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扁運動出現衰竭之勢,令人傷感。這項運動不但創下了台灣抗爭史中人數最多的紀錄,且素質優良,不但沒有所謂「走路工」,更無任何回報的要求。經三十多天不間斷的抗爭,不但未達到阿扁下台的目的,竟連他一句道歉認錯的話都沒有得到,運動發起人難道沒有愧疚之感嗎?

倒扁運動迄今至少犯了以下錯誤:

一、方向不明。雖喊出「反貪腐、阿扁下台」口號,但卻沒有具體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做法。「愛與和平」允為力量,不過只能出現在防禦之時,即其勢為守,如打不還手,則可避免暴力升高。然而,倒扁運動既然是要拉統治者下台,顯然其勢在攻,靜坐與遊行或許可導引出攻的動能,但其本身卻不存在攻的力量。

「九一五」百萬人在風雨中圍城,事後政府高層不諱言,若人群湧向總統府,即使出動軍隊,也難以抵擋。行前總部曾宣示要包圍總統府和玉山官邸,最後卻意外地以繼續在凱達格蘭大道靜坐收場。

十月十日天下圍攻亦復如此,雖部署東西南北四點同時遊行,氣勢磅←,但在火車站前集中後,忽然宣布放棄原先規劃的西行,改為東行,西南方包括博愛特區等重要政經區域,東向為商業區,這難道沒有避戰心理?

最後,遊行隊伍又回到火車站前廣場靜坐。這令人不解,若天下圍攻只是在台北市走一圈又回到原點,究竟「圍」了誰?「攻」了誰?

二、表演性強過實質功能。倒扁總部及其友人如今仍得意於活動儀式之美,如走納斯卡線、九一五燭光之夜等。這的確創造了難得一見的視覺效果,不過,這個效果能直接反映在「阿扁下台」的功能上嗎?

不論這次運動定義在體制內或體制外,都屬於廣義的「戰爭」,而任何戰爭目的相同,便是勝利。群眾運動的形式必須建立在勝利的價值上,否則,再美好的形式都沒有意義。

三、太多被動的期待。如期待綠營天王倒戈、民進黨內訌、馬英九穿紅衫入列、陳瑞仁檢察官對國務機要費作出正義的偵查報告,甚至傳出施明德希望有三百萬人加入倒扁行列等,不過這些總是操之在人。難道期待落空,運動的腳步就停滯了嗎?

群眾運動如游擊戰,旗幟一摔就打仗,不可能要求兵多糧足。何況條件是否充裕只是相對關係而非絕對關係。美國金恩博士的群眾不過二十幾萬人,烏克蘭推翻政府只有十幾萬人,孫中山革命人數最多時不超過三千。期待的力量是會出現的,但不能浪漫地事先訂出標準。

倒扁運動似乎以陳瑞仁的報告書為最高或最後的期待。這個想法,使運動存在著不確定性,譬如報告書起訴陳水扁、吳淑珍又如何?因而形成另一次「天下圍攻」而陳水扁仍不下台又如何?繼續靜坐嗎?

昨天台北中正一分局決定,撤銷倒扁行動十月十四日至廿七日在凱道的路權,這命令顯然來自警政署,顯示扁政府已開始展開反撲;警分局既接受這命令,便表示連馬英九也挺不住了。施明德已陷於處處受制於人的局面,蛇籠拒馬無處不在,若不儘快改變戰略思維,「三二七」群眾含淚而去的歷史,可能重演。

http://www.udn.com/2006/10/13/NEWS/OPINION/X1/355641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