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淡江史記讀書會訊息公告欄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各位舊雨新知,歷史悠久的史記讀書會即將舉辦本學期第二次的討論會,歡迎大家多多參與,本次因報告人有事,提前1個鐘頭舉行 於下午兩點 開始

主題:陳丞相世家
報告者:淡江史研一 陳聰閔
指導老師:姚秀彥 老師 劉世安 老師 高上雯 老師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部分、曆書序

一、 曆法總論:「自昔在古」至「順承厥意」。
二、 上古時代之曆法:「太史公曰」至「所求不匱」。
三、 顓頊至堯舜時代之曆法:「少暤氏之衰也」至「王者所重也」。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報告者是師大國文系白右尹,地點於清園(復興南路二段:捷運木柵線科技大樓站與大安站中間)歡迎對於史記或者中國古代曆法有興趣的朋友們來參與,欲參與朋友請在本文章回應處,或者留言版留下信箱聯絡方式,以方便通知參與囉。

中國古代曆法常識十講 第一講 文史學習者要學點古代曆法常識 古風文史轉載 榻鼻子

古風是文史愛好者的論壇。來玩的朋友很多是大學歷史系、中文系的同學和中學的歷史、語文教師,都是有志于深入學習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學的人,和愛好國學(以中國古代文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問)的人。這些朋友除了要有比較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歷史或文學知識之外,還必須具備一些與文史有關的專門知識。中國古代曆法就是這種專門知識之一。為什麼愛好文史的人必須學一點中國古代曆法常識呢?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引

本文主要引據《史記》的曆書和前後《漢書》的曆志,試圖用現今較易明白的表述方式,對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基本知識和制訂曆法的基本原理有所闡明,談不上什麼研究,主要是自己學習,寫出來成文,或者可以省讀者的翻檢尋繹之勞。

讀史者每謂曆志難讀。然而須知,其難並不在於一般認為的要求多少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準備,而是在於其語文和其所指的意義較難索解;以及古人思想的系統相,以今人習慣的思路和話語,較難進入和把握(論者動輒說中國古人的思想沒有系統,此乃浮論)。打個比方,這種困難的性質有點類似於小學生讀不懂應用題的題意因而題目做不來。華羅庚先生六十年代為中學生寫過三本小冊子:《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從楊輝三角談起》,《從孫子的“神奇妙算”談起》,都是從中國古代算學的問題“談起”,涉及到在天文曆法中有重要應用的若干知識,如連分數和同餘式,華先生說:這些知識“不難,高小初中的學生都可以學會。”由此即可見,讀曆的難處並不在於數學。華先生循循善誘,通過古代“不難”的問題和方法,將讀者引導到具有現代風格的比較高等的數學思想和知識裡去,讓中學生也享受到下學上達的通感。那時候似乎沒有“素質教育”一說,但是有華羅庚這樣的大家給中學生上課,以大手筆,寫小文章,起點低,觀點高,辭淺文美,思雋意遠,讀懂一本,受用一生;比照現在,素質教育的口號震天價響,惡劣爛俗的教輔書堆積如山,教師和學生,全都陷在“為了對抗應試教育,必須搞素質教育,而為了搞好素質教育,必須對素質教育的成果進行考核評分”的怪圈之中。難怪印刷業雖興旺發達,卻沒有哪家出版社想到將早年那些好的中學生課外讀物舊籍重刊一下。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學順,<先秦曆法史是線型的嗎?>,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辦,2004年11月12日-13日。

宋家復,<鏡子與烏龜:從與《資治通鑑》的關係看《冊府元龜》在北宋史學史上的意義>,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辦,2004年11月12日-13日。

林耀潾,<經典的誤用:以《漢書‧王莽傳》為例的研究>,第十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04年11月25-26日。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2.tku.edu.tw/~tahx/30years/Hcln.html

一、劉老師,可否請您談談您的家世背景及求學歷程?

