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9中國近代史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9925
2009-06-01 (美)曾小萍著、冯永明译
《经济史》2009年第2期

【摘 要】在欧洲商业组织引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实体股权长久以来一直依靠文化的以及法律习俗所支撑。在缺少法典化、系统化的私法惯例之下,深深植根于日常惯例之中的契约文化和使私人契约生效的政府维持了商业的日益增长。类似的惯例满足了商界寻求方法聚积资本并长久维持商行的需求。这些习俗的发展有助于解释西方式的公司法颁布之后中国对西方判例的适应性以及中国习俗自相矛盾的存留状态。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9925

八、二十世纪的若干公司

对二十世纪有着非常不同的投资模式、商业策略以及组织结构的三家公司做一个简要考察之后,我打算结束这一研究。我的目的在于证明,归根到底,我们不能指定任何一种商业模式作为中国的商业模式。事实上,中国企业家会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市场状况,依据他们的经验,而且重塑他们过去所得到的教训以因应目前之权变。在这一方面,他们并不像其它地方的经济参与者。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sxlwj/2007-03-12-35490.htm

摘要:姚锡光是晚清政坛经历较为复杂的封建官僚,所著的《东方兵事纪略》,是最早全面记载甲午战争全过程,充满爱国思想的纪事本末体史书。这部书的学术影响十分巨大,后世治甲午战争史的学者奉之为圭臬,故有必要梳理它的思想内涵、编纂特色和学术影响。

关键词: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 思想内涵 学术影响 史料价值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jds.cass.cn/Article/20050914145159.asp

学术界对近代教育的研究,历来较为薄弱,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台湾、香港和祖国大陆始相继有数部近代教育史专著问世,但其中少有涉及乡村教育者,更罕有乡村教育专章。但近期有两篇关于近代乡村教育的论文却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王先明先生和郝锦花女士的《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变迁》①和朱汉国先生和王印焕女士的《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农村教育滞后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②。王文借鉴社会学和文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从社会史角度,以近代“新学”教育为切入点,对清末民初(约1900-1927)“新学”兴起之后给乡村社会造成的种种影响及其原因作了历史考察,并进而透视“新学”教育和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一些基本特点。其可贵之处在于深入剖析了“新学”教育对乡村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揭示了近代乡村社会变革的深层次原因。而朱文采用了实证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近代华北农村教育,认为,教育的滞后,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秩序的安定、家庭生活的幸福和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其对华北乡村教育滞后原因的分析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但笔者认为,要使华北乡村教育的研究得以深入,前提应是搞清华北乡村教育的历史状况,尤其是其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问题放回到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之中,使之得到更圆满的解决,这也正是本文的用意所在。
───────
①山西大学历史系、《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华北乡村史研讨会”论文。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