觀點」,更只能鸚鵡學舌地複製外電消息。在官方聲音缺席以及媒體素養不足的共同攜手下,「台灣觀點」自然無以呈現在國際社會上。更嚴重的是,倘若日後出現所謂的中、日、韓同一陣線,屆時,政府即使想花大錢扭轉此一「給定的局勢」,都將是徒勞無功。

(作者為政大博士研究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14/today-o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