答:家父原為農鄉子弟,民國十三年,在先輩鼓勵下毅然投軍,進入黃埔軍校,隨即開始職業軍人生涯。家母在大陸時,曾任教於鐵路局所設之子弟小學,來台後專職家務。我家兄弟姐妹甚多,在台灣共計六位,上有兩位姐姐,下有兩位妹妹及一位弟弟。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2.tku.edu.tw/~tahx/30years/Yaoh.html

一、老師談談您的求學過程,何以選擇歷史為最後學術研究對象?

答:我的求學過程,可以說是平坦中有曲折,必然中有偶然。這要從我的家庭說起。我家道小康,耕讀傳家,先父喜歡讀書,文章寫得好,偶而寫點詩詞。在清朝末年讀書人的正當出路就是考科舉,他在十八歲時,參加了第一級的府試考,順利考上秀才,接下去自然是參加第二級的省級考。但是這時候已是八國聯軍之後,要求廢科舉的呼聲很高,清廷終於在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下令廢科舉,設學校。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取士制度就停掉了。以先父當時的年齡及讀書過程來看,不可能重新去念新式學堂,所以就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因為父親喜歡讀書,所以家中書很多,當時農業社會很單純,沒有電影及其他五光十色的娛樂,沒事就翻書,童年時代記憶力又強,所以就種下了歷史知識的基礎。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2.tku.edu.tw/~tahx/30years/Chuopp.html

周培智先生(一九○二~一九八一),字寧捨,安徽合肥人,生於民國前十年,即清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初八日(陽曆二月八日)。幼而穎悟,勤習五經及古詩文詞,奠定深厚之國學基礎。民國十四年,考入清華大學,國文科獲一百分滿分之優等成績,為前所未有者,極得王國維之賞識,嘗稱讚其文以敦厚見長,宜習史學,乃入歷史學系,未入國學研究院。在校四年,從梁啟超、陳寅恪諸大師遊,並從蕭一山習清史,乃能治古代史與近世史之義法於一爐,考據與解釋並重,於中國史前歷史,致力尤深。而對中外之歷史思想,咸有深切之體會,因於爬梳史料之外,亦旁及歷史哲學之鑽研。其同班同學張貴永(致遠)、朱延豐諸人,皆一時俊彥,互相砥礪切磋,故能相得益彰。

  周先生於民國十八年自清華大學卒業後,即返桑梓服務。初為安徽省教育廳長程天放所延攬,前往安慶擔任教育廳編審之職,並參加安徽省公費留學考試,以優異成績名列前茅。繼任合肥教育局長,對地方教育,建樹良多。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前夕,偕夫人劉德嫻女士赴英留學,自倫敦往蘇格蘭首府愛丁堡(Edinburgh),入愛丁堡大學歷史學系,一年後獲碩士學位。先生對西史發生廣泛之興趣者自此始,於英國名史學家崔弗菻(G. M. Trevelyan)、柯林吾(R. G. Collingwood)、邁爾(Myres J. N. L.)諸氏之學說,尤為心折。遂從事英國史與歐洲中古史之研究。嗣後先生改習經濟學,仍在愛丁堡大學攻讀,並獲得博士學位(哲學博士)。夫人亦在同校商科卒業。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天早上十一點,大家在捷運公館站一號水源市場出口上方電扶梯旁集合。預計從町州路公館舊書城與古今書廊開始,逛到茉莉台大二手書店後吃午飯。

午餐後先逛二樓的雅舍二手書店,經過台電大樓轉到問津堂大陸書店台大店開始逛大陸書,接下來逛山外與秋水堂和明目等大陸書店。經過秋水堂時會帶大家進入唐山找需要的新書看看囉。

若逛完明目時間上還有許可空間,就會直接殺到師大區的問津堂師大店開始逛,接下來轉到龍泉街內的舊香居二手書店,再轉到浦城街的竹軒二手書店,最後逛回泰順街的木石文坊大陸書店作為結束。